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原国营济源汽运公司出站口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二号100m³高炉竣工庆典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1985年11月,二号100m3高炉建成投产。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济钢两座100m3高炉的生铁年产量达11万吨,实现了扭亏为盈。济钢成为地区的利税大户。

1985年11月,二号100m³高炉建成后公司拥有两座百米级高炉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济源市首届红果节开幕式 牛建国 摄

1991年10月10日至15日,

济源市举行首届红果节。

节日期间,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文艺活动,

仅开幕式就组织了

1500多人参加的大型文艺表演。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 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 牛建国 摄(1991年10月10日至15日,济源市举行首届红果节)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济源档案局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人民剧院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百货大楼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济源一中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红墙灰瓦是你曾经的故事

历经变迁的学校接纳了更多的学子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永远不曾改变的是

少年强,则济源强!

你们是否还记得学校外墙上的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后来二中变成了济源市高级中学

高级中学几经发展,已迁往了新地址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小十字

曾经的热包子热汤面

现在的西式快餐

似乎还是曾经的轨迹

但已没有昔日的身影

西门外的旧址一角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曾经是

黑瓦灰墙,街坊邻里

现在是

灯火阑珊,鳞次栉比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济源饭店

时间虽然会磨灭一些记忆

却总会带来新的美好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济源大礼堂

50年里

济源从县城

变成如今的城市

它的繁荣

有每个人的付出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县百货公司(已拆)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当初的人民广场已不复存在


现在济源有了更大的广场——世纪广场

而舞蹈者变成了我们的妈妈、媳妇儿

我知道,在你心目中,她们是济源最美的人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后来,灯光球场已然满足不了济源人的篮球梦了~

灯光球场退出历史舞台,变身购物广场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

愚公移山城标未建时的旧址

不久后,这里多了一个将要伫立数十年的男子···

曾经行驶在城市中的小火车

你还有印象吗?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汤帝庙路南,物资局(物资集团公司)楼东那颗可能是槐仙的大槐树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老县二中,临宣化街围墙外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老市委(已拆)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左边楼是宣化影院,那时的宣化街还没有画行车线,也没有隔离墩。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后来,小火车不见了,

铁轨也退出历史舞台···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再后来,愚公像背后的小楼

也变成了林立的大厦

我们的济源,越来越繁华···

老照片里的综合训练馆

(当时还没有建起篮球城)

一楼可供篮球、排球等各种比赛使用,

并配备有微机控制显示屏,

二楼为乒乓球馆。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老照片里的建设银行大楼

1994年1月

建设银行大楼刚启用

楼前还有小型喷泉

据建设银行员工回忆

这是当时济源最高的一栋楼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老照片里的沁园桥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沁园桥

依稀可以从照片中

看到骑着自行车的市民

济源城洋溢着安详、静谧的气氛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双桥一中,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对我来说它永远是鼓舞的源泉。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高级中学:高中时,我们羡慕大学生考试及格就行。大学了,却怀念高中不及格都行。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老一中: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留下的足迹。仔细听,和同学之间的打闹声似乎还回响在耳边。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老一中:教室的走廊里总是回荡起我们的打闹声,隔壁班的那个男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老一中:图书馆总是学霸聚集的地方,但是你有没有为了某个TA,也让自己爱上了这个地方?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老照片里的济源宾馆大院

这是济源的老牌宾馆

位于宣化街上

在当时算是济源的“豪华型”宾馆

相信你一定知道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老照片里源园广场上的喷泉

源园广场位于

宣化街和文昌路文叉口西南角

是老“资历”的广场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老照片里的西关岗楼

“曾经,济源被戏称为

‘一条街,俩岗楼,三座破庙一群猴’。

‘俩岗楼’指的就是百货大楼与工区楼,

它们都坐落于

当时济源最繁华、最核心的街道——宣化大街上。”

照片上就是工区楼的位置

这里被济源人称为西关岗楼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百货大楼

小时候,能到百货大楼买东西

那是过年才有的待遇

如今济源的商场越来越多

而过年买新衣的那种兴奋劲

也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上世纪80年代济源县西关商店旧址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上世纪90年代济源大礼堂旧址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上世纪90年代济源市政府旧址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上世纪90年代老干部活动中心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蓝天酒楼(已拆)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宣化大街对于济源来说

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它承载着济源人民的美好回忆

见证了济源的崛起与发展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孔山:那是一座高不过二百米的小山,细瞧,其中的小石子少说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含土量少得可怜。

济源这座山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有你吗?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很多人都知道这家店——国庆炒面馆,位于西轵城,已经有三十多年了。

直至上了大学,去了异地,就再也没吃过了。但是记忆中炒面的味道却不曾忘记,也曾经在外地试图找寻和它类似的味道,却屡屡不能如愿,心心念念,不能忘却。直到重新回到故乡,才一如所愿。

,门牌依旧,不过已经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炒面有鸡蛋炒面和肉丝炒面,炒的或焦或软,根据个人口味而定。

他家的炒面之所以这么出名,就是因为这个面和别家的不一样。炒面要选用细面,我们一般的做法就是上笼蒸熟,他家却不是。压好的细面,用油一点一点焙熟,呈金黄色。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喜饼,也叫高炉烧饼,是济源特有的一种烧饼。嫁姑娘、家里添孩子都要送喜饼,是济源的一种古老的风俗。

嫁姑娘的话,女方家长在结婚当天要把喜饼送到男方家里,咱济源人叫“送饭”。家里添孩子的话,把喜饼送到亲朋好友家里,叫“三天报喜”,让大家知道自己家有喜了,到时候来参加喜宴。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济源市531工厂的老照片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济源市531工厂的老照片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济源市531工厂的老照片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济源市531工厂的老照片

济源记忆-济源老照片.小十字.西门外.西关岗楼.老一中


棒材冷床

1997年12月18日,被冶金工业部列为全国小型型钢国产化、连续化示范点的济钢30万吨棒材半连轧生产线建成投产。至此,济钢具备了年产30万吨铁、30万吨钢、30万吨材的生产能力。济钢已由原来单一的炼铁企业发展成为铁、钢、材成龙配套,辅助设施完备,检测手段齐全的钢铁联合企业,一举成为继安钢之后的河南省第二个钢铁联合企业。

那些泛黄的老照片,

你是否还常常翻看?

如果你家也有老照片,

是否愿意与我们分享其中的故事,

留下那美好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