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避之不及的精神疾病,是我最喜欢的工作

写着自杀稿子的同事发来一首歌:《东京自杀事件》,想都没想,打开,持续的尖叫声,警笛声,我想捕捉里面的情绪信息。越过那些声音,我居然没有感觉到一丝恐惧。


作为一名精神疾病科普人员,我是一个从小不敢看恐怖片的胆小鬼,那些突然的音效和恐怖声音响起,我总是惊得大声尖叫,更是看都不敢看,全程捂住自己的眼睛。今年,追一个恐怖游戏相关的精神疾病文章,我完完整整地看了游戏视频。虽然还是在办公室尖叫出声,但是起码没有怂得挡住画面。


科普精神疾病的这一路,我接触了很多患者,很多种疾病,很多种痛苦,我并没有变得暴躁,变得多愁善感,经常不开心。反而,帮助别人,一本正经或者毫不正经地去告诉小伙伴怎么应对疾病,让我慢慢懂得不疾不徐的人生应该怎么过。

人人避之不及的精神疾病,是我最喜欢的工作


我跟着一本书,来到了精神病人的世界,起初我得到的其实是细碎、真实的生活片段,是一件件掉在地上的小事儿,它们让人沮丧。我得到的是很多的感受,情绪。他们找到我,像找到一个久违的听众,终于,有人能听懂他们说的话。我并不是一个情感过滤器,而且很善于共情,我得到这些信息,当然不会是开心的。不过要说我受到了他们情绪的波及,让我无法自拔,倒也夸张了。


慢慢地,对于这些信息,我不再是一个加工者,当我接触到了足够多的人,我发现,大家的痛苦是有共性的,大家处在的疾病阶段也变得容易判断了。我开始去关注信息中大家的情绪,处在哪个阶段,躯体症状哪里不一样,可能指向的是不同的疾病和接下来他们的状态。


哪些人会经常流泪,哪些人对生活感到麻木,没有痛感也没有快感,哪些人和家人可能会出现问题,哪些人可能快要想自杀了。在一遍一遍地告诉他们一两年的休学和休息真的不算什么,自杀的想法其实大部分得这种重度疾病的人都会有,我知道你难过,我会陪着你,有什么想说的记得找我。

人人避之不及的精神疾病,是我最喜欢的工作


当我一遍一遍地讲这些话,30岁的魔咒在我这里解开了,我仍然一无所有,仍然是一个扔掉了8年专业,一头扎进自己喜欢的精神疾病小事业的穷光蛋,只是我不太焦虑。我当然也期待升职加薪、结婚生子、出国读个博士,但是我知道,有些目标,是在等一个契机,有些,是在等一个人,有些可能实现不了。我是怎么学会的呢?可能是告诉别人的时候,人家不一定完全明白,我自己终于吃透了,也可能是开窍了,也可能,没有原因。


所以和疾病和患者打交道是不是充满了痛苦呢?不是哦,做这种事情很快会对疾病比较基本的表现、症状和痛苦脱敏,当到了这一步,会思考的就是更平和和深沉的东西。比如在有些勇敢、坚强、自助的小伙伴身上,你能感受到一个独自面对重度精神疾病,少有家人朋友可以依靠的人,身上蓬勃的生命力和自律。


有的人相反,和年轻的我很像,敏感,脆弱,有点艺术细胞,有点菜花,但是很容易被打倒,不够坚强。看着她一遍一遍地被疾病击倒,不肯吃药,我仿佛也重新经历了一遍小时候的事情,可是看着她莫名其妙地就好了,好好吃药、就医,也不自杀了。可能生命就是不太讲逻辑,怎么好的呢?莫名其妙,但是好了吗?好了。不再一味地索取,还知道每天问候,孝敬我这个小姐姐。可能负面情绪发泄到了一定程度,她空仓了吧,只能播撒阳光了。

人人避之不及的精神疾病,是我最喜欢的工作


和疾病,和跟患者打交道,同样告诉我,谜题不是用来解开的,一切不一定有原有,生命就是如此无常。疾病可以突然夺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痛苦不堪,也可能慢慢地,或者忽然,把一切还给我们,会让我们一夜暴富。不去追问,也是一种放过和不强迫。


大部分精神病人,不是被铁链子锁在家里那种,不是自杀成功了那种,也不是艺术天分上天儿那种,是普通人。偶尔发病,大部分清醒,疾病期是真的难过,不发病的时候也就是社畜一个,有点遗憾的是,连痛苦,都不特别,体验虽然不一样,但是每个阶段大家差不多。


他们,是和我一样平淡无奇的个人 ,我希望他们,也可以感受到平平常常的开心,和我现在一样。


人人避之不及的精神疾病,是我最喜欢的工作


这就又回到了那个问题,这个世界,没有答案。很多精神疾病小伙伴得病的时候会绞尽脑汁地想,为什么是我,我哪里做得不对,我做了什么,是不是我性格不好,是不是我bla,bla。精神疾病是不挑人也不挑性格的,遗传让咱们点背,后天再遇到点压力,就嘭,玉米粒儿加糖,爆米花儿做成了。你说这怪谁?怪爹妈?不太合适。怪环境,哪件事儿?真捋不明白。其他真没啥好怪的,因为真不是其他情况的锅。乐天派也没有幸免。


在这个无常的世界,我感受到了精神疾病这份工作带给我的真实的快乐,颅内高潮那种,不是平时的感官刺激。它正在让我变成一个和从前不一样的人。


从小说话直接容易伤人,但是接触精神病人,让我开始小心翼翼,我和他们讲话,尤其特定疾病,会格外注意。平时大喇喇的自己会变得温柔、体贴、耐心,我会笑着,温和地,充满力量地看着他们,毫不违和。作为一个希望帮助别人,带去善意的人,我很在意自己的善意能不能准确到达,这份工作,让我慢慢地,调整自己,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一个懂得呵护别人情绪的人。


当然还有很多,最重要的,可能是做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人生再强大的目标和任务都是为自我满足服务的,自我满足的过程可能繁花锦簇,也可能落寞孤单,但是再多的困难也挡不住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价值感和快乐。

见识了这么多精神疾病小伙伴的故事,我也明白,再大的价值感和满足也要慢慢来获得,走在这条有小花也会孤独的路上,我的状态,心情也很重要,也会体会到不疾不徐的人生给我带来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