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作戰指南”為城市環境護航

這份“作戰指南”為城市環境護航

環境監察人員在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核查醫廢轉移聯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安全規範處置醫療廢物,守好防控疫情傳播的最後一道關卡, 1月30日,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出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應急收運處置操作規程(試行)》,部分定義和術語在全國尚屬首次提出,創新性地將醫療廢物按危害等級及來源不同分為高感染性醫療廢物、發熱門診和隔離區(點)醫療廢物、農村地區醫療廢物、海島地區醫療廢物、其他醫療機構一般醫療廢物五類,並明確了各類醫療廢物收集與暫存、轉交、運輸、處置四個環節的操作規程,為大連市精細化、規範化管控醫療廢物提供了“作戰指南”,確保了疫情期間大連市醫療廢物全部得到及時、有序、安全無害化處置。

文通訊員趙冬梅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劉蘊哲

圖片受訪單位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連市感染性醫療廢物產生量增加,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工作面臨著一場大考,大連市生態環境局迅速應戰,副局長曲曉新帶領固廢土壤處工作人員及市衛生健康委的同志加班加點,晝夜奮戰,僅用1天1夜時間就短時高效地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應急收運處置操作規程(試行)》(以下簡稱《規程》)。《規程》的出臺,為大連市疫情期間醫廢安全處置指明瞭方向,提供了作戰指南。

如今,距離《規程》出臺已經一個多月,大連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工作能否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各類醫療廢物是否按《規程》要求進行處置,各項措施是否真正落地,運行過程中是否存在短板和不足,本文將一一進行探求、剖析。

三項硬核舉措

確保《規程》落深落細落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僅有《規程》還不夠,要確保醫療廢物處置萬無一失,關鍵是讓《規程》落地生根。為此,大連市實施三項硬核舉措,加強對醫廢產生和處置單位指導培訓,讓各單位對規程做到心中有數;明確監察要點,為監察人員精準執法提供保障;強化督導檢查,確保規程落深落細落實,牢築疫情防控的環境安全防線。

★ 強化培訓指導 提升專項管理水平

為幫助醫療機構及醫廢處置單位迅速吃透《規程》內容,大連市一方面加強監察人員培訓,組織全面學習《規程》,邀請《規程》編寫牽頭人對如何開展醫療廢物環境監察進行專題培訓,為環境監察人員現場檢查提供科學有效指導。另一方面,監察人員上門指導,重點對醫療機構醫療廢物、廢水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各單位嚴格按照規程對產生的醫療廢物做好分類、統計,貼清標識,按要求填寫轉移聯單並進行及時轉移等相關工作。

大連一家培訓中心是大連市甘井子區定點隔離單位,在檢查時甘井子生態環境分局局長王永峰發現,由於該中心首次接受隔離任務,作為責任落實的主體,缺少醫療廢物、汙水處理方面相關管理經驗。他立即協同區衛健部門,協調該中心與大連市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現場對接,確保了該隔離點醫療廢物能夠得到安全轉運處置。

★ 嚴明監察要點 精準開展執法

《規程》的出臺,為醫療廢物的安全有序處置提供了全流程的操作指南,各醫療單位都可以根據醫廢的種類對號入座選擇合適的醫廢處置流程,大連市有多少醫療單位被列入監管範圍,監察頻次和監察方式是否有明確要求?

對此,市環境監察支隊隨即出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環境監察工作要點》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該要點將1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3家定點醫院、34家發熱門診、21家隔離點、90家農村醫療廢物中轉站、所有城鎮汙水處理廠列為環境監察對象。針對醫療廢物、醫療廢水、醫院汙泥、城鎮汙水處理廠、危險廢物等五項疫情防控監察內容,明確了具體的監察重點。

“這部監察寶典精準提煉了環境執法人員應知、應會、應履職的執法內容,條理清晰,可操作性強,為基層執法人員高效精準開展疫情期間環境監管執法工作提供了具體、明確、可操作的指引。”甘井子生態環境分局一名執法人員說。

