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流亡海外時,為什麼還能住豪華酒店吃大餐?他哪來那麼多的錢?

進而讀史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遊存叟、天遊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1898年,慈禧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帝,截斷了戊戌變法,並殺害了戊戌六君子,康有為僥倖逃到了香港,隨後康有為流亡日本,在清政府的施壓下,日本不得不請離康有為,康有為又逃亡到了加拿大,對於逃亡海外的康有為來說,銀子根本帶不動,即使他帶了一箱子銀票出來,在國外也根本兌換不了,因此康有為辦報刊斂的財可以說是全被充了晚清的國庫,並且慈禧還派李鴻章撅了康有為家的祖墳。

在國外逃亡的這些日子裡,康有為的生活甚至比國內過得還要瀟灑,十六年的時間,他在海外住著豪華酒店,享用著山珍海味。那麼,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就來了,一個變法失敗的流亡者,能夠保住性命都是一件難事,怎麼到了康有為這裡,竟然還過起了土豪生活呢?他哪裡來的這麼多的錢?

康有為去了海外之後首先做了一個假的衣帶詔, 這個衣帶詔是什麼東西呢?就是光緒皇帝用自己的衣服寫出來的一份密詔,一般只有在最危機的時刻才會動用,而康有為在逃亡到了國外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製造出了一個假的衣帶詔。 他充分利用了海外華僑的愛國感情,自稱光緒皇帝給他發了一封密詔,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搭救他,然後除掉慈禧太后。而那些海外華僑因為不能回去,也不想看到中國一直這樣被人欺凌,於是便紛紛開始捐款, 康有為的舉止觸動了那些海外華僑的愛國之情,結果紛紛捐款幫助他,但是沒想到的是康有為卻將這些錢全部都自己花了,成天就吃喝玩樂、還買了許多別墅和地盤。


還有就是康有為在國外宣傳光緒皇帝是勤政愛民、銳意改革的好皇帝,可惜被慈禧太后這個老妖婆給廢除了,於是他號召海外華僑捐款,以幫助他把光緒皇帝救出來。1899年7月20日,康有為在加拿大成立了保皇會。保皇會的宗旨是:專以救皇上,以變法救中國黃種為主。並且還在國外開了很多分會,同時還成立了一家保救大清皇帝公司。


那麼這家保救大清皇帝公司靠什麼來盈利呢?那要靠投資,比如康有為曾經投資了墨西哥的房產、美國的房產,這些都幫他賺了不少錢。那麼康有為投資的本金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騙海外華僑向他捐款,後來他還要求海外華僑歸國投資都要經過保救大清皇帝公司,按比例給他交納款項。曾經有幾個華僑想到廣西投資,就成立了一家振華公司自主投資。康有為就命令香港分會的人把他們截留下來,逼迫他們交出一半的錢。這些人想方設法逃出了香港,回到廣西成功的創辦了公司。惱羞成怒的康有為,就派人把他們給刺殺了。這時的保皇會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家黑社會組織,以勒索收保護費為謀生手段。

還有就是外國政府主動資助康有為的錢財,日本政府為謀求在中國利益最大化,既從慈禧那裡獲取利益;又為以後利用皇帝奠定基礎;還希望建立“中日合邦”,所以出資支持康有為。 日本同文會為收集更多中國資料,也願意付出資金贊助康有為。 這些資金供給康有為住宿高檔酒店當然不成問題。 1899年,清政府強烈要求日本驅逐康有為。 為了緩解清政府的怨恨,日本外務省贈送了一大筆旅費給康有為,併為康有為安排好行程,直抵加拿大。 早前經過香港時,康有為準備到英國去,與英國方面有過聯繫,提出與在日本同樣的主張,獲得英國支持。 經過英國斡旋後,加拿大政府為康有為提供了很多幫助,包括贊助大量資金。


大老二爺


身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戊戌變法”的領導人康有為,卻也有另一樁出名大事:他流亡海外的十六年裡,那驚掉多少圍觀群眾眼球的奢靡生活。

所謂“住豪華酒店”“吃大餐”的描述,在康有為當時的海外生活裡,只是個起步價。人家“流亡”這一路,單豪華地產都買了一票。還在瑞典乾脆買了個小島,當時取名叫“北海草堂”,現在被當地人稱為“康有為島”,年年給瑞典旅遊業火熱創收。

