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精髓7》

關於科學史方面的書,中國引進的一直較晚。比較有名的是李約瑟的《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一個外國人研究中國的道家.墨家與《易經》,水平可想而知!其《文明的滴定》用東西方科學對比的方式挺好,只是2016年才譯成中文。在讀丹皮爾的《科學史》之前,對我觸動最大的是懷特的《基督教世界:科學與神學的論戰史》。作為康奈爾大學的第一任校長,在一百多年前提倡科學,打擊神學,確實是推動世界科學史的進步。但是,有進步意義的事未必都是真相與事實,隨著近些年科學史的發掘與互聯網的發達,有關科學與基督教的問題一步步揭示出來。

《閱讀的精髓7》


一,沒有基督教沒有科學。基督教設立大學,比如牛津,劍橋。大學的七門科(音樂,譜寫讚美詩。數學,天文學是計算復活節)雖然是為宗教服務的,但是催生了天文學的變革。

二,哥白尼是傳教士,有教職。哥白尼“日心說"的假設:一不是以太陽為中心,二,很多現象解釋不清。他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才臨終前勉強出版。

三,布魯諾一不是天文學家,二不是數學家,三又是基督教教士,因信“赫爾墨斯"教派被定為異端燒死在鮮花廣場。一生最大的貢獻"宇宙無限論"是希臘哲學思想,無個人建樹。只能免為其難的稱他為哲學家。

四,伽利略是一個了不起的大科學家,但是關於"日心說"的證據仍是有限,尤其是他對潮汐的解釋為地動的原因,明顯是錯誤的。他受到天主教的審判不是科學原因,是他的學生班禪二世當上教皇后,伽利略給兒子年金申請上與教皇發生齪齷。他在《對話》一書中將教皇命名傻瓜,進爾演繹成私人恩怨。

後來,關於伽利略的審判,天主教道歉了,布魯諾一案一直懸而未提。

五,牛頓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寫過一百多萬字的神學著作,並響應教皇的號召終身侍奉神而不結婚。萬有引力出來後,關於引力的由來,他認為是上帝的存在。

《閱讀的精髓7》


六,科學講究的是證據。霍金假設了宇宙大爆炸。爆炸以前宇宙是什麼樣子,他也說不上來。後來,又有"上帝的粒子"與"量子糾纏"這些科學理論!

關於科學與神學的書,五年我讀了四百餘本,有機會寫一本這方面的書,詳析科學的思想進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