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漠古探古

乾縣歷史故事

「閱讀」漠古探古

漠谷河是乾縣的一條母親河。古曰沮水,又名夾道水。位於縣境中部偏西,東距縣城兩公里,屬渭河水系分支。漠谷河發源於永壽縣斜梁南麓麻亭嶺,從本縣吳店鄉與關頭鄉的交界處嘴頭入境。橫亙南北,綿延流淌,再經過大北溝至王村鄉的牛池溝出境入武功界,於武功鎮以北的二水寺匯入漆水後而合渭,在縣境內全長五十二點五公里。

據史載:漠谷河從前流水潺潺,碧波盪漾,並有瀑流飛掛, 潭澗濺玉。司馬相如在《封禪頌》中記載:漠谷河“濯濯之麟, 遊彼靈畤”,明代乾州知州楊殿元所撰《乾州志》載:在“州西十里,有石崖數丈,壁立嶙峋,水流下,勢如瀑布”。

過去的漠谷河,河寬溝淺,水草豐茂。現在步入漠谷溝,舉首仰視,可見漠谷河崖畔有好幾道砂石層,最高層距地面有一至二丈,由此下延,還有多道砂石層,這些都是古代河床變遷的歷史見證。現在,漠谷河溝崖參差,深約十丈,是千百年來河水沖刷所致。

1958年修建乾陵水庫和1959年修建大北溝水庫期間,先後在漠谷河畔挖掘出大象化石,當地人稱“龍骨”。其大北溝發現的化石,當時被省文物部門調去做考古研究。這充分說明在上古時代,這裡氣候溫潤,雨量豐沛,植被良好。在漠谷河兩岸,還有眾多新石器時代先民生活的遺蹟。現在舉步漠谷河流域,河畔依然可見散有的夾砂繩紋灰陶缶、鬲,紅陶罐、盆等器物殘片,還有石斧、石刀、石鏟等。

漠谷河,自古以來是帝王將相、文人賢達遊樂出巡的勝地。軒轅黃帝曾臨漠谷河,羨河水清冽,魚翔淺地,嘆為佳境,遂在今乾縣立畤祭天;夏王朝國君孔甲在漠谷河畔鑄劍淬火;古公亶父渡漠谷、逾梁山,居於周地;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莊子先後探尋軒轅遺蹟,在此悟道、修道;秦始皇有感於漠谷河流域古木芊草,淺潭深水,風景如畫,在此建宮巡遊。還有秦始皇斬嫪毐,漢武帝在漠谷河畔喜獲瑞獸白麒麟,漢宣帝頒詔護鳥等歷史典故,都和漠谷河密不可分。舉世聞名的一代女皇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就位於漠谷河東側的梁山。迄今為止,由西向東分佈於渭北高原一線的唐十八陵,唯有乾陵未被盜掘,蘊含其中的文化密碼有待後人解讀。

現在,漠谷河河水雖然大都乾涸,鮮有的一汪深潭和一注流水訴說著曾經的波湧浪逐,奔流不羈。但漠谷河依然風景優美, 歲月的風韻未減。春天,這裡野草茂密,山花爛漫,群蝶飛舞, 鳥雀相翕。入秋,這裡百草焜黃,猶如鋪金覆錦,鮮紅的柿子綴掛枝頭,如漫天繁星,浮搖溝壑、雲霧之間。特別是一株株酸棗樹,好像搖曳著一樹瑪瑙。一顆顆酸棗,鮮豔得燦如小姑娘輕啟的丹唇,十分惹人喜愛。久居縣城的人,常常在這裡挖野菜、摘野果,放縱熱愛大自然的情致。

漠谷河不僅流淌著湯湯流水,而且流淌著歲月的記憶,更流淌著乾縣久遠的歷史和厚重的人文。今天,人們漫步漠谷河畔, 俯身溝底,依然能感悟到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躬身探手,就能撿拾歷史沉澱的遺貝。

(本文選自《乾縣歷史故事》,作者:傅建華、趙秦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