晚年的康有為,還曾刻印炫耀一番:“三週大地,遊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裡。”他在旅途裡寫的相關遊記,今天還是研究西方近代社會的寶貴資料,當然字裡行間,滿是燒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作為一個變法失敗的流亡者,逃到國外的康有為,卻彷彿一夜暴富,過起了土豪生活。第一個原因,就因為康有為手裡,有一棵十分管用的“搖錢樹”——光緒皇帝載湉。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逃亡海外,光緒皇帝也被慈禧太后軟禁,二人相隔萬里,怎麼還能做得了搖錢樹?人家康有為有辦法呢——離得遠又如何?照樣拿來打感情牌。

比如康有為流亡到加拿大時,正是戊戌變法失敗的次年,聞訊趕來見康有為的加拿大華僑,竟一口氣聚集了數千人。看著這些背井離鄉卻依然擔憂國家命運的同胞,康有為立刻拿光緒皇帝扯起了話題,先說光緒皇帝在皇宮裡過得苦,苦到“索雞粥不得”,聽得現場的同胞們也心疼不已,各個淚流滿面。接著康有為又話鋒一轉,鼓勵華僑們“願齊心發奮救中國否”。果然激得大家群情激奮,紛紛掏腰包捐錢。

於是,流亡海外的最初幾個月裡,康有為就這樣舉辦了多次演說活動,每次都把光緒皇帝搬出來“賣慘”,現場效果也十分震撼,基本都能“賣”的盆滿缽滿。不過康有為也明白,“賣慘”也不是長久之計。既然光緒皇帝這棵“搖錢樹”這麼好使,那不妨把他升升級,變成一個長期“提款機”:保皇會!

保皇會,是流亡海外的康有為,成立的一個著名的“保皇組織”,當然這個組織的全稱,今天就相對低調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

而從運作看,康有為的這家“保皇會”,確實也更像“公司”:所有的入會者,都要先交兩塊錢會費。“保皇會”名下的產業也十分豐富,包括了礦山商店報社書店等多個門類。那為什麼大家都心甘情願給他交錢?實在是康有為的話說的太漂亮:“若海外五百萬人,扯算計之,每人能以菸酒之餘,人捐美洲銀五圓……則中國立可救矣!”你們把血汗錢交給我,我還給你們一個強大的中國。

那時在海外勤扒苦做的華人們,哪個沒受夠洋人的氣,又哪個不盼著能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何況康有為更有美好許諾:“苟救得皇上覆位,公司中帝黨諸臣,必將出力捐款之人,奏請照軍功例,破格優獎。”只要幫我把中國救了,你們就等著高官厚祿吧!如此“畫大餅”,當然令海外華人們熱血澎湃,紛紛慷慨解囊。以康有為學生梁啟超的得意炫耀說:“溫哥華入會者十而六七”。只一個溫哥華,一半以上的華人,都把血汗錢交給了康有為。

而放在整個海外,康有為足跡所過之處,這“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募集到的,當然是驚人的財富。可這錢,真用來“救國”了?別看康有為話說的漂亮,這“公司”,其實成了他個人的小金庫,賬目長期混亂,連一開始認真輔佐他救國的美國人荷馬李,都對他徹底失望,一怒投奔了孫中山。康有為卻不管這個,單說他每次旅遊,動輒就是十幾萬美元的數額,從“公司”賬目上提款,氣的他的助手徐勤都忍夠,多次警告他“勿亂提款”。

那些海外華人們,滿懷希望的血汗錢,絕大多數,都被康有為這麼揮霍。

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康有為的投資所得。

康有為“揮霍公司資金”不假,但他其實也頗有賺錢手段。“保救大清皇帝公司”金庫裡的錢,也常被他挪用做生意。1906年,他曾經砸錢在墨西哥炒地皮,果然運氣不錯,地價一口氣上漲了好幾倍。僅此一項,他就賺了十多萬墨西哥銀元。

所以,說康有為的海外奢靡生活,都是揮霍“公司”的錢?這也不盡然,也確實有他借雞生蛋,投資後的“勞動所得”。

但是好景不長,康有為做生意,雖說是有眼光,但他經常面鋪的太大,簡直是“今日提東,明日提西,今日辦某店,明日辦某店”,這可是做生意的大忌諱,就算手裡有金山銀山,也禁不住這麼糟蹋。比如在墨西哥的投資,就是因為他頭腦發熱,賺了些錢後,最終賠的血本無歸。

