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似乎每個中國導演都有一個“武俠夢”,或許你還記得你看過的第一部武俠電影叫什麼名字嗎?其實中國武俠電影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個標籤,不管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還是內地武俠大片時期,武俠電影都留給我們很多回憶。

而臺灣導演侯孝賢,用了八年的時間,用足夠長的耐心和時間精心雕琢出了一部《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這部電影不同於傳統的武俠電影,它開拓了類型武俠片在視聽語言表現上的多樣性,又延伸了武俠傳奇或武俠電影所呈現出的對於中國“俠”文化的定義和理解,其紀實性、慢節奏的長鏡頭拍攝手法為浮躁告訴發展的中國電影提供了另外一種風格電影的創作型。

侯孝賢是臺灣新電影的一面旗幟,也是把臺灣電影帶入世界影壇的先驅,他的電影一直很有自己的特點,但從來都沒有拍過武俠。《刺客聶隱娘》是他的第一部武俠電影。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臥虎藏龍》、《英雄》等眾多代表性中國式武俠大片相比,《刺客聶隱娘》沒有所謂的大製作、大場面,也不追求戲劇化的敘事,少有的幾場打鬥戲份都顯得很輕快,甚至沒有“見血”的場面。而傳統武俠的刀光血影的快感和強大的衝擊力確實吸引目光,但由此市場化的趨向便會使武俠文化的內核表達趨於同質化,中國式的武俠文化也就由此規避了多樣化發展的可能。

唐代文學

“小說亦如詩,至唐朝而一變,雖尚不離於搜奇記逸,然敘述宛轉,文辭華豔,與六朝之粗陳爛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而尤顯乃在是時則始意為小說。”魯迅先生寥寥數字將六朝至唐代小說的發展變化描述,他認為唐代小說繼承和延續了六朝文學的離奇設變,同時作家的主體意識增強。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所以唐代傳奇中不僅有對世俗世界、幻想世界的描繪,還呈現出了作者的觀念和思想。

《聶隱娘》就是作者有意識的創作。作為唐朝傳奇的優秀代表作,從篇名就可以看出其匠心獨運之處,《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聶政、荊軻等人的事蹟,篇末贊曰:“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聶隱娘沿襲了聶姓,看的出來,原著作者在塑造這一任務從命名開始就賦予了其豐富的內涵。

《聶隱娘》在唐人小說中是相當奇幻詭異又緊貼歷史史料的一篇,它只有短短的一千多字,卻構建了唐朝錯綜複雜的政治背景,從故事的內容上看,電影對小說的改動很大,幾乎保留了幾個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發生的時間點和地點,侯孝賢放棄了原著小說中故事的傳奇性,而是把重點放到了對人物關係的揣摩上。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人物關係

故事是電影的基本內容,人物就是故事的靈魂,這部電影的中心事件是:聶隱娘受師命刺殺魏博節度使田季安,與之相關的還有魏博內部元氏集團和田氏集團爭鬥權利的鬥爭。人物之間的兩對主要衝突就是聶隱娘和田季安、田季安和田元氏。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聶隱娘和田季安的衝突是貫穿整部電影的,因為兩人不只有政治矛盾,還有愛恨糾葛。

電影最吸引人的還是聶隱娘內心的衝突,她的內心,師命與個人意志,愛與恨,不停的鬥爭,這個才是充滿懸念、波瀾起伏的。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政治隱喻

電影和小說的首要區別,在於對朝廷與藩鎮關係的處理,兩個文本對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和人物關係的設置明顯不同,特別是個人與家國關係的處理,使得文本呈現出不同的政治隱喻,電影緊密圍繞著中央與藩鎮關係這一主線,凸顯出鮮明的“政治性”主題。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以“聶隱娘”為代表的唐朝傳奇女俠故事都集中在個人和家庭方面,聶隱娘自小被擄走,父母對於聶隱孃的失而復得是又驚又喜,這些敘事都是在家庭中展開的,並沒有涉及到整個唐朝藩鎮割據的割據和政治之中。聶隱孃的身份雖然是大將之女,但是她被尼師帶有傳授武功、後又送還,除了刺殺一位有罪的官員,其他時間並沒有和朝廷有過交集。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一直到父親聶鋒去世,由於父親的關係,聶隱娘才成了藩鎮相爭奪權的棋子。

電影《刺客聶隱娘》在故事背景設置上與原著有著明顯的不同,它不僅不迴避朝廷,而且將重點放在了朝廷和藩鎮的關係上,描述各方勢力為了維持或者打破這樣的平衡在明爭暗鬥……而聶隱孃的刺殺目標和動機都非常明顯:

師父身為朝廷公主,命令徒弟為朝廷掃除障礙,但是在刺客聶隱娘眼中,刺殺任務變得很繁複,因為她無法完全接受師父的政治邏輯,但是政治性的大主題,又註定了聶隱孃的故事不可能以個人的喜怒哀樂為只要目標,所以就更不能順著兒女情長的結局來收場。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可以說電影《刺客聶隱娘》藉助唐人傳奇小說人物和時代背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聶隱孃的形象,電影文本在注重政治性建構的基礎上,將人物置身於政治格局中,把聶隱娘從典型的唐代女俠形象,轉變為一個肩負政治任務的“刺客”。但是這個刺客的行為方式和思維邏輯都超越了政治性,展現出了普通人性的訴求和日常生活的邏輯,讓那個離我們很遙遠的唐朝近在眼前。

打破常規

這部電影看起來是一部武俠片,但是主要表現的卻不是武俠片常見的絕世武功或者是懲惡揚善的英雄事蹟,侯孝賢想要通過這部作品表達的,首先是——愛和善。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聶隱孃的身份是刺客,工作職務是“殺人”,而且符合殺一人救千萬人的政治道義,所以她本該去殺,不過她選擇了不殺,在導演看來在,這就是善良的本性,是最值得珍視的。

電影中聶隱孃的猶豫和遲疑,以讓人懷疑電影背離了唐代俠客“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瀟灑形象,但是置身於電影講述的全新故事中,又覺得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在殺與不殺之間,隱藏了太多的含義:

傳統文化的節制、隱忍之美,犧牲小我、成全大我之義,廟堂之高、江湖之遠的真諦,入世救萬民於水火的豪邁、出世尋山水至樂的瀟灑……

這對於華語電影觀眾來說,是一次全所未有的觀影體驗。


《刺客聶隱娘》一個講述大唐和“江湖”的故事,改編自唐代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