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惊蛰时节各地农村都有哪些习俗吗?

陌上花开且缓归


“惊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这时,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它的时间点是在每年的公历3月5日至7日之间。今日3月6日,正是2019年的“惊蛰”时节,大家在今日可有什么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出走矣。”

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蛰虫惊醒,开始四处活动,或祸害庄稼,或影响生活。所以这个时候,各地的老百姓就会举行各种各样的除虫活动。比如:

浙江宁波一带的农村,农民们会在“惊蛰”这天拿着扫把去田间扫虫,举行一些扫虫的仪式,以此来祝愿田间地头的害虫能被扫除干净,不要为害庄稼,希望能有一个丰收年。

江西一带的有些农村,农户会在“惊蛰”日这天,在家中灶膛里烧起旺火,在㶽里放入谷种、豆种、南瓜子、向日葵子等进行干炒,称之为“炒虫”,喻义将各种危害五谷蔬果的害虫都炒死,这样,农作物就能获得丰收了。

大家如果喜欢看港剧的,就会发现,电视中时常能见到有个婆婆在天桥底下帮人“打小人”的情节,虽说现在打小人都是为了驱赶霉运或者发泄对对头的不满,但其实,这“打小人”的习俗最早还是源自于“惊蛰”日灭虫的习俗。

因为“惊蛰”之后,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都会从沉寂中醒来,开始四处为害,而且还频繁出入于家中,所以古人们会在“惊蛰”当日手持点燃的清香、艾草,将躲在角落里的爬虫鼠蚁熏出,并进行拍打驱赶。噼里啪啦的一顿乱打,发泄对这些害虫的不满。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打小人”这一做法。

现在,仍然有些地方,保留了在“惊蛰”这天“打小人”的习俗,这天“打小人”并不是为了要发泄自己对某人的不满,而是以此来祈福,驱赶家中霉运。


"惊蛰”日,在民间还有个非常流行的习俗,那就是吃梨。据说这也是和“惊蛰”后,百虫四处活动有关。

因为“梨”谐音“离”,有分离、远离之意。老百姓们认为,“惊蛰”日吃梨,可以让家宅远离虫蚁滋拢,也可以让庄稼选离虫害。当然,这都是百姓们美好的期盼而已!

不过,惊蛰时节,乍暖还寒,天气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个时节吃梨倒是很符合养生规律。“惊蛰”日还有哪些习俗?欢迎朋友们留言分享!


陌上花开且缓归


我们这儿惊蛰时节没有什么习俗。但惊蛰时节,农民非常注意天气变化。

有俗话——惊蛰吹一股(吹凤),倒冷四十五(天)。会有春寒!

惊蛰滴一点——(下雨)九九倒回转(一定有春寒)

农业,是非常怕春寒的。所以都非常注意惊蛰时的天气变化。


liujianweng


我老家惊蛰二月二的谚语:二月二敲墙头金子银子往家流,二月二敲房梁金子银子往家扛。小的时候一到过二月二,我和哥哥姐姐们真的拿一个擀面杖到处敲,一敲半天,可热闹了。

关于吃的方面,二月二吃火烧(我老家说的火烧其实就是大馅饼),韭菜或者茴香一个馅饼加好几个鸡蛋,一家人围一起吃的特别香。后来上大学在天津去堂哥家,知道天津二月二吃煎焖子,不知道什么出处。

还有老家正月不理发,正月剪头死舅舅,所以二月二大家都要去剪头发,过年前到二月二一个多月头发很长了。

二月二龙抬头,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最好的季节,踏青,春游,约三五好友结伴而行美哉美哉!





晨雨文印


我们当地在惊蛰这个节气就是所唯的万物复苏,冬蛰的开始出洞啦,到二月二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大多数人也就选择在这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