而他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也可想而知,賬目混亂外加亂投資,到了辛亥革命錢,資金鍊也基本斷裂。賠的血本無歸的康有為,也在辛亥革命後回國,也幸虧廣東革命政府發還了他清末時被抄沒的家產,才叫他到底有了歸處,能夠繼續回國安身。流亡海外十多年,罵“革命黨”罵了十多年,卻最終還是“革命黨”,解決了康有為的生計。

以這段歷史說,“戊戌變法”為什麼成為悲劇,看康有為就明白。

參考資料:《康有為大傳》、《康有為的流亡史》


我們愛歷史


看到這個疑問,我當時就笑了,“什麼,康有為流亡過程居然還有錢吃大餐?哈哈,吃大餐算個什麼啊,人家康有為乾的事情還真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娶有六位妻妾,集齊了中美日三國女子;上海景點遊存廬、杭州景點一天園、上海景點瑩園、青島景點天遊園都是他家宅子;僱傭的僕人、廚師就達四五十人,單單工資就要一年兩萬塊的銀元,豪富程度,可見一斑!”

那麼問題來了,康有為哪來的這麼多錢啊?嘿嘿,這就要說道說道康有為特殊的身份了,眾所周知,康有為曾經利用ps技術偽造過和光緒皇帝的合影照片,此外他也曾經參與過戊戌變法,這些東西成為他的搖財樹——這成為康有為斂財的天然優勢,利用海外廣大關心中國發展的華裔富商,大肆宣傳自己在皇帝身邊的“地位”,吸引這些富商前來投資支援。

具體的操作是這樣的:康有為通過成立“保救大清皇帝公司”這類斂財的空殼投資公司,打著這家公司是為中國的興旺做貢獻的旗號和打著這家公司是為了皇帝改革做貢獻的旗號,廣泛的吸收華裔富商的加盟,按照這類公司嚴格規定,華裔富商要想加入投資,必然要繳納費用,之後還必須要拉親朋好友加盟,加盟費當然不菲,足足達到五美元之多。

那個時候的五美元本身就很值錢了,更何況這個僅僅是加盟費,以後還要你叫上親朋好友都來加盟呢!再往後,叫你投資起來,那更是許多大頭,所以通過這一招,康有為迅速在海外建立起來了人數超越百萬的“保皇”力量,這股力量給予康有為數以千萬的真金白銀,康有為拿到錢後,馬不停蹄的奔走呼號,在160多個城市建立了分公司,就像滾雪球一樣,讓自己的財富利益集團越滾越大。

這些富商難道都是呆子嗎?當然不是,他們之所以盡心盡力的把錢都給康有為,除了想要救亡圖存之外,他們也是有大量私心的,就如同現代社會當中非法集資的犯罪分子總會拉大旗作虎皮,或者就像今天的傳銷組織一樣,總喜歡畫一個超級大的餅來迷惑人。

康有為就是用的這一招——許諾一旦事成,凡是贊助過的人,都會得到光緒皇帝的嘉獎,升官發財不在話下,至於之前投資的錢,不但會如數奉還,還會有高額補貼和報酬,比高利貸還高利貸。康有為言之鑿鑿,配合光緒皇帝和他的合影照片,頓時讓華裔們智商集體下線,這哪是投資啊,這是真正的撿錢啊!於是上鉤。

康有為雖然政治才能一般,但他投資理財手段實在是令人窒息——有了錢後,他去美國開設銀行、飯店、組建幫派,跑墨西哥炒房地產、收購鐵路和輪船公司,再溜到香港開設酒店、購買地產進行投資、創辦實業企業等等業務,被他斂財技術騙走錢的許多富商後來眼看血本無歸,經過各種調查,很快發現了康有為挪用公款用於各種私人投資,身價百倍之後,這些人才恍然大悟,恍然大悟之下,聯合起來發起多次討康行動。

