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句為人處事的經典,看一遍是一遍的修行,學一次是一次的長進

這幾句為人處事的經典,看一遍是一遍的修行,學一次是一次的長進

《待人篇一》

無事時埋藏著許多小人,多事時識破了許多君子。

語出《格言聯璧

譯釋:沒事時,看身邊的人,都象是可以兩肋插刀的知已兄弟;有難處的時侯,才能發現誰是可深交的朋友,誰是遇事推諉、虛情假意的小人。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語出《封神演義

譯釋:一個人如果沒有嗜好,不可與之深交,因為這種人沒有真性情,對人對事都不可能一往情深;一個人如果看起來沒有缺點,也不可引為知已,因為這種人心機過重,特別善於隱藏。

真聖賢決非迂腐,真豪傑斷不粗疏。

語出《格言聯璧

譯釋:真正有才識學問的人絕不是愚腐教條的人。真正有能力的豪傑也絕不會性情粗魯、疏忽大意,而是值得託付、辦事絕對可以放心的人。

言則稱於湯文,行則譬於狗豨。

語出《墨子

譯釋:也就是平常所謂:說的好聽,做事難看。

聽人說話,一般都能說的美妙動聽;但看他做事,有不少人往往也就跟豬狗差不了多少。

這幾句為人處事的經典,看一遍是一遍的修行,學一次是一次的長進

《處事篇二》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語出《格言聯璧

譯釋:遇到別人毀謗我,與其和這樣的人爭辯,不如用寬闊的心胸容納他,跟故意誹謗自己的人講理是拉低了自己的智商。整日擔心別人欺侮自己,時時處處防備他們,不如遇到欺侮能夠十倍反擊,讓他不敢產生這樣的想法。

聞惡不可遽怒,恐為讒人洩忿;聞善不可就親,恐引奸人進身。

語出《格言聯璧

譯釋:聽到別人說自己壞話,不要馬上動怒,要提防有人故意把這些話說給你聽以達到借刀殺人的目的。聽到別人說自己好,也不必引以為知已朋友,須提防這種人靠近你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辱人以不堪,必反辱;傷人以已甚,必反傷。

語出《格言聯璧

譯釋:羞辱別人,不能到了讓對方不堪忍受的地步,否則無異於自取其辱;傷害他人,不能超過別人能夠忍受的限度,否則,自已也難免受到對方的傷害。

人有所好,以好誘之無不取,人有所懼,以懼迫之無不納。

語出《羅織經

譯釋:人有特別的愛好和偏好,用這些引誘他沒有不能成功的。人都有懼怕的東西,用他懼怕的東西逼迫他一般都能達到目的。

名為虛,智者不計譭譽;利為上,愚者惟求良善。

語自《羅織經

譯釋:名聲是虛的,有智慧見識的人不計較誹謗和讚揚這樣的東西;利益是實實在在的,愚蠢的人才會為了落得個好名聲而放棄這些。

這幾句為人處事的經典,看一遍是一遍的修行,學一次是一次的長進

《修身篇三》

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語出《水滸傳

譯釋:人不剛強,就難以安身立命。

人無善志,雖勇必傷。

語出《淮南子

譯釋:志向不正確,即使勇於踐行,也會受到挫敗。

志不強者智不達。

語出《墨子

譯釋:沒有堅定不移的志向,智慧就跟不上,智力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為害常因不察,致禍歸於不忍。

語出《羅織經

譯釋:容易受傷害常常是因為對和自己打交道的人沒有沒有明確的認識,遭受他人的陷害往往是由於對別人心存仁厚、心慈手軟。

下手處是自強不息,成就處是至誠無妄。

語出《格言聯璧

譯釋:做人的根本是自強不息,要在一件事情上取得成就,必須用心至誠,不做空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