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珠江三角洲腹地,廣佛肇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佛山


佛山珠江三角洲腹地,廣佛肇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一、城市概況

佛山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中國最具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地區之一的珠江三角洲腹地,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是“廣佛肇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版圖中處於領先地位。佛山毗鄰港澳,與香港、澳門相距車程均在2小時左右,隨著廣深高鐵、廣珠城際軌道的開通,佛港澳形成“1小時交通圈”。

佛山現轄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高明區和三水區,全市總面積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5.0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85.61萬人。

二、歷史沿革

佛山原名季華鄉。“肇跡於晉,得名於唐”建城1300多年。早在秦漢時期這裡已成頗具規模的農漁業民聚居村落。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塔坡崗上挖出三尊佛像,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已十分繁榮,至明清時更是發展成商賈雲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與湖北的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和河南的朱仙鎮並稱我國的“四大名鎮”,曾與北京、蘇州、漢口並稱“四大聚”。陶瓷、紡織、鑄造、中成藥四大行業鼎盛南國。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並建立了“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竹嘴廠”。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文化,佛山享有陶塑藝術之鄉、粵劇粵曲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藥之鄉、嶺南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和秋色藝術之鄉、醒獅藝術之鄉等國家和省級“民間民族藝術之鄉”的稱號。

三、特點保護

佛山市於1994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佛山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343處(國家級7處,省級50處,市級286處),歷史文化街區20個,歷史建築175處,還有相當數量的有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築遺存,並擁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遺存,是珠江三角洲“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

四、歷史文化價值

佛山是嶺南文化的集中代表。地處珠江三角洲核心區的佛山,自古人傑地靈,是嶺南文化(特別是廣府文化)的中心地之一。西樵山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被稱為“珠江文明的燈塔”、“南粵理學名山”之稱。近代佛山形成了“經世致用”、“創新求變”的優秀文化傳統。

佛山是古代特殊職能城鎮(陶瓷和冶煉)的代表。佛山歷史上製造業非常發達,尤其是鑄造、陶瓷,均具有規模大、品種多、技術先進的特點,並且都是關係民生的必需用品,使佛山成為全國最重要、規模最大的製造業基地之一,這也是佛山發展為繁榮大都會的主要成因。佛山鑄造業始於西漢,崛起於明。明代的佛山冶鐵業,無論是從興盛時間、總體規模、產品種類還是市場範圍來看,在江南都居於首位。明清時朝,佛山陶瓷業進入全盛時期,石灣鎮鼎盛時有陶窯107個,陶工達6萬之眾,成為中國最大的陶瓷產區之一。

佛山是工商業城鎮的代表。古代佛山是一個工商業重鎮,卻從來未曾設置過縣衙及以上的政權機關。由大魁堂、義倉值事、二十七鋪保正組成一套完整的民間政治系統,與官府的政治系統相抗衡,養成了鎮事自決的習慣。佛山古鎮除鑄造、陶瓷、紡織、製藥四大行業外,還有染色紙、五金加工、金屬製箔、木版年畫、竹木藤器、炮竹、漆器、樂器、文具、紙傘、皮革、牙刷、迷信用品、食品釀造及民間手工藝等三百多個行業、上萬種產品,足見其繁榮程度。明清的佛山和廣州一道,構成嶺南地區的兩個中心市場。廣州主要連接海外市場,而佛山則聯繫省內國內市場,它們的功能各異,自成一體但又互相聯繫,互相配合。

佛山是嶺南水鄉和基塘農業的典型代表。歷史上的珠江汊道寬闊,沙洲散佈,後經圍墾和促淤,汊道束狹,逐步形成汊道縱橫的平原。沿岸市鎮街巷河道縱橫有序,橋樑眾多,沿河居民房舍,灰牆烏瓦,呈現典型水鄉景色。長期形成的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等土地利用方式和文化地理景觀聞名中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