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強調犧牲自我的父母往往極端自私

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口述 / 吳曉波


這個世界上有一些問題不能問,一問就是錯,比如“什麼是幸福”。


我記得前幾年,中央電視臺有個著名的路訪調查,幾個記者扛著機器跑到馬路上,逮住人就問:“你幸福嗎?”


然後就有一位務工人員看著記者回答道:“我不姓福,我姓曾。”


羅素:強調犧牲自我的父母往往極端自私


千百年來,幸福一直是我們每個人追求的終極目標,很多世界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或者思想家對幸福的看法,也是不一而足。


一百年前,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曾來到中國四川的峨眉山,由於名山陡峭,羅素就叫了兩個轎伕,讓他們用竹轎抬著自己上峨眉山。


但羅素作為一個老牌的英國紳士,一路上看到轎伕們在炎熱的天氣裡,滿頭大汗地沿著陡峭險峻的山路前行,就覺得十分同情,心裡想:我是坐轎看風景的,而他們是出苦力的,這真是天壤之別的人生啊!


到了半山腰休息的時候,羅素想去安慰一下辛苦的轎伕們,但是他卻看到轎伕們拿出了菸斗,開始有說有笑地聊天。他們對炎熱的天氣和坐轎子的人沒有絲毫的抱怨,也沒有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悲苦的意思。


羅素:強調犧牲自我的父母往往極端自私


羅素突然意識到:你以為的辛苦、快樂或者幸福,對別人而言可能是另外一種定義。用自以為是的眼光,去看待別人是否過得幸福,是非常錯誤的行為。


羅素:強調犧牲自我的父母往往極端自私


幾年後,羅素寫了一本書,叫作《幸福之路》,這本書分為上下兩部分,分別探討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羅素眼中的幸福。


在羅素看來,讓人感覺幸福的第一個因素是興致。


他在書中說道:一個人感興趣的事情越多,快樂的機會也會越多。雖然我們的生命十分短暫,不能對事事都感興趣,但令我們感興趣的事情總是多多益善,這可以填補我們漫長而沉悶的歲月。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興趣廣泛的人,看上去會更加快樂,生活在表層的人更有自我的幸福感。一個住別墅的富人和為別墅種花養草的園丁,當我們去評判他們誰更幸福時,答案恐怕莫衷一是。在這個意義上,所謂的成功與幸福感,並不形成對等的關係。


第二個能給我們帶來幸福的因素,是情愛。


羅素:強調犧牲自我的父母往往極端自私


羅素認為,最好的那種愛是互惠的,彼此很愉快地接受,很自然地給予,當接受的愛和給予的愛等量存在時,就能達到愛的最佳狀態,讓彼此都覺得整個世界更加有趣味。


第三個幸福的因素是家庭。


一個人在家庭中所能獲得的幸福感,是其他任何體驗所無法替代的。朋友愛你,可能是看中了你的優點,情人愛你,可能是看中了你的魅力,一旦失去這些,他們都會離開。而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全世界最無私的那一種,它來自天性,不追求回報。


不過羅素也認為,在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上,父母應該以尊重他人人格的平等態度對待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試圖掌控權力,讓孩子對自己唯命是從,甚至要求孩子去實現自己少年時沒有實現的理想。


羅素:強調犧牲自我的父母往往極端自私


此外,羅素還指出,父母不應該為孩子做太多的事,凡是自我犧牲的父母往往對孩子非常自私,會試圖從情感上掌控孩子。過分的牽掛往往是佔有慾的偽裝。


正如羅素在峨眉山上所獲得的感悟一樣,每個人對自我的認知不同,對幸福和快樂的理解也不同,任何人都不能對別人的幸福大包大攬,甚至用自己的幸福去定義別人的生活。


幸福應該是自我定義和自我覺悟的結果,當它像種子一樣從心田成長出來以後,我們去呵護它實現它,並承擔全部的結果。


另一個能產生幸福的因素是工作。


羅素認為:單調的工作總比無所事事要好,因為工作可以讓一個人消磨掉一天中的好多時間。

除此之外,工作還能給人獲得成功和展露勇氣的機會。


羅素:強調犧牲自我的父母往往極端自私


總體而言,羅素對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獲得幸福這件事情,是比較悲觀的。越是具有自我意識和內省能力的人,獲得幸福的難度越大。


羅素:強調犧牲自我的父母往往極端自私


人們需要通過外在的事物,比如尋找一件感興趣的事情,組建一個家庭,從事一份工作,通過這些外在性的行為,填滿我們的時間和生命。


如果你問我:“吳老師,你幸福嗎?”


我的回答可能跟開頭那位務工人員是一樣的:我不姓福,我姓吳。


今天,這篇文章的話題來自“每天聽見吳曉波”的音頻。【點擊左下角,立即收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