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文|蒲亮 图|寒冰

3年前,一张“圣诞树”冰瀑的照片惊艳了网友。有一个评论十分到位:“碰到这种自然景观,是要运气,但拍摄出这么完美的片子,靠的是对太行山的了解。”这张照片出自“60后”大叔寒冰之手。很多人对他并不熟悉,但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太行山的照片多数是从他镜头里拍出来的。寒冰拍摄太行山已有8年,每年待在太行山的天数超过200天。他说,他已经记不清到底深入太行山多少次了。在他眼里,太行山的路、太行山的人、太行山的民居、太行山的草木云雾,皆是风光,皆可入镜。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拍摄上瘾

Q:很多人通过太行山的照片认识了您,也对您的故事充满好奇,您是如何与太行山结缘的?

A:我生在太行,长在太行,太行对我而言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也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2011年的春天,我买了一个卡片机,生日的那天,三五好友相约上太行,想记录下这个瞬间。拿着相机缓缓走在山间小路上一边看景一边用力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脚下到处是嫩绿的小草。抬起头来,路旁的树枝上吐着鲜鲜的嫩叶;梯田里,金黄的菜花闪着耀眼的光,镶嵌在翠绿的山间,让人久久不能收回目光。在碧绿与金黄的交错中缓缓地游走,像是走在童话世界里。太行的春色,一下把我镇住了。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Q: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A:拍太行山就像打麻将一样,上瘾。对我来说,太行不仅仅是一句“巍巍八百里太行”就能概括的,还有直入云霄的峭壁、曲折蜿蜒的山路、喷薄而出的日出、洒满天际的晚霞、鬼斧神工的古树、漫山遍野的山花、五颜六色的秋叶、古朴雅致的石板、古老神秘的人文等等,这种种风光都是令我深深着迷的拍摄题材。她会在每个时节、每个光影、每个瞬间展现出诸多不一样,所以我是怎么拍都不够,怎么拍都在期待下一张照片。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Q:您最喜欢拍摄的太行山题材是什么?

A:挂壁公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了令人惊叹的奇观,但也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们为创作拍摄尚且不易,更别提住在大山里的村民。为方便出行,穽底村农民抡起铁锤、钢钎,利用自制的火药,土法上马,开山放炮,在悬崖峭壁中一点一点地掘进,年复一年、不懈努力、凿山不止。从1996年到2006年,800名老老少少齐上阵,用最原始的办法打通了通向这条挂在悬崖峭壁上的隧道公路,演绎出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新传,创造了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奇迹。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天人交战

Q:八百里太行,悬崖陡峭,惊险万分,您经历过怎样的惊险情况?

A:摄影有时具有危险性,特别是在太行拍摄更具危险,因为拍摄点位都是在悬崖边缘。去年冬天的一次雪后太行拍摄之行让我终生难忘,非常后怕。当时积雪有近30厘米厚,遇上一陡坡带急转路况,车冲上去在急转弯处,因车辆停顿了一下,整个车就滑了下来,右边是近200米的悬崖,左边是山坡,眼看着车子就要滑落悬崖,好在车子陷到了一处小坑里,与死神擦肩而过。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虽然庆幸,但车子开不了了,而且当时还下着大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在茫茫的雪海当中发愁,要等到雪停再走就饿死在这里了。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找人帮忙,于是就踏雪狂奔四处找村庄,走了很久终于找到一处叫海棠水的村子。本来村上没有几口人,那天正好是村支书上任,于是聚集了乡亲们背上铁锨、锄头、铁丝等工具,半个小时后终于将车子拉了上来。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Q:您的照片无论是拍摄山里的老乡亲还是巍巍太行的四季,这背后的付出想必都是巨大的,能说一下您印象最深刻的照片背后的故事吗?

A:摄影至今,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就是2014年2月份拍摄《雪意平湖》这幅作品。我分别拍摄了春、夏、秋、冬四季,但是冬季的平湖,一直不太满意,因为冬天太冷,湖水结冰,冰冻的湖面展现在作品中与覆上白雪的山体相连,无法展现出湖水的静谧。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在2014年春,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太行。结合以往的经验,再加上对太行山的了解,我预测太行平湖一定没有结冰,正是补拍冬季平湖的绝佳时机。于是,我约上三五好友驱车前往平湖。

由于雪路难行,车只能到山脚下,需要徒步登顶,我们背上设备、吃食,踏着厚厚的积雪慢步前行,走了近4小时,山上雾气越来越大,能见度不足5米,由于雪厚且山路陡峭、湿滑,大家体力不支,累到虚脱。我看天气阴沉,即使登顶,由于雾气遮挡也未必能够完整拍摄到湖面,在商量后我们决定立即下山。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查看天气预报:晴天。立即准备二次上平湖,再联系同伴,都不愿意再去了,可是我不能放弃,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必须一试。于是,拖着疲惫的身体独自上山,还好遇到了登山队,最终在登山队的协助下,经过6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登顶,并如愿拍摄了最满意的冬季太行平湖,该作品在2014年8月荣获“中国国家地理银奖”。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十年之约

Q:在您眼中太行山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但对于游客来说您最推荐什么季节到太行山最合适?

A:太行山是一年四季都有别致不同的美,如太行春季里草长莺飞,惠风和煦,令人神清气爽;夏季山谷清幽,涌泉如瀑,是避暑的好去处;到了秋季,满山五彩斑斓、色泽艳丽,让人陶醉痴迷;冬季白雪皑皑,冰瀑飞挂另有一番景致,四季都能满足不同人的旅行需求。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而我个人比较喜欢春天和秋天,春天山花烂漫的时候可以到石板岩,秋天五彩斑斓的时候可以拍红叶等等。特别是秋天,可拍摄的题材太多了,红叶、秋收、晒秋、落叶、云海、山路、峭壁、人文等等,那时候的太行山像披上了彩衣,格外迷人。如果不摄影,单纯过来游玩也是极好的。 太行山最不缺的就是路线,而最经典的路线是太行大峡谷至穽底挂壁公路这条线路,溶入了奇秀、惊险、刚毅、巍峨的太行风光及愚公移山的太行精神。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Q:您目前有什么特别想挑战或者完成的目标呢?

A:太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每一抹阳光仿佛永远都是看不完、拍不完的。太行还有更多的美等待我挖掘,所以我的目标是再花10年时间,拍遍八百里太行。对我来说,是太行山把我带入了摄影的世界。也是因为摄影,我对这片故土,有了更多不同角度的观察和理解。每当我驻足凝望,我对这片土地就越发敬畏而又越发入迷。

8年上山逾千次,他要拍遍“巍巍八百里太行”

“我是个太行山脚下土生土长的草根摄影人,每当看到太行巍峨的雄姿,就会心潮涌动。太行激发着我的灵感,也牵动着我的梦萦,哪怕披星戴月、忍饥挨饿,只为记录下太行的所有。”在采访结束之际,我们看到寒冰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