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箇中國曆史故事,讓你更懂華夏精神。(四)

夏朝最後一任統治者皇帝夏桀簡介桀為政殘暴,奢靡荒淫。任意虐殺百姓,破壞農業生產。對外濫施征伐。攻有施氏,有施氏將女妹喜獻於桀,為桀所寵。桀作酒池,荒於政事,大夫關龍逢直言敢諫,被殺。曾囚湯於夏臺。在有仍(今山東濟寧)東南強盟諸侯,攻滅有緡氏(今山東金鄉東北)。後商湯崛起東方,發兵討夏,他在鳴條(今河南封丘東)戰敗,與妹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今安徽巢縣東南)之山而死。夏亡,時約公元前九世紀。 

100箇中國曆史故事,讓你更懂華夏精神。(四)

桀的都城在斟尋,其地距今洛陽市數十里。桀是夏王朝的一位亡國之君,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著名的荒淫無道的暴君。桀力大無窮,他仗著一股蠻力,經常無端傷害百姓。對外濫施征伐,勒索小邦。他討伐小國得勝後,便強索美女,例如,桀討伐岷山氏,岷山氏酋長被迫敬獻兩個美女給他,桀把兩個美女的名字刻在玉石上,一個起名叫琬,一個叫琰。他興師討伐有施氏,有施氏被迫把妹嬉進獻給桀作妃。桀十分寵愛妹喜,特地為她造了富麗堂皇的瓊室、象廊、瑤臺和玉床,供他倆荒淫無恥地享樂。這一切的負擔都落在百姓身上,人民痛苦異常,敢怒而不敢言。 

夏桀寵愛妹喜之事,史書記載甚多。

100箇中國曆史故事,讓你更懂華夏精神。(四)

如,妹喜氏喜愛聽撕裂絲帛的聲音,桀為滿足她的要求,每天命人提供許多絲帛以供撕裂。但史書所記夏桀情況,有很多是後人附會之辭,其中某些情節有誇張和不實之處。如古籍上說:“桀有女樂三萬人,通通穿著綿繡絲織衣裳。音樂之聲,四處可聞。”還有桀作酒池肉林,使男女裸體相逐,日夜飲酒作樂。酒池大到可以行船,妹喜氏看見,有喝醉酒溺死在酒池裡的人,便哈哈大笑,以為樂事。古代生產力低下,未必有條件可供桀如此浪費。但這些材料揭露了夏桀不理政事;而整日沉湎於荒淫腐朽的生活之中的史實。 

100箇中國曆史故事,讓你更懂華夏精神。(四)

另外,夏桀卻重用小人,對人民加強了剝削和鎮壓。桀身旁有幾個惡人,名字叫推哆、大戲,專門給夏桀出壞主意,告訴他殘忍的殺人方法。還有一個叫幹辛的,是個阿諛取寵的小人,夏桀委他以大權,幹辛便利用手中的權力,掠奪諸侯的財富,侵凌廣大百姓,無惡不作。夏桀的這種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忿恨。夏桀為了保住自己統治地位,卻自吹自擂地宣稱,他的政權不但不會滅亡,甚而能夠與日共存。他說:“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亡哉? 日亡吾亦亡矣。”由於夏桀這樣“自比於日”,所以人民便咒罵他:“時日曷喪,予及女皆亡。”意思是,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才能滅亡?我們寧願和它同歸於盡。可見當時社會的階級矛盾已進一步激化起來。 

100箇中國曆史故事,讓你更懂華夏精神。(四)

人民的反抗促進了夏王朝統治集團的分化瓦解  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七年,東方商部落的首領湯將一個德才兼備的賢人伊尹引見給桀。伊尹以堯、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桀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聽不進去,伊尹只得離去。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無度,竟命人鑿了一個大池,稱為夜宮,他帶著一大群男女雜處在池內,一個月不朝。太史令終古哭著進諫,桀反而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閒事,終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藥,就投奔了商湯。大臣關龍逢又來進諫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愛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穩固。如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滅亡。陛下已經失去了人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桀聽了又怒罵關龍逢,最後便下令將他殺死。這樣,桀也就日益失去人心,弄得眾叛親離。 