其中被騙得最慘的是美洲華僑富商葉恩,這個人幾乎把全部身家都捐給了康有為,自己用了兩代人的積蓄,只是為了投資中國發展,沒想到康有為卻是這麼一個皮包公司,只顧著給自己謀福利,完全沒有任何回報自己的地方,於是痛責康有為妄自驕貴,生活奢侈,“擬於歐美帝王”,甚至“吞併公款、私圖生意”。並抖落出康有為居然還用公款買下了瑞典境內小島“傢俱及裝飾等極其豪華”。

按理來說這麼一來康有為就該身敗名裂了吧,確實是這樣,尤其是他的醜惡行徑甚至登上了《中國日報》,成了天下笑柄。這些對康有為生意影響很大,特別是對康有為大舉投資,涉足房地產、電車、銀行等的許多大項目影響極為大,用他自己話來說就是“籌款無術,四面交迫。”

但是吧,畢竟康有為錢已經落袋子裡了,大不了再回中國唄,事實上,康有為回到中國之後四處置業,買房買地,四處出擊尋找美女,的確是過著花天酒地的舒坦日子,至於他的名聲,已經徹底臭了。


無筆


我們大多人對康有為的認識只停留在歷史課本上,知道他是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的代表性人物,與他的學生、著名的文學家梁啟超齊名。在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逃離海外,戊戌六君子英勇就義,百日維新宣告終結。

在歷史課本中就只講到這一點,對於康有為流亡海外的生活卻是隻字不提。那麼康有為在國外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流亡之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錢過上大富大貴的生活呢?我們不妨就來看一下。

說實話,我們學習的歷史課本是有侷限性的,因為康有為在歷史上並不算一個特別正面的人物。縱觀他一生的軌跡,除了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這兩件比較靠譜的事兒之外,其他的事可以說是荒唐之極。

康有為本身是一個堅定的保皇派,他在溥儀和袁世凱復闢之時是無比堅定的支持者。而且他這個人本身的思想也有問題,他認為白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血統,而黃種人卻是最愚笨的。所以他認為白人應該和黃種人雜居,這樣才可以讓黃種人進化。可謂是謬論百出,荒唐至極。

康有為之所以在流亡海外時能夠過得那麼滋潤,主要得益於他做了一個提前準備,那便是三十六計中的瞞天過海。

康有為可以說是PS界的鼻祖,在那個年代,他流亡海外時就拿出了一張與梁啟超和光緒帝三人的合照。但這張合照是完完全全的假照片,因為光緒帝壓根就沒有見過康有為,所以說康有為和梁啟超也不可能和光緒帝能有合照。

但恰恰是憑藉這張假照片,康有為博得了許多海外華人的信任,從他們中間募得了許多的經費,這個經費名義上說是用來救國圖存用的,但實際上卻進入了康有為私人的腰包,成為了他揮霍的資本。

康有為輾轉海外各處行騙,等他轉了了一圈回來之後已經是家常家纏萬貫的富家翁了。他甚至還在海外買了一個小島,專供自己榮華享樂。

康有為這個人提倡一夫一妻制,但他自己卻娶了許多的老婆,是個典型的只做表面文章的人,實際上卻非常的骯髒齷齪。


所以說我們在近代史中去深入瞭解康有為時會發現這個人太過表裡不一,並且他一生的事蹟大多是負面的,與他的弟子梁啟超比起來可以說是相差甚遠。

孔子曰:有才無德,小人也。康有為是很有才,但卻沒有相應的道德,有才無德,對於社會的禍害甚至會更大。

我是萌之帆,熱愛文化的小青年。


萌之帆


清朝末年是整個中國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在那時候清王朝統治腐朽不堪,內部問題叢生,大廈將頃,外部還要面臨著西方列強的不斷掠奪。只不過當時由於慈禧太后專政,對於部分的社會問題進行了大力彈壓,即便是整個社會民生烏煙瘴氣,也讓這艘即將沉沒的大船搖搖晃晃繼續往前行駛了幾十年。是在這樣的局面下,部分有識之士就發動了戊戌變法,想要阻止和改變這樣無力的局面,只不過這場變法不夠成熟,很快就失敗了。領導這次變法的主要人員之一康有為就逃到了海外。

按理說,原本康有為這樣的逃命之人在國外肯定會過得非常悽慘,但是事實是他在國外確實混得風生水起之,所以他能夠有這樣好的物質條件生活,主要還是得益於他想出了兩個方法,讓他在逃過一劫之後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騙術,騙到了很多海外華僑的錢財支持,最終過上了富豪一般的頂級奢華的生活。

