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植棉成本呈下降趨勢

中國棉花網專訊:根據近年來的農情調查顯示,從2016年開始,內地植棉面積逐年減少,農資價格也呈下降或維穩趨勢。

今年春耕備播工作全面啟動後,在江蘇的鹽城、南通等傳統棉區的調查問詢中,當地近年的植棉物化成本基本徘徊於700-800元/畝之間,有些因種植品種、密度、移栽與收穫時間不一的則會出現成本投入的更大差異,如麥後棉,生產成本僅600元/畝。

首先是種子,近年江蘇市場上銷售的棉種數量及價格受種植面積影響雙雙下行,雙抗棉的銷售價格多在每80克40元以下,比前幾年下跌15元左右,跌幅超過30%;地產主推良種的銷售價下跌幅度甚至超過50%。此外,棉花生育進程中的主體肥料尿素,眼下含氮46%尿素售價在1900元/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0元/噸。信息員在棉區的一些農戶家中看到了數量不菲的預儲肥,問及儲肥原因,多數農民認為淡季儲肥是因為價格低,到了生產上大家都要購肥施用時,肥料價格行情一般會發生變化。除了種子、化肥兩大投入品價格下跌,農藥、農膜的現時市場售價也多處於稍降或維穩狀態,而考慮抗疫形勢下重農穩農調控政策的實施,大宗農資價格指數水平總體下行的宏觀態勢預計還將維持。

業內人士分析,受農資市場價格下調影響,棉農生產性成本投入至少減少20%,而使用家積肥、有機肥,實行輕簡育苗等生產形式的農戶的植棉成本減幅還會更大。初步推算,每畝用棉種的節支為20元、肥料按200斤計算,植棉畝均比前些年少花錢50元,再加上農藥、藥機具多年使用的折舊節餘等,預計畝植棉成本投入較前三年均值減少100元左右。而且,輕簡栽培方面的人工節省,每畝按減少投勞3人、每個投勞工按70元日工資計算,植棉畝用工節省工資性投入200元以上,綜合下來總計每畝節省投入成本在300元左右。

據瞭解,江蘇多地普遍上調了植棉補貼,如2018年鹽城大豐的植棉補貼是500元。兩項相加,農民如今植棉實際生產收入比沒有補貼、農資漲價時每畝多收入700-800元。至於農資市場價格下行、提高植棉補貼對內地棉花生產是否起到止跌的效果,棉區農業科技人員評說不一。如生產和市場風險再低些、機械化程度再高些,傳統產區適當增加部分優質棉面積和產量也存在可能。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