政治暴虐腐敗,不僅加劇了內部矛盾,而且引起周圍諸部方國的分離和叛亂  首先是昆吾氏叛亂,但很快就平息了。昆吾在今河南濮陽西南,昆吾活動的地區在當時是一個產銅的中心,銅在古代很珍貴,可以用來製造兵器。接著畎夷也興兵犯境,進入今陝西省的“邠岐之間。”後來諸侯有緡氏又舉叛旗。  有緡氏其地在今山東金鄉縣境,原為夏王朝東部的附庸小國,這時則率先叛離了夏王朝,桀在有仍(今山東濟寧東南)會合諸侯,攻滅有緡氏。如果此說可信,夏桀還有力量對這個小國加以鎮壓的話,那麼這也只是強弩之末了。接著是強大的商部族方國的叛離和發難,最後終於推翻了夏王朝政權。 

100箇中國曆史故事,讓你更懂華夏精神。(四)

商的興起,對周圍各小國的影響很大,一些不滿夏王朝統治的部落和方國,都聚集在商的周圍,商族成為東方反對夏政權的一面旗幟。商族傳到成湯時,已發展為諸侯大國了。湯是一位賢明的國君,古人說他夙興夜寐、輕賦薄斂、布法施惠、弔死問疾、百姓親附。成湯又得到仲虺、伊尹等人的幫助,仲虺是貴族後裔。伊尹原是有莘氏之君的近身奴僕。成湯向有莘氏求婚,伊尹便作為有莘氏的陪嫁奴僕到了成湯手下,借席間上菜的機會勸說成湯要爭取人心,以滅掉夏王朝。於是成湯立即將伊尹由一名庖廚提拔為自己的軍師,商族的不斷髮展,引起了夏桀的不安。於是他在夏臺(今河南禹縣境內)大會各方國部落的首領,並藉口把成湯扣押起來。伊尹等人聽說成湯被扣押,便給桀送去大批珍奇寶物。桀見財心開,釋放了湯,成湯回去後,進一步和伊尹等人謀劃滅夏大計。 

湯滅夏也經歷了一系列的戰爭  成湯先借口滅了葛伯,接著又滅了助桀為虐的韋(河南滑縣東)、顧(山東範縣東南),同時為了試探一下夏桀的態度和實力,決定停止向桀朝貢。桀非常氣憤,立即“起九夷之師”,準備討伐商族。成湯和伊尹等鑑於桀還有一定號召力,轉而採取加倍向桀納貢的策略,夏桀貪慾既遂,便命令九夷之師各自回去。第二年,成湯又停止向桀交納貢物,這時,桀想再調動九夷之師已經不靈了。除了少數幾個號稱“夏伯”的諸侯還聽從夏桀的指揮外,“九夷之師不起”。夏桀孤立無援,商湯見時機已經成熟,便首先滅掉了昆吾,佔領銅的產地,用銅製造大量兵器,進而調動大軍與桀決戰。  夏、商兩軍在鳴條(河南封丘東)對壘前,湯在誓師大會上歷數了夏桀的暴虐行徑,這便是後來保存在《尚書》中的《湯誓》篇。湯在誓詞中說: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的罪孽太深,上天要亡它。”)“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你們只要肯輔助我,奉行上天的意志去懲罰夏人,我就大大的獎賞你們。”)桀得到消息,帶兵趕到鳴條。兩軍交戰,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頂觀戰。忽然天降大雨,桀又急忙從山頂奔下避雨。夏軍將士原來就不願為桀賣命,此時,也乘機紛紛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倉皇逃入城內。商軍在後緊追;桀不敢久留,匆忙攜帶妹喜和珍寶,登上一艘小船,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縣)。後又被湯追上俘獲,放逐在這裡。這時,桀還不悔悟,反而恨恨地說:“真後悔啊,當時沒有把湯殺死在夏臺監獄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