康有為在逃到海外之後,就充分利用了海外華僑的愛國之情,對外宣稱自己手中有光緒皇帝留給他的一封密照,這封面照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去幫助他除掉慈禧太后,保證光緒皇帝能夠重新奪回自己的權利,而這些海外華僑對於這件事情的真偽並沒有辦法判別,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同胞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下,紛紛慷慨解囊。可是這些華僑沒有想到的是,康有為並沒有把這些錢花在應該去的地方,因為這個理由本來就是編出來騙人的,他在拿到這些錢之後,就全部用來自己的日常花銷上,成天吃喝玩樂,還在歐洲等地買了許多的別墅和房子。

如果說他這種行為做一次兩次可能還沒太大問題,但是次數多了,有些心思比較活絡的華僑可能就會看出其中的不對勁,康有為自己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就偽造了一張跟光緒皇帝的假合影,也正是這張照片能夠充分做實他的身份和地位,能夠讓外界認為他跟皇帝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而且他本人是相當厲害的,可以說這張照片應該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ps照片了。首先不說當時光緒皇帝有沒有拍過照?以康有為的身份地位是根本見不到光緒皇帝的,因此我們也就可以判斷這張照片純粹是康有為為了撈錢做出來的。

不得不說康有為還是很聰明的,為了能夠有足夠的金錢支撐自己生命的生活,他在抬到海外之後就果斷的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救國為民的英雄,再拿出了這兩個偽造的手段之後,海外華僑對於他的身份相當認可,大肆的為他捐錢而康有為,除了說拿到這些錢不停的揮霍之外,還創立了一個所謂的保皇會。

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一個為了保住中國皇帝而建立起來的組織,很多海外華僑當時對於中國是什麼樣一個情況並不瞭解,只知道國家擊落一直被西方列強欺負,因此那些比較有錢的華僑想出一份力,能夠多少幫助一點自己的國家也好,於是這一點就被康有為很巧妙的利用,在國外大肆宣傳光緒皇帝是怎樣怎樣一個好皇帝,結果沒想到被慈禧太后這個老妖婆給把持了,那麼為了能夠幫助光緒皇帝順利的奪回自己的一切,那麼就要打倒萬惡的集體臺後,才能拯救中國成千上萬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的老百姓。

不得不說康有為這種做法還是騙到了非常多人的,而且他這種做法也確實具有非常大的說服力。正是在這種真真假假的騙術當中,很多有心有力的愛國華僑才會上當受騙。康有為也正是藉助這些騙來的錢,才讓自己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小芊芊愛歷史


1898年9月21日,戊戌變法失敗,維新派領袖康有為逃出北京城,自此開始了他長達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16年間,康有為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經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後遊歷英、法、意、日、美、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印度、越南、緬甸、巴西、埃及等42個國家和地區。

有人就有疑問了,明明是流亡海外,他哪來的這麼多錢供他大肆揮霍呢?

其實,康有為先募捐,然後開公司、辦實業、做股票、炒地產……經營五花八門的生意,再加上海外華僑華人的各種捐款,使這個保皇會領袖,過上了奢侈豪華的生活。

在加拿大康聖人利用華人華僑,普遍存在的忠君思想,有意誇大被困瀛臺的光緒皇帝的艱難處境,牽強附會的把這個變法失敗的皇帝,和這些海外華人華僑聯繫起來,廣大愛國華僑和華人都受到了康有為的蠱惑,堅決要求保皇。

於是1899年7月20日,康有為聯合加拿大華僑領袖李福基、馮秀石等人,攜手創立了“保皇會”。由於當年戊戌變法的影響極大,所以康有為在海外的名氣也很大,甚至超過了孫中山,以這個保皇會的影響也很大。

說起這個保皇會的全名是會讓人笑掉大牙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就其性質而言它不單是一個政治組織,還是一個經濟組織。在“保皇會條例”中明文規定,凡入會者須繳會費2元,作宣傳、通訊、辦報之資,並集資開礦、興辦工商。

康有為隨即派人前往美國、墨西哥、南美洲、澳洲、東南亞,甚至南非,發展會眾,共建立總會11個、分會103個,會員多達百萬之巨。保皇會總局設在香港、澳門,康有為任正總會長,梁啟超、徐勤任副總會長。可以說,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保皇會。

