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在民间, 流传着一本奇书,叫《鲁班书》,至于有别名,《鲁班经》又名《鲁班无字天书》《鲁班书》或是《缺一门》。它是一本木工与建筑之书,主要讲的是行帮的规矩、制度以至仪式,建造房舍的工序,以及如何选择吉祥的日子、说明鲁班真尺的运用;记录了常用建筑的构架形式、名称西开财门、开门尺码、驱凶避邪等内容。

相传这是一部可上通天,下遁地的奇门异法之书。学之后肯定会“鳏、寡、孤、独、残”中任缺一样,若修得全册者,便可使天驱地,惊天地而泣鬼神,日行千里,夜建一房,驱病除疾之苦等。正因其泄露重大天机,凡修成者均无后人,孤独而终老,以致结局使人诡异和恐怖。

《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鲁班经》浓缩了鲁班一生的技艺与智慧,古时候老木匠打造器具遵守的规矩,也就是“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这句话就来源于《鲁班经》一书。而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有什么讲究吗?

其实这句话是过去人们对美好事物,万事图个吉利。后面的数字说的是这些用具的尺寸要求。原来长度的计量单位是尺。

凳不离三,是指长条木凳长度的最后一位,一定要带一个数字三。比如说二尺三,三尺三等,取至桃园三结义的典故,寓意坐在这个板凳上都是兄弟和朋友。

《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门不离五”,农村做门无论大小宽窄,其尺寸末尾数都离不开“五”,象征“五福临门”之意。“五福”分别指的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子孙满堂,这是国人普遍的愿望。而门上带有五,不但这家住的人安宁幸福,出入这道门的人也很有福气。

床不离七”,七同妻谐音,男人做床都希望和妻子一起同床,如果没有七,怕找不到老婆。所以床板一般在二尺七寸,双人的床也要四尺五寸七,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不仅是尺寸,在床的结构上也离不开七,如穿樘是七根,床头靠背也是七根。

《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棺不离八”,过去农村做棺材,一般都是八尺,“八”同“发”谐音,有升官(棺)发财的寓意。

桌不离九”,古时候木匠在制作吃饭用的八仙桌时,桌子的长度都会是二尺九见方,折合成公制就是0.966米,依据的是《鲁班经》,所以大桌的边长、高度尺寸,都要讲究“九”这个数字,如二尺九寸、三尺一寸九分或四尺八寸九分等。

《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另外“九”与“酒”谐音,觥筹交错,宾客众多,也寓意着家庭的繁荣。毕竟我们国家的酒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

《鲁班经》与《易经》同属中华民族先祖智慧的结晶。然而《鲁班经》却又是建立在《易经》之上的。讲到《易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鲁班经》却鲜为人知。那是因为在秦朝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其丞相李斯的谏言之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一场悲惨的“焚书坑儒”运动。许多历史,文学,学术类等书籍皆无生还。而《鲁班经》当时也在焚书之列,差不多所有的都被烧光了。

《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庭卫带经而逃幸得保存,且潜心修习,终有大成。这样《鲁班经》中的奇异之术在贵州这块偏远的土地上才得以保存。贵州黔南之地的许多老年人都会一两小法,虽无大用,可有时给人驱驱疾,在一起“摆龙门阵”时也是大有益章的。

《鲁班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于民间的一部有名的建筑营造类书籍,其对于我国的古代建筑特别是民间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现存善本俱为明清年代刊印,且多为民间私刻,流布虽广但讹误颇多,不利研读,特意给大家推荐这本《鲁班经》新解。

《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本书为《鲁班经》的图文新解,它以历代匠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口授和抄本的形式薪火相传,涵盖建筑和家具器用等多方面内容,详细解读建筑营造技法,家居器用设计等内容,主要包括营建尺法、相宅、选择方位、工序、祈禳、镇解等。

《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至于之前民间流传的关于《鲁班经》其中的各种“法术”,本书并没有涉及,而是单纯从原书的上部重新整理,集合了众多工匠千百年智慧的结晶,在多处地方都做出讲解。

现在购买还赠送《易经》一部,让你全方面学习相应的智慧。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的商品卡就可以购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