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55 歲時的骨折是她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在養病過程中還被查出乳腺癌,在拒絕放化療後,她自行研究自然療法,硬是慢慢熬了過來,迎來了第二次新生。
如今 70 歲的她創辦了深度閱讀群,和大家一起讀中國文化經典;同時,她還和朋友組建了上海銀髮藝術團粉玫瑰模特隊,從旗袍走秀到時尚模特都有包括。她說這種動靜結合是最時尚的養生方式,“時尚和美跟年齡無關,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會,都可以嘗試一下。
她還認為,現代女性的美可以用八個字描述:優雅、知性、果敢、高貴。
一起走近她,聽聽她的忘齡新生故事。
這是花樣人物專欄的第 31 篇原創故事。


01 生命亮起紅燈:患癌住院


十五年前,55 歲的潘肖珏還是高校老師,她不會想到一次摔跤骨折會對自己的人生有多麼大的影響。在養病過程中,另一個噩耗傳來——乳腺癌。半年內開了三次刀,醫生還是說轉移了,可能只剩一年半的時間。

當時她自知身體不好,沒有選擇對身體刺激大的放化療,轉而選用自然療法慢慢熬。第三年的時候股骨頭壞死,她在輪椅上坐了一年半。這些過往如果不是聽她親自說起,很難想象現在 70 歲的她,這個滿臉笑容、身體健朗、樂觀健談的人曾經歷過那些黑暗時刻。

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潘肖珏說,當時生命亮起了紅燈,她從教師轉行研究養生。根據自己的身體特性,發揮老師的科研能力,自己開始研究刺激小的自然療法。

“我比較崇尚自然,也就是尊重一些規律,身體不要去對抗,這樣就更自在和健康。”去年,她出版了一本《自然醫學概論》,主要講各種自然療法如何幫助還原健康。


02 康復新生:熱衷讀書走秀


從病魔手中奪回了自己的健康,對她來說更有第二次新生的意味。新生,不僅代表著要嘗試全新的生命之旅,也意味著要更感恩和珍惜生命。

康復後,她選擇了動靜結合的養生之道。”靜“是指讀書和打坐,”動“則是走秀和散步。”這是適合中老年人的最時尚的養生“,潘肖珏說。

她創建了深度閱讀,聚焦中國文化經典。每月兩次讀書活動,一次線上微課,一次線下書友交流會,也會不時邀請一些學者專家,大家一起相聚探討學習,目前微信群裡有 130 多人。


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潘肖珏(中)和朋友們


“我們讀梁漱溟、讀唐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易經》也讀了大半,接下來還要讀宋三傑(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在讀書會現場回答書友提問


除了閱讀,潘肖珏還創辦了上海銀髮藝術團粉玫瑰模特隊。從這個名字來看,就可以窺見其中體現的一種樂齡態度:誰說銀髮一族就是奄奄一息的?誰說嬌豔的粉紅玫瑰只屬於年輕人?

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潘肖珏(右)和模特隊隊員演出花絮


老年人需要動,但不是枯燥的動,要忘齡地動,甚至是逆齡地動。模特走秀是腦力和體力的運動,”在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步伐,要配合音樂,也要詮釋服裝,這都是要動腦的。同時,這還能滿足老年人秀美的需要。“

模特隊一開始聚焦在旗袍走秀上,“旗袍是傳承,不會過時,能顯出女性的陰柔之美。後來我們也跟上時代的節拍,也開始接觸時尚模特。你看我現在穿的這條黑白條紋的闊腿褲就是流行的款式。”潘肖珏邊說邊指了一下自己的褲子。

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漸漸地,模特隊除了有身邊的朋友,也有讀書群的朋友參加。模特隊現在有 20 多人,絕大多數都是退休的機關幹部。平均每兩個月有一次比賽或表演,以公益性質居多,比如參加國際珠寶展和國際健康論壇的表演。這支隊伍還參加了 2019 上海花樣時尚模特大賽,成功從初賽的百餘支隊伍晉級 50 強。


03 感恩生活:活出生命的多彩

平日裡,潘肖珏會看書打坐,基本是看了十五本書,才能給讀書群推薦五本共讀。看累了,她也會用拉伸的器具運動保養,生活充實而健康。

喜歡鮮豔色彩的衣物,但也會因為時尚流行嘗試不同的風格和色彩。“時尚和美跟年齡無關,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會,都可以嘗試一下。”潘肖珏自信地說。

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潘肖珏認為,現代女性的美可以用八個字描述:優雅、知性、果敢、高貴。優雅是女性特有的陰柔之美,知性則是靠閱讀充盈的,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了知性,還要果敢,有自信不糾結,這樣才能有崇高而尊重的靈魂。

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有一種態度認為年齡就是桎梏,但潘肖珏說正因為到了某個年齡,更要抓住青春的尾巴。“漂亮是天生的,但美麗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55歲患癌,自創時尚養生,70歲的她讀書走秀忘齡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