這個組織為康有為聚斂了巨大的財富,再加上華僑華人給康有為的募捐,本身這些錢是用於發展變法事業的,結果都被老康拿去改善生活了。

老康還很精於投資,他在墨西哥進行宣傳活動的時候,聽說一條鐵路即將建設,於是就花錢把鐵路沿線的許多地產,收購為自己所有,鐵路通車後地價上漲,老康隨手拋出大賺一筆。

保皇會成立之後,康有為到處宣傳這個救駕的組織,還向海外華人和華僑許諾:“苟救得皇上覆位,公司中帝會諸臣,必將出力捐款之人,奏請照軍功例,破格優獎。”“凡救駕有功者,布衣可至將相。”

這句話對那些封建思想濃厚的海外華僑華人,十分有吸引力,那些在海外經商成功的華人華僑,都想通過捐獻鉅款的途徑,實現自己成為開國元勳的黃粱美夢,於是對康有為都是一擲千金的捐款,據說連孫中山的哥哥孫眉,都向康有為的保皇會捐過款。

除了這些,康有為還開公司掙錢,1903年,康有為又發起成立了名為中國商務公司的股份制公司,總局設在香港,在廣州、上海、橫濱、舊金山都設有分局,並先後開辦了十餘家企業。

這是依靠著海外華僑的信任和忠於皇帝的思想,康有為獲得了大量的捐款,康有為又利用這些錢開辦公司掙了更多的錢,還成立保皇會掙錢。

康有為為了騙取華僑的信任吹噓自己有一份光緒皇帝的密詔,還偽造了一張和光緒的合影。其實康有為一生中只見過光緒一面。


小小嬴政


康有為,晚清舉足輕重的人物,歷史上著名的公車上書,戊戌變法都離不開他的策劃。

但是這位知名度很高的歷史人物評價卻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巨人”,也有人說他是“矮子”。其實學術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對其評價不高,他尊孔復古,帝制復辟等確實做的不對,但是他倡導維新也起到了歷史的推動作用。總之,康有為是一個歷史上頗有爭議的人物。



回到主題,為何流亡海外的康有為還能住豪華酒店,大吃大喝呢?流亡海外的康有為可謂經歷豐富,他可以說在流亡的這小二十年裡去了不少國家,去過高達四十二個國家和地區,如果能給他再加個身份的話,環球旅行家非他莫屬。


雖然說是流亡海外,但康有為可是不缺錢,還非常有生意頭腦。

康有為輾轉多地,在加拿大他遇到當地華僑的熱烈歡迎。他以光緒皇帝為背書,從而博得華僑們的支持。後來創立了一個組織,就是“保皇會”後來這個組織會員高達百萬人。康有為承諾:苟救得皇上覆位,公司中帝黨諸臣,必將出力捐款之人,奏請照軍功例,破格優獎。”“凡救駕有功者,布衣可至將相。”從而大批的華僑給這個組織捐款。1903,康有為又發起成立了名為中國商務公司的股份制公司。這個公司後來也開了很多分公司。



所以康有為有光緒帝作為品牌背書的保皇會和中國商務公司,其經濟實力自然雄厚,所以流亡海外住酒店吃大餐就不算什麼了,人家可是連北極都去過的人。

望題主採納,感謝🙏


有趣的歷史段子


民國以後,康有為回國,專門請著名篆刻家吳昌碩為他刻了一枚朱文小字印章,別開生面地寫道: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週大地,遊遍四洲,經三一國,行六十萬裡。

如果放在今天,康有為先生這種大V,光是在網上寫遊記或者發旅行圖片視頻,也夠吃喝不愁的。

當然,康先生的流亡生活遠遠不止旅遊這麼單調,無論是娶妻生子,還是籌款保國,亦或是經商賺錢,康先生都所向披靡,生活十分精彩。

1898年9月20日,康有為在得到慈禧太后抓他的消息後,第一時間腳底抹油溜走,當年十月,康有為從香港到達日本,其時孫大炮正在日本招兵買馬,日本人希望促成保皇派與革命派的合作,而孫中山也想拉康有為入夥,提升革命黨影響力,為此多次拉著梁啟超、陳少白拜會康有為,但都被康有為以“不能忘記今上”拒絕。

1899年康有為成立“保救大清光緒皇帝會”,為了招募人員,擴大影響力,康有為開始四處奔走,美國、加拿大、印度以及歐洲諸國,他曾七赴法國,八遊英國,十一次出入德國,還遊歷了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希臘等國。

在此過程中,康有為頻繁入駐豪華酒店,還多次娶妻生子,日子過得不亦樂乎,那麼他的錢財都是哪來的呢?

