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魚類——黃顙魚

黃顙魚又稱瘋鱨,是輻鰭魚綱鯰形目鱨科一種常見的淡水魚,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在長江上游川渝、貴州俗名 黃辣丁,下游江蘇、上海和浙江一帶俗稱䱀䲉魚,南昌稱為黃牙頭,長沙稱為黃鴨叫,廣東俗稱黃骨魚,黑龍江流域俗稱嘎牙子。

黃顙魚多在靜水或江河緩流中活動,喜底棲生活,白晝潛伏於水底,夜間則游到水上層覓食。食性較雜,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4-5月產卵,有掘坑築巢和保護後代的習性。幼魚多在江湖沿岸覓食。成體最大約 750 克。通身無鱗;體呈黃色,具褐色斑塊;有多根細長的鬍鬚。

黃顙魚是被大量養殖的食用魚,其分佈廣、產量高且適應力強,肉嫩而味美,少刺多脂。廣東有著名的黃骨魚豆腐湯與黃骨魚蒸豆腐。


常見魚類——黃顙魚

棲息條件

黃顙魚多棲息於緩流多水草的湖周淺水區和入湖河流處,營底棲生活,尤其喜歡生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處,且腐殖質多和遊泥多的地方。白天潛伏水底或石縫中,夜間活動、覓食,冬季則聚集深水處。適應性強,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可生存,甚至離水5-6h尚不致死。黃顙魚較耐低氧,溶氧2mg/L以上時能正常生存,低於2mg/L時出現浮頭現象,1mg/L出現窒息死亡。黃顙魚適於偏鹼性的水域,最適範圍7.0-8.5,耐受範圍6.0-9.0之間。黃顙魚對鹽度耐受性較差,經過渡可適應2‰-3‰氯化鈉,高於3‰時出現死亡。

黃顙魚生存水溫為1-38℃,低溫0℃時出現不適反應,伏在水底很少活動,呼吸微弱,3 d時間出現死亡。高溫39℃出現不適現象。魚體失去平衡,頭朝上,尾朝下,呼吸由快到弱,1 d左右出現死亡。在8-36℃範圍內溫度對黃顙魚成活率影響不大,而與生長有較大關係,低溫時黃顙魚雖能少量攝食,但基本不生長,其生長溫度範圍為16-34℃,最佳範圍為22-28℃。水溫對其攝食有顯著的影響,開始攝食水溫為11℃。較低溫度下,黃顙魚攝食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當溫度上升達到29℃時,黃顙魚攝食率隨溫度升高而下降。黃顙魚的最適攝食溫度為25.28℃,攝食率為4.06%-4.36%,試驗溫度26℃時,獲得最大攝食率4.36%。


常見魚類——黃顙魚

食性

黃顙魚食性為雜食性,自然條件下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魚苗階段以浮游動物為食,成魚則以昆蟲及其幼蟲、小魚蝦、螺蚌等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楊彩根等還發現30月份黃顙魚還大量吞食鯉魚、鯽魚等的受精卵。餘寧等觀察認為,黃顙魚的食譜較廣,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食物的組成有所變化。根據其對101尾黃顙魚胃腸內食物分析,食物種類有幼魚、魚卵、蝦類、水生昆蟲、螺類、水生植物等,其中蝦類出現頻率最高。

黃顙魚仔魚孵出1-3d,體長5.0-8.0mm,從自身卵黃囊吸取營養,行內源性營養。4d以後卵黃囊基本消失,體長8.1-9.0 mm為仔魚開口攝食階段,主要攝食輪蟲、小型枝角類及橈足類幼體,9.0mml以上仔魚完全以外界食物為食,行外源性營養。全長13.1-14.00mm的仔魚,隨魚體生長,口徑增大開始攝食大型枝角類及橈足類和一些原生動物。全長15.1mm以上的仔魚,則開始攝食更大的動物,如搖蚊幼蟲及寡毛類等。所以黃顙魚仔魚攝食的變化規律為輪蟲(小型枝角類、橈足類幼蟲)一大型枝角類(橈足類)一搖蚊幼蟲(寡毛類)。 雖然黃顙魚的食性較廣,但餌料組成都比較簡單,不同的體長階段都是以1-3種餌料生物為主,而且由浮動生物向底棲動物轉變。


常見魚類——黃顙魚

生長概況

黃顙魚屬小型魚類,生長較慢,常見個體體重多在70-200g之間。在自然條件下,1齡魚可長到25-50g,2齡魚則可長到50-120g;而在人工飼養條件下,1齡魚即可長到100-150g。餘寧等選取湧湖的黃顙魚,用10%福爾馬林固定後,取第一椎骨用作鑑定年齡的材料。共測定黃顙魚標本21l尾,體長範圍51-181mm,體重範圍4.5-85g。結果表明,黃顙魚0+-2+齡為性成熟前的旺盛生長階段,平均增長率較高。特別是1+齡階段生長最快,一般至1+齡大部分性成熟,2+齡全部性成熟,3+齡以後體長相對增長率遞減明顯,但由於性腺的發育,體重相對增長率遞減緩緩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