《天邊》和他背後的故事:用半生的酸楚,解讀傳世的美麗

《天邊》和他背後的故事:用半生的酸楚,解讀傳世的美麗

是一首歌,也是一幅畫,更是一段永恆的深情。

那就先從這首歌說起。


《天邊》和他背後的故事:用半生的酸楚,解讀傳世的美麗

這首歌很多人都喜歡聽,從曲調的沉靜、悠遠中緩緩流淌出一幅遼闊美麗的畫面:藍天、白雲、草原、駿馬,山巔、穹谷、大樹、綠蔭,還有我愛人的眼睛和她的柔情。

美的讓人窒息之餘,人們不禁要探尋,是什麼樣的一個人,經歷了怎樣的情感,才抒發出這麼樣的美麗和深情呢?

《天邊》和他背後的故事:用半生的酸楚,解讀傳世的美麗

吉爾格楞

他就是這首歌的詞作者、畫家:吉爾格楞

他原本是一個畫家,也算不上名家大家,我們很少知道他的畫作,讓我們認識他的是他做的這首歌。因為喜歡這首歌繼而瞭解了這首歌背後的故事。

原來讓他內心迸發出這首歌的,是他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和他依戀著的一個人。

先來看這首歌背後的故事:

這首歌的詞作者吉爾格楞在文革那不尋常的年代裡,他和廣大知青一樣,響應國家號召到了生產建設兵團。當年他還是小夥子,生產建設兵團的生活非常艱苦,幸運的是有一位美麗姑娘與他相伴,共同的磨難使兩顆心貼在了一起。他們互相關心和鼓勵,日子也就不覺得怎麼苦。三年後姑娘考取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而吉爾格楞卻沒如願。

姑娘在臨行的頭一天晚上來到了小夥子的營房,想向心愛的人道個別。可她難以開口。其實小夥子已經知道她明天就要回城了,卻沒有問。就這樣,兩個人默默的凝視著,沒說一句話。微弱的煤油燈下一對戀人的兩雙手緊緊的握在一起,默默的、久久的、相視著-------。直到天亮,姑娘走了,小夥子沒有出來送行。


應該說,故事到這裡,就是感覺有點惋惜,這樣的故事也很多,特殊的年代,造成了特殊的境遇,我們可以看出,之後兩人已天各一方,各自在不同的人生軌道上生活著。這樣的事,也不過是人生當中的一段小感情經歷,過去之後也就各自相忘了。

可是:

這一別就是三十年。

這位蒙族小夥子後來成為了畫家。成名之前的生活非常坎坷、艱苦。那時身上沒有任何積蓄。為了實現他的理想,他決定到北京撞撞運氣。

那一天,他把身上僅剩的一點錢買了一張機票,帶上簡單的行囊飛向他生命新的里程。來到了北京,他站在機場的大廳裡環視著周圍,機場宏偉壯觀,首都的變化讓他為之震撼。這時突然一道亮點把他的目光吸引了過去,他的視線定格到了不遠的滾梯上。隨著滾梯緩緩而下,一位中年女士出現在他的視線中。女士身穿中式旗袍,一副黑色的披肩長長的拖在滾梯的扶手上,風度翩翩。隨 著電梯的滑動,女士款款而下。吉爾格楞愣住了!現實生活中他從沒見到如此高雅、氣質非凡的女人。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女士竟走到了他的面前,伸出手說,'你好,吉爾格楞!'吉爾格楞驚呆了,眼前和自己打招呼的不正是三十年前兵團的戀人嗎?相比之下自己今天的境況是多麼的寒酸。女士告訴吉爾格楞她現在在英國,並問吉爾格楞在做什麼?還好嗎?吉爾格楞不知所措,還沒等他說什麼,女士寒暄了兩句便急匆匆的登上了一部奔馳離去。之後,吉爾格楞才知道,兵團的這位戀人是現任的中國駐英大使。


《天邊》和他背後的故事:用半生的酸楚,解讀傳世的美麗

傅瑩

這就是吉爾格楞昔日的戀人、中國駐英大使:傅瑩。

各自相忘了嗎?一點也沒有。

三十年,時間、環境、人,該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但是吉爾格楞曾經的戀人,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認出了普普通通的他。

試問,如果沒有刻骨銘心的情感,如果三十年中沒有一點思念,怎麼會在三十年後的瞬間,一眼就認出了他,並走到他面前主動叫出他的名字。

這已經足夠了。

由於是在機場,昔日的戀人上前打招呼寒暄兩句就匆匆離開了。

《天邊》和他背後的故事:用半生的酸楚,解讀傳世的美麗

如果不是戀人的主動上前,吉爾格楞是不會相認的,第一他在觀察和分辨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的戀人。第二他有些陷入回憶,他在記憶裡尋找昔日戀人的影子。第三他此時明顯的感覺到了和戀人再也無法靠近的距離。

所以吉爾格楞是不會主動向前相認的,特別是當一個男人看到昔日的女人已成長到無法企及,當時過境遷,真心愛過她的男人,只會默默祝福,無法再去打擾。

故事裡說吉爾格楞處境寒酸,沒來得及說什麼,她就坐上了奔馳車離開了。但在昔日戀人的眼裡,和這些都無關。

從這一刻,三十年之前的戀情又開始續上,並書寫出更宏大久遠的續篇:

