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加入苏军抵抗德军,又流入德军攻打苏军,渴望回到中国

说起蒙古族,我们想到的是分布在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等部分的少数民族,最多还有个外蒙古国。很少人知道在俄罗斯,阿富汗和伊朗也存在着几百万蒙古人。

其中俄罗斯的蒙古人就有一百多万,现在的卡尔梅克共和国就是从俄罗斯分裂出去成立的,国家一半以上都是蒙古人。

说起卡尔梅克人,那就要说说我国清代的蒙古族,那时候蒙古族内部分为四个部落,其中包括土尔扈特部。清朝时候实力最强的蒙古族部落是准噶尔,偏偏土尔扈特部落的领导者和准噶尔首领不合,便带着自己部落的牧民往西迁移到伏尔加河的下游地区。

一民族,加入苏军抵抗德军,又流入德军攻打苏军,渴望回到中国

土尔扈特部落的牧民转移到河流下游以后,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可是没想到那一时期,沙俄的势力逐步强大,沙俄和我大清之间的关系日益的紧张,清政府当时的状况助长了沙俄侵略中国的气焰。牧民不但没盼来和平的日子,反而要反抗沙俄对我国边境地区的攻占。

俄国当时农民的日子过的也是水深火热,土尔扈特人和沙俄人民团结一心反抗沙俄在边境地区的侵略,他们靠着自己蒙古族的骁勇善战,高超的骑马技术,冲破了种种险阻,抵抗住沙俄的攻击。

可是毕竟人数有限,势单力薄,加上战争时间无限的延长,土尔扈特人物资不足,族人生病受伤。在僵持了一百多年后,最后决定要归国。

一民族,加入苏军抵抗德军,又流入德军攻打苏军,渴望回到中国

那时期土尔扈特人分布在伏尔加河的左右两岸,部落的带头人是渥巴锡,整个部落几十万人口,让她们离开自己的家园,拖家带口的迁移并非易事。经过四年的劝导,渥巴锡召开数次秘密会议,制定好迁移路线,做好万全的准备。

终于在1771年,他带着全体百姓开始转移,由于正值初冬,河流上的水还没完全的结冰,导致没有办法通知到左岸的同胞转移的事情,只有右岸的十几万人跟着首领往新疆伊犁河畔迁徙。

左岸被留下来的人就是现在的卡尔梅克人。右岸的族人在迁徙的过程中也是历经了苦难,沙俄女皇派兵一路追击,围堵夹击,再加上疾病和温饱问题。经历了半年的时间,走了上万公里,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带着誓死也要回归祖国的决心。最后抵达国内的时候,十七八万人最后活下来的只剩十万不到

一民族,加入苏军抵抗德军,又流入德军攻打苏军,渴望回到中国

土尔扈特部落的回归,这一伟大的壮举,深刻的触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他们回到祖国后,全国上下都表示欢迎并捐赠物资供应他们。清朝政府在他们刚刚到达新疆伊犁河的时候就派人去迎接他们。

后又拨付专款,给他们购买牲畜,生活必需用品等,帮助他们尽快的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然而被滞留在俄罗斯的那部分蒙古人日子显然没那么好过,在他们得知部落要迁移的时候,也准备收拾行李跟上大部队,但是被俄国女皇派来的军队堵在了右岸,过着被奴役的生活。

一民族,加入苏军抵抗德军,又流入德军攻打苏军,渴望回到中国

当时,沙俄把他们以前的土尔扈特汗国取消,重新设立了名为卡尔梅克的管理处,增派了大批的警卫看守,严格控制遗留在俄罗斯的蒙古人,就是他们口中所谓的卡尔梅克人。在俄国可以说是没有地位,饱受俄国人的摧残。但是蒙古男儿一直英勇善战,并没有向俄罗斯屈服。

在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时候,卡尔梅克人建立了骑兵团纷纷加入苏俄红军。骑兵团在察里津战役中表现突出,蒙古男儿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他们骑马作战,冲锋陷阵,杀入敌人后方内部,打的敌军落荒而逃,对稳定当时南方战线起到重要的作用。

战役胜利后,卡尔梅克人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于1935年建立了自治共和国。

一民族,加入苏军抵抗德军,又流入德军攻打苏军,渴望回到中国

二战爆发,在苏联和德国战争爆发以后,苏联大量缺少士兵,于是卡尔梅克的年轻人被招进军队,之前的骑兵团也加入了战役,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在强大的德军的包围中撕开了一道希望的裂口,辅助苏联参加基辅会战,还成功解救了苏军将领。

历时两个多月的战役,一万多名卡尔梅克士兵死在了战场上,还有部分被俘虏。而后卡尔梅克骑兵团在基辅战役中名声大震,苏联又重新组建了新的骑兵团,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

就在卡尔梅克人准备扬眉吐气,重塑地位的时候,德国军队攻占了他们的家乡,这迫使大批的卡尔梅克人流入了德国的队伍中。他们帮助德国人开始攻打苏联,斯大林得此消息之后,一怒之下把骑兵团解散,甚至把军人家属都流放到偏远寒冷的西伯利亚。

一民族,加入苏军抵抗德军,又流入德军攻打苏军,渴望回到中国

虽然卡尔梅克人当时已经处境艰难,但是他们并未放弃,冒着生命危险向斯大林申请保留一部分骑兵,发下毒誓一定会效忠苏联。

骑兵团队长带着两千人的骑兵团,同时举着苏联的军旗和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族旗帜,巧妙的运用骑兵团队的灵活性,成功的在德国军队进行了突袭。苏联打败德军后,骑兵团得到战胜奖励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