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胡路區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九)

讓胡路區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

(九)醫療救治篇

按:讓胡路區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到現在,新冠肺炎感染者、疑似病例如何進行及時轉運?密切接觸者如何集中隔離?如何居家隔離?如何流調?如何進行心理輔導等問題,一直牽動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現就此類問題進行回覆。

疫情動態:截至3月3日17時,我區無新增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1問

新冠肺炎感染者、疑似病例如何進行及時轉運?

答:區衛生健康局統籌負責轄區內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居家管理的發熱病人轉運工作,全區安排9臺救護車24小時待命,隨時接受轉運任務,確保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及發熱病人能夠早隔離、早治療。每個轉運任務結束,隨車人員嚴格消毒後再執行下一個轉運任務,防止交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由市衛健委安排專車轉運至二醫院就診。


2問

“密切接觸者”是應該居家隔離還是集中隔離?

答:根據現行對密切接觸者的管理要求,對於密切接觸者要採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於一些特殊的人群,確實無法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可在社區醫務人員指導下和街道(鎮)網格員監督下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3問

密切接觸者如何集中隔離?

答:對於即將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將由專車運送至觀察點,醫務人員首先告知醫學觀察緣由、期限、法律依據和相關知識,並進行核酸檢測。在基本設施配套方面,隔離觀察點分設生活區、物質保障供應區和醫學觀察區,均為配有獨立衛生間的單人單間,房間內均配備了電視、桌椅、wifi等設施,保證觀察對象住得舒心安心放心。同時,醫護人員不敢懈怠、堅守崗位,24小時輪流值守,最大限度保障觀察對象的身體健康和生活需求。在生活就餐方面,提供生活洗漱包、營養標餐和牛奶、水果等,對於老年人、少數民族等特殊群體還可以進行個性化點餐。在醫學觀察方面,醫護人員每天2次為觀察對象檢測體溫,每天2次為隔離觀察場所消毒,每天對獨立化糞池進行消殺,觀察對象產生的生活垃圾、分泌物、醫用廢棄物等進行分類投放、雙層包裝,並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集中隔離點不定期對隔離觀察人員進行心理疏導,緩解隔離留觀人員的心理壓力。


4問

居家隔離應如何進行?

答:如果您需要居家醫學觀察,請做到以下幾點:

1.居家觀察,時間兩週。配合管理人員測溫、報告健康狀況等問詢和管理。

2.拒絕來訪,絕不外出。

3.減少接觸,三必分開。與家人儘量避免近距離的接觸(至少間隔1米以上距離),最好處於下風向。與家人實行住宿、飲食和生活用具“三分開”。居住要一人一室,生活用品單獨洗滌消毒處理。

4.戴好口罩,保持衛生。口罩佩戴4個小時或潮溼後更換。每天儘量開窗門通風至少20分鐘。咳嗽、吐痰或者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掩口鼻或採用肘護,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立即使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洗手。設置套有塑料袋並加蓋的專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g/L-1000mg/L的消毒液噴灑或澆灑垃圾至完全溼潤,然後紮緊塑料袋口。

5.告知信息,及時就醫。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請立即與包保人員聯繫,並居家等待專用車輛轉運至發熱門診就診。定點醫院派車接到醫院就診。


5問

流調工作如何開展?

答:區疾控機構接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報告後,應於24小時內完成個案調查,2個小時內填報病例個案調查表。一是做好二級以上防護,到醫院進行座談,訪視醫務人員,聽取病情介紹、詢問接診醫生和專家組病例相關情況及診斷依據和判定標準,查閱病歷,填報診治信息,分析實驗室結果。二是開展調查病例。調查方法為電話調查或面對面調查,但儘量不直接與病例近距離接觸,如果病例的病情不允許,則調查其診治醫生、家屬和知情者。三是將個案調查表及時通過網絡專報系統進行上報。

四是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報告,並上報同級衛健行政部門和上級疾控機構。


6問

如何對人員進行心理疏導?

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持續關注疫情防控期間廣大群眾和重點人員心理疏導工作,及時通過屬地社區衛生服務微信群等形式進行疏導與服務。集中醫學觀察點組建了心理疏導專家團隊,對集中醫學觀察對象進行點對點心理疏導。同時大慶市第三醫院設立熱線電話12320,8881320,指派專家組專人進行心理疏導,歡迎有需求的廣大市民朋友們撥打諮詢。

大慶讓胡路提醒您

讓胡路區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