康有為剛跑出去那會,曾短暫避難印度,弟子梁啟超擔心師父安危,一次就給他匯去銀元1800塊,放在今天約合13萬RMB,1898年,康梁二人又以“保皇會”的名義向港澳華人北美和大洋洲華僑集資,創辦廣智書局和後來的“新民叢報社”,梁啟超以提供文稿作為技術股的方式佔有三分之一的股份,僅1902-1903年就分紅近萬銀元,約合人民幣70餘萬。

1906年康有為訪問墨西哥,當時墨西哥城正籌款修築有軌電車,康有為敏銳的發現這是個投資的好機會,於是他利用當地華僑捐款購買地有軌電車沿路房地產,電車修通後,地產升值,康有為大賺一筆。據說僅此一項,康有為就入袋十餘萬墨西哥銀元。

1913年康有為回國,廣東省軍政府不僅歸還了康有為的房產,還劃撥轉款補償康有為的損失,康有為又小賺一筆。

如此這般,自然要過好日子,哪裡為經費發愁!



日慕鄉關


《走向共和》中辜鴻銘認為康有為是“愛國賊”,是這麼評價的:

說到愛國,我倒願意把約翰遜博士的一句名言翻譯給康先生:愛國主義是惡棍的最後避難所;換言之,假愛國主義之旗號,惡棍們就可以肆無忌憚了。

辜鴻銘被稱為清末怪傑,雖然留學西方,前半生接觸西方文化,但30歲之後回到中國,後半生便為了發揚真正傳統中國文化而努力,先後將《中庸》《論語》《大學》翻譯為英文,在國外刊行。

可以說辜鴻銘是真正的“中國人”,確切的說是傳統中國人,而康有為代表的維新派作為新生力量,自然為其所鄙視。但《走向共和》中辜鴻銘評價康有為為“愛國賊、惡棍”並非是因為立場不同,而是辜鴻銘看透了本質,事實上康有為在逃亡中的確是打著“愛國主義”的名號行一己之私。

百日維新,康有為作為公車上書的發起者,譚嗣同、梁啟超都可以說是其學生但變法失敗後,戊戌六君子被砍頭,譚嗣同放棄逃生的機會,慷慨赴死,而康有為卻流亡海外過著奢華的土豪生活,這就是康最令後人詬病的事蹟了。

長大後,發現歷史人物非歷史人物

在教科書中,康有為絕對是“超級正面”的思想家、革命者,公車上書的發起者,維新變法的核心力量,以一己孱弱之身,和偌大的封建正統相對抗,稱其為“清朝隊長”也不為過。

但是變法失敗後,書中僅僅是介紹了“康有為流亡海外”,對其後半生的生活卻隻字未提。實際上,康有為流亡海外之後,自稱是帝師,擁有光緒皇帝的密詔,可以自行分封大臣,卻從未示人。憑藉著西方媒體中對於“清國維新變法”的寥寥記錄,康有為名氣本身就極大,是西方人都知道的東方政客,所以很快贏得了海外華人的好感。

康有為是憑藉什麼來獲取華人的關注呢?那就是他引以為傲的本事:演講。雖然在今人看來其實就是“忽悠”,但對於“康有為”這個標籤來講,演講確實有用。

康有為被逐出日本國之後,輾轉來到加拿大,當時被一位友人安排在旅館中。隨後“康有為來到加拿大”的消息被傳播出去,三日之內,千餘人來到康有為住處聽其演講。很快,康有為就被請到了華人會館,在這裡有更多漂泊異國、飽受外人欺凌的中國人聚集一堂,康有為更是如魚得水,當即演講了四個鐘頭,打了一個頭彩。

隨後康有為遊歷加拿大,所到之處受到當地華人追捧,同年便聯合當地華僑成立了“保皇會”,又名中國維新會,意在聯合海外500萬華人,共襄盛舉。在“保皇會”的條例中明確規定,入會者每人每年需繳會費2元,這奠定了康有為奢侈生活的基礎。