★ 嚴格督導檢查,全環節盯緊醫廢處置

市環境監察支隊大隊長李麗負責對全市發熱醫院和鄉鎮醫院最多的莊河進行全覆蓋督導工作,每到一個檢查點,她都一絲不苟地檢查各單位《規程》落實情況,從醫療廢物的包裝分類,到醫療廢物暫存點的消毒,再到醫療廢物的交接轉運,每一個細節都反覆認真核實,並耐心指導督促醫療單位強化防範意識,確保在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收運、轉移、處置各個環節的有序進行,防止病毒的二次傳播。

疫情發生以來,環境監察執法人員始終衝鋒在戰“疫”一線,全過程全環節監督檢查醫廢處置的各個環節。截至3月10日,全市累計出動監察人員1817次,監察車輛396臺次,檢查各類醫療點2924家次,全面覆蓋了全市1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3家定點醫院、21家隔離點、34家發熱門診、90家農村醫療廢物中轉站,全面掌握各類醫療點的醫廢廢物“從生到死”的全過程。建立日報制度,每日調度全市各級監察人員巡查情況、醫療廢物與廢水產生及處置情況、汙水處理廠運行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督辦。截至目前,未發現涉醫療廢物、醫療廢水相關環境違法行為,確保了大連市生態環境安全。

取得成效

醫療廢物全部實現安全無害化處置

從近一個月來環境監察效果來看,大連市各定點醫院與發熱門診、各隔離點、農村醫療點均能根據醫療廢物種類不同而採取相應的操作流程,確保醫療廢物的安全轉運處置。

各隔離點將廢棄口罩、防護服隨同隔離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一併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嚴格按照《規程》對產生的醫療廢物做好分類、統計,實行雙層袋裝、封閉,貼清標識,暫存於專用場所,按要求建立臺賬,填寫轉移聯單,及時轉移至大連市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進行處理。

值得稱道的是,大連市生態環境局於2019年4月份開始推動的全域醫療廢物收集體系已建成,各鄉鎮衛生院建立農村醫療廢物中轉站,負責接收、暫存轄區各類診所產生的醫療廢物,建立《農村醫療廢物中轉登記卡》,由中轉站進行規範貯存,填寫轉移聯單及時轉移至大連瀚洋公司進行處理。

1月21日至3月10日,大連市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共收運處置全市高感染性醫療廢物201批次共17.77噸,重點監管(發熱門診及隔離區)醫療廢物44.67噸,農村地區醫療廢物10.41噸,一般醫療廢物564.4噸,所有醫療廢物均得到安全無害化處置。

補短板

訂方案、建園區,促醫廢轉運及處置能力提升

儘管《規程》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執法人員在監察過程中也發現了醫廢處置基礎設施建設的一些短板,一方面大連市醫療廢物轉運能力略顯不足。目前,大連市醫療廢物轉運由大連市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負責,其醫廢轉運能力盡管完全可以滿足正常情況下需求,但疫情期間,由於醫療廢物數量增加,該公司加大醫療廢物收運頻次,基本是人停車不停的運行。另一方面醫廢處置能力逐漸趨於飽和,大連市瀚洋固廢處置有限公司是大連市唯一一家醫療廢物特許經營單位,目前該公司年處理醫療廢物的數量已經逐漸接近該公司的年處置能力。

為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加快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的工作要求,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先行先試,目前正在提前謀劃,起草制訂《大連市醫療廢物和工業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已徵求相關委辦局意見,擬於近期報市政府頒佈實施。

《方案》遵循“支持源頭減量,優先綜合利用,管控全部過程,防範環境風險”的原則,合理規劃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設施的能力與佈局,大力推進再生資源產業園區建設,使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向規模化、專業化、規範化、高新技術化轉變,以此努力解決大連市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全過程監管,提升大連市固體廢物規範化管理水平,有效防範環境風險和保障生態環境安全,使構建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的相關要求落到最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