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書法匠氣

說說匠氣

有書法人物點評作品,開口就是匠氣,說得咱一頭霧水,不免要琢磨一陣子。今兒個,咱琢磨些道道,很想說出來,跟大夥兒一起分享。但是草根,水平有限,不是書法大師,更不是書法家,難免說得太低,太淺,沒有神秘和技巧。大夥兒看了請不要揭了咱南郭先生的老底兒。

匠氣,就是匠,木匠鐵匠,泥瓦匠,還有畫匠剃頭匠,那都是匠。那些匠,就是打傢俱,蓋房子,剃頭,就是東塗西抹,刀劈斧鑿,修修補補。匠跟師,當然先有匠,後有師,先當匠,後當師。無論再高再大的師,那都必須是匠人變成,當然需要非常優秀的匠人!書法的匠人,那就是規規矩矩學習,實實在在臨帖,一絲不苟,把楷書寫好,把基礎打牢固。這事情,來不得弄虛作假,不允許亂竽充數。今兒個,那些楷書寫不好,就當評委,當大師的書法家,他們咋跨過這門檻的,那事兒叫天知地知,他們自己一定知道。咱是草根,見識短淺, 沒有見過神仙,沒有領略過超天才,咱更不敢苟同小屁孩兒當大師,領略不寫楷書直奔行草的天才人物是怎樣的風采。

匠人咱不說,大師咱見過沒有?俗話說,沒有吃過豬肉還沒有見過豬咋走路?大師人長啥樣咱沒有見過,字帖咱總是看過吧?大師嘛,當然要有風骨,有創造,有精神,當然要有師的氣度和魅力。咱草根,自個兒當不了大師,但是誰應該是大師,咱還看得明白。當今書協,那應該是大師雲集的地方,大師們應該多得車載斗量。只是那些大師們是匠還是師呢?這事情就費口舌了。先看古人,那些大師,能上下千年,縱橫萬里,只一件事,就是書法寫出來個人的性情素養,寫出來藝術風格,能震撼人心。今兒個,書協的大師們創新不少,那是不是寫出了藝術風格,作品裡有沒有個人氣質修養,恐怕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

今兒個那些大師,不少人臨帖有所成就,這事情不用爭執,明擺著。但是,後來的創新,卻實實在在像是鐵匠木匠泥瓦匠,在小傢俱小房子上刻意雕飾,弄得驢不驢,馬不馬,彆彆扭扭。那些人的作品,無論咋看,找不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更讓人看了膩膩歪歪。還有些人,為了所謂別出心裁,不把古人風格消化吸收,而是東拼西湊,刻意做作,就是一鍋雜燴湯。王羲之是這樣寫的嗎?顏真卿是這樣創新的嗎?柳公權是這樣嗎?倘若這些大師的書法真是創新,真具備藝術風格,寫出了個人性格,那麼,它表現出來的人格,根本就無法想象!那些東西才是典型的匠氣,真正的匠氣,一點兒師味兒也沒有。倘若這些東西就是書法創新,大師原來就是這樣,那上下幾千年,書法大師恐怕要上億!

有個名動海內外的頂級大師。書法作品用筆,時不時來個故意粗重,重得累累贅贅。不是這兒橫豎故意臃腫,就是那兒撇捺故意加粗,變得鉤不是鉤,撇不叫撇。通體看來,除了彆扭還是彆扭。還有一個頂級大師,大名鼎鼎的大師,用筆故意扭扭捏捏,又不時弄出來些突兀和怪誕。寫的楷書,一點兒古人精神也找不到。還有一個大師,發明了新書體。那書體,小胳膊小腿兒,好像兔子蹦蹄兒,一身小架兒,連一塊大骨頭都沒有,刀劈斧鑿痕跡非常明顯。通體看來,那書法簡直就像螃蟹!這些大師,他們的作品,算不算匠氣呢?反正咱小小草根,不敢妄下斷言。只是屢屢有人質疑,這事情不假吧?說到這兒,還得原諒咱草根無知,斗膽說句冒失話:別看他們白髮蒼蒼,名氣大,職位高,他們的書法,說匠氣,他們也不算上乘,說不上好匠。還有,今兒個咱給那樣的大師們推薦個當代人物,讓他們認真學學。

這個人叫啟功。啟功的書法,那就寫出來人家的風骨,有的是人家的素養。啟功,雖然沒有享受過貴族的燈紅酒綠和鐘鳴鼎食,卻受過書香世家的文化薰陶。那人,淡泊名利,謙和慈祥,虛懷若谷;那人的書法,不疾不徐,沒有大風大浪,看似平淡,卻中宮緊,法度嚴,一絲不苟。這書法是不是人家性情素養的表達?是不是人家的藝術風格?能找出來穿鑿附會刻意為之的痕跡嗎?能找出一丁點兒故意做作嗎?要說地地道道的大師,人家才合格。說到這兒,咱還真想說,今天那些聲名顯赫的大師真得實實在在學習,噹噹小學生。想來這樣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說說書法匠氣


說說書法匠氣


說說書法匠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