隨後,康有為及其會員骨幹遊歷世界各地,共建立了國家級總會11個,分會103個,登記在冊的會員近百萬人。在後來的庚子勤王運動中,保皇會為其捐款30餘萬元,足見保皇會財大氣粗。

再次回國後的康有為仍然宛如一位政治領袖,受到袁世凱、張勳的喜歡,隨後民國十二年(1923年),康有為遷居青島匯泉灣畔,購宅居住,題其宅為“天遊園”。

更加諷刺的是,康有為年輕時倡導一夫一妻制,自己卻娶了6房妻子,更有“移植大猩猩睪丸於自身,試圖煥發第二春”的野記雜文,可以說是打臉的最高級別了。

細想後,歷史人物還是歷史人物

世人都道平凡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一生日夕苦追求,一死卻埋泉下了。

人在對“名利”的追逐中度過了一生,所求的都是“一己之私”,正如蘇秦所言“使我洛陽有二頃良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歷史人物終究也是平常人,雖有鴻鵠之志,卻逃不過人性使然。

儘管如此,康有為依然是談起改革必談之人物,只不過在老百姓心中康有為的名氣則遠不如其學生梁啟超和譚嗣同了,一個堅持本心,一個慷慨赴死,這是康有為所不及的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史味人生


清政府的懦弱是出了名的,維新變法便是其一,這場變法中許多人被殺害了,而留下名聲的人卻是康有為,在許多人的心中,他都是維新運動的推行人物,也是最主要的人物之一。

其實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維新派只是他展現給人們的形象,真正的他完全不配得到那般崇高的讚譽,雖然他是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不錯,但是他那般行為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相反的,他從來沒有想過為國家奔走,他的目的自始至終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自己活的更加滋潤。

1898年對於清朝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發生的重大事件便是維新變法,許多人都知道,慈禧當時對於維新派是十分痛恨的,畢竟自己辛苦掌握了半輩子的政權,維新派竟然要將她推到臺下,將很多當時的權貴推到幕後。

這無疑是頑固派無法接受的,而他們對維新派採取的措施,便是囚禁光緒皇帝,抓捕維新派人士,在他們的全力搜捕下,整座城中的維新人物幾乎都被抓了起來,抓捕的這個過程當然不是完全私密的,許多人還是從這次搜捕下逃了出去。

康有為作為維新派的領導人之一,一早就沒打算自己的京城犯險,他先是穩坐在天津觀望維新派的動向,發佈的命令都是讓人代為傳達的,因為他知道這般進京的風險太大,果不其然,維新人物被大肆抓捕的時候他見形勢不對,迅速逃亡了日本,這一逃就是十六年。

比起來其他許多人慷慨赴義的精神,康有為這般作為著實令人汗顏,這時候他的舉動還可以被理解為保全實力,但是逃亡外國以後他的行為可就不一樣了,這時候的他更多的是打著革命的幌子,受著各地華僑的稅款,盡享著榮華。

據考證,康有為這次出逃,排場僅比慈禧被趕出京時差一些,雖說他沒有各地大小衙門的資助,但他有各地華僑的資助,由於政治原因,他逃亡日本不久就被趕了出去,許多國家並不想跟他來往,畢竟他是被慈禧點名批鬥的人物,許多國家自然也不願意冒這份風險。

國家不要,不代表各地的華僑不接受,在各地,他進行了眾多的演講,這些演講的內容千篇一律,都是主張救助光緒皇帝,對抗慈禧的暴政,聽的在場的所有人情緒都十分激動,以為自己祖國的曙光已經到來。

這些人這時候也體現出了他們的價值,為康有為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專門成立了一個保皇會,入會的所有人需要付出的便是一筆小小的會費,雖然數額不大,但是均攤到所有人身上,這筆會費的金額也就十分巨大了。

再加上許多華僑中的富豪對他大力支持,提供了不少的資金,康有為短時間內去了四十多個國家宣揚保皇運動,在每個地方都靠著演講贏得更多的資金,住著最棒的房間,吃著最美味的食物,甚至還在瑞典購買了一座小島,專門供自己享樂,可以說,康有為靠著欺騙,換來了崇高的地位以及富貴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