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最大縣威寧縣人口已達140萬以上,面積所有縣中最大,可為什麼還不撤縣設市?

梅樓亭


畢節的這幾個縣都很熟悉,特別是最近大方是要準備“撤縣設區”,不得不說,這個的確是一步好棋,但是威寧和大方的情況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雖然威寧的人口很多,但是地理區位上距離畢節主城區更遠一些,都要靠近四川那邊了。

大方之所以能夠有機會“撤縣設區”,最主要還是地緣因素,大方位於畢節市和黔西縣之間,這個格局是很大的,因為黔西是和省會城市貴陽接壤的,所以未來黔西作為畢節板塊的一個縣份,是最有可能和省會城市的向心力進一步加強的,隨著貴陽的省會城市首位度的提升,未來貴州全省的中心可能還是在黔中城市群,而黔西也最有可能會融入到未來的“黔中城市群”的貴陽——安順都市圈裡面的,這將為整個畢節地區帶來不小的增益。

△畢節威寧和大方的區位示意

大方之前是隔在黔西和畢節市區之間的,現在如果撤縣設區,成為畢節的一個城區,那麼畢節和黔西就相當於直接連接起來了,未來黔西也成為畢節城區的可能性也還是存在的,未來的城市發展趨勢,大多是按照城鎮連綿度的“城市群化”了,而貴陽和其周邊的城市區域的連綿度基礎還是很不錯的,屬於發展型城市群。

威寧雖然作為畢節市下轄的一個縣,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國土面積很大,但是在坊間,也曾經聽過有一句話叫做“納威赫,克不得”,意思就是這些縣份,一個是納雍、一個是威寧、另一個是赫章,可能相對來說地處偏遠,距離區域中心城市有一定距離吧。

△大方縣

其實威寧現在來考慮所謂的“撤縣設區”並不是很現實,威寧的特色,目前比較出名的就是草海那一片的旅遊,每年很多候鳥在此棲息,其實不妨藉助貴州已經“縣縣通高速”的交通條件,把旅遊產業做大做強,也未嘗不是一種出路。

一個縣份也好,一個地級市也好,有一句話叫做“打鐵還需自身硬”,必須是你自身有一定的利用價值,其他更大的城市可能才會“相中你”,雖然這看起來很現實,但是卻是很多城市發展的一個規律,所以,威寧還是要多花些心思把自身實力做大做強。

△威寧草海

這一點上,可以參考六盤水的盤州市,雖然距離六盤水市主城區那麼遠,但是盤州的經濟實力位居全省前列,甚至連省會貴陽的某些市轄區都比不過盤州的人均GDP,所以現在滬昆高鐵經過六盤水的高鐵站也是設在盤州,而且最近還撤縣設市了。盤州的自強路子,威寧其實也是可以參考一下的。


貴陽小數據


威寧彝族、回族自治縣位於貴州西北部,與雲南宣威市接攘,總面積6295平方公里,總人口140萬人,是貴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為什麼還沒有撤縣設市讓人有些不可思議,同樣是貴州,仁懷縣人口60萬,面積1788平方公里,早在1995年撤縣設市(縣級市),六盤水盤縣人口126萬,總面積4056平方公里,2017年已進行了撤縣設市(縣級市),而威寧縣無論是人口還是面積都比仁懷、以前盤縣多得多,還沒有撤縣設市究竟是什麼原因?

威寧縣不只是貴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還是貴州海拔最高的縣,更是貴州最窮的縣,威寧物產資豐富,擁有著名的南方“馬鈴薯之鄉"、"中藥材之鄉"、"畜牧之鄉”、"冷涼蔬菜之鄉"、"苦蕎之鄉",但是這些名號都是傳統的養殖業、種植業,導致經濟發展緩慢,GDP總量不高,人均GDP更是全省倒數第一,2017年的人均GDP只有16805元,與盤州市(原來的盤縣)、仁懷市差距太大,盤州人均GDp達到49557元,仁懷市人均GDP達到100733元(接近沿海地區發達縣級市的水平),要撤縣設市,光看面積和人口是不行的。比如威寧縣相鄰的雲南鎮雄縣人口達到162萬人,四川仁壽縣、安嶽也是162萬人,也還沒有撤縣設市。

撤縣設市要具有獨特的交通、資源、政治、產業、文化、貿易等優勢,特別是經濟實力雄厚,人民生活水平高,GDP總量或者人均GDP居全省各縣之首,才能達到撤縣設市(縣級市)的要求。仁懷市及盤縣(現為盤州市)近幾年都被評為中國的百強縣,撤縣設市無可厚非的,而威寧縣不僅不是百強縣,反倒是中國百窮縣,這樣的縣撤縣設市還需要努力,還需要奮發趕超。



舞動人生124


未來呢,最大的是縣而不是市。

如果人口足夠多,經濟足夠發達,在這個縣裡下邊兒再設立市,這才是正道。

就像臺灣一樣,好多的縣,你下面有若干個市!

好好地發展經濟,多發展幾個中心,這個大型的集鎮。

當這個提振呢,有四五十萬人口的時候,將來就有可能變成縣級下面的一個市。

你說縣級市大還是縣大!

決定這一切的是經濟發展的能力,還有集鎮人口的數量。

GDP上來了,人口數量足夠龐大,城市建設的非常好,那機會也就來了。

浙江,江蘇許多的大型的集鎮,未來就要變成縣域領導下的小城市。





東北向前


威寧的經濟實力不夠設市。不只是看數量。還要看質量!





遵義聖力農產品


設縣與市,不能只看人口與面積,還有經濟基礎和工作重心。

威寧我只到過一次,而且是最邊遠的牛棚鎮雨朵村,字典上“地瘠民貧”的詞語就是專門為這個地方造的,山上除了曬的發白的石頭還是石頭,由於自然條件十分惡劣,貧窮就再所難免,在貴州經濟排名最後也是自然,農民再勤勞再吃苦也是徒勞。

縣的工作重心是以農村發展為主,以城市建設為輔。市的工作重心是以城市建設為主,農村建設為輔。如果撤縣設市,威寧的建設發展方向轉移,一百多萬農民的農村將失去政策支撐,只有離小康生活越來越遠,這是其一。其二,威寧設市後,民族自治縣的權利是否還能保留還不肯定。威寧維持現狀,保留威寧彝族回族自治區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廣大農民才能享受到政策的扶持,共同努力奔小康。


一點1


搞笑,人口很多,就一定要把縣改成市?誰規定:人口多就一定要改?

★法律規定:縣與市平級……類似於人的左手和右手,縣改市有何區別和意義?



歸就櫃蘇


安徽省阜陽下轄三縣,那個不是你說縣的三倍人口?人口多就能建市了?


鄉味小白


不要黑我大威,大威還很窮,不敢說話


毛肚只吃九分熟的


人口達到了經濟也得達到才行


專治意淫狂妄


文化低真的沒辦法………誰給你規定人口多留一定要改市,1首先的標準是你經濟有沒有達標2你的城鎮人口有沒達標3城市建設有沒有規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