首都機場的再次相遇,勾起了他對那段往事的回憶。於是,當晚他在北京的地下室裡寫下了一首歌詞,並請朋友譜了曲。一首《天邊》就這樣的誕生了。


《天邊》和他背後的故事:用半生的酸楚,解讀傳世的美麗

如果沒有昔日戀人的機場相認,就不會牽出他對那段往事的回憶,《天邊》也永遠不會破殼誕生。

這首歌在吉爾格楞的心裡已經寫了三十年,是機場的相遇,將吉爾格楞的內心又被激發和點燃,使這首歌成型圓滿,並廣為傳唱開來。

故事還沒有完:

又經過幾年。一天,女大使兵團戰友聚會,大家為女大使唱了這首《天邊》。女大使不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她被這首歌給觸動了。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歌詞。歌聲結束女大使的眼角潮溼了,她激動地問戰友們:'我在國外就曾聽過這首歌,這首歌是誰寫的?'戰友們告訴她是一位叫吉爾格楞的畫家寫的。她又問:'哪個吉爾格楞?'戰友們告訴她是內蒙兵團的吉爾格楞,這是他為兵團的戀人而作。她沉默了,久久的----,再也沒說一句話。

天邊有一對雙星/那是我夢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霧/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昔日的戀人聽到了這首歌,儘管不知道歌曲的由來,但她被觸動,眼角溼潤了,是冥冥之中?是想起了什麼吧。

首先,她是蒙族人,馬頭琴的低迴婉轉裡,有哺育過她的甘美的奶茶,蒙古族的長調裡,有駿馬的嘶鳴和奔騰,當曲調響起,怎能不讓她彷彿有回家的感覺,尤其是遠隔重洋、身處國外時,那種思鄉之情更是一觸即發。

我要登上登上山頂/去尋覓霧中的身影/我要跨上跨上駿馬/去追逐遙遠的星星/

是這首歌讓她在思念家鄉的同時,也回到了故鄉的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上的那些人們。她沒有忘記那段感情,她感受到了來自遠方的對自己的表白和訴說,同時也唱出了她內心的聲音:對草原熱愛而嚮往。


《天邊》和他背後的故事:用半生的酸楚,解讀傳世的美麗

我要樹下樹下采擷/去編織美麗的憧憬/我要山下山下放牧/去追尋你的足印/

所以她才問,她想在找尋中,跟著歌聲的方向,回到遼闊的故鄉。

似乎心裡也有結果,當真的證實了結果時,她沉默了,她再說什麼都是多餘的,甚至連問都是多餘的。

她雖然沒有說什麼話,但她卻做出了大膽的決定,並立即行動:

次日,她讓秘書安排了一個規格非常高的宴會,專門宴請吉日格楞,部分兵團戰友作陪。宴會上女大使緊挨著舊日的戀人。也許是職業習慣,她始終保持著一份莊重,見到吉日格楞也顯得格外的平靜。可淡漠的神情卻掩蓋不了她內心泛起的波瀾。她並沒有深情的望著吉日格楞,只是將頭微微傾斜,目視前方,輕聲耳語。問吉日格楞:'《天邊》是怎麼回事?' 吉日格楞微笑中帶有一絲的憂傷,回道:'別聽他們瞎說!'之後,整個宴會上他們再也沒有談有關《天邊》的話題。

昔日的戀人知道《天邊》因她而起,她的內心是接受和感激這份情感表白的。

吉爾格楞的愛,也得到了戀人的回應,她輕聲問:《天邊》是怎麼回事。

是在告訴吉爾格楞,我知道《天邊》了。

而吉爾格楞回答:別聽她們瞎說。

回答看似不置可否,雲淡風輕。

因為現在的環境、身份,他倆只能這麼作答。而且是最恰當的回答,平淡中蘊含著深情。

在戀人聽來,都在歌聲裡了。

經過多年的煎熬和追尋,吉爾格楞的愛已經像草原一樣遼闊,他將愛化作藍天白雲,遨遊在天空。

他不僅是唱給昔日的戀人,更是獻給他的草原、他的故鄉。

《天邊》和他背後的故事:用半生的酸楚,解讀傳世的美麗

我願與你策馬同行/奔馳在草原的深處/我願與你展翅飛翔/遨遊在藍天的穹谷/

歌詞用同行的駿馬、用雙飛的大雁比作了愛的表白,讓愛有了永恆的歸宿。

多少年過去了,他們純真的戀情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段情濃濃的!深深地!酸酸的!卻又是淡淡的!

不知是先有了故事而使歌曲更加動聽,還是先有了歌曲才使故事更加感人?

青春和真摯最是美好,酸楚和思念才構成濃郁,無奈與隱忍在心的最深處,唯有此,才更打動人。

兩人的戀情雖然時隔三十多年,雖沒在一起,但因為有了這首歌,他們的愛而得以圓滿。

這首歌用平實無華的語言,亦情亦景,婉轉纏綿,始終貫穿情感,整篇歌詞工整押韻,只在副歌部分以自然的轉韻,將激情奔放的情緒抒發開來,之後,又輕輕落下,最終歸於內心。

這首歌不是吉爾格楞一個人的,他代表天下所有有情男子的心聲,他唱給戀人的同時,也喚起了天下戀人們的情感共鳴。


《天邊》和他背後的故事:用半生的酸楚,解讀傳世的美麗

它不僅情真,還在於意美。

為什麼讓人感覺如此美,這也得益於吉爾格楞也是一個畫家,更是草原之子,大草原和蒙古音樂本來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吉爾格楞帶著草原粗獷溫柔的血液,以巧妙的構思,給予了作品更大的張力,有音、有畫、有情,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

結語:這首歌因為語言平實而生動,因為情感含蓄而深沉,歌曲將伴著他的故事,在草原,在大地上,廣為流傳,世代吟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