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盆景適合苔蘚鋪面嗎?

樹蟲兒


很多微型盆景的便面都鋪有苔蘚鋪面。微型盆景苔蘚鋪面是必然的。微型盆景的花盆小,土壤少,容易乾透,微型盆的土壤使用少,以及水分蒸發很快的缺點,苔蘚鋪在微型盆上是最好的。正好可以改變劣勢為優點。保溼更好。 微型盆景分為兩種:

第一種掌上盆景:(花盆約為巴掌大小)

石頭假山或者擺小物件,人偶。用苔蘚鋪面,剛好可以掩飾浮土,給與花盆表面做出草坪的效果,增加美感。且苔蘚還具有保溼的作用,澆水可以“見幹見溼”給與澆透水。

第二種,拇指盆景:(花盆大小約為5公分以下)

缺點就是苔蘚表面的鱗羽,會對水的衝擊產生緩衝,加上水的張力作用。微型盆澆水的時候,不容易澆到花盆裡。

很多人被表面的拇指微型盆景觀給誤導了,其實在養護微型盆景的時候,基本都養護在淡水沙床上,而微型盆會“偷根”在滲水孔位置,生長出根系,偷取沙床上的養份及水分。加上微型盆的土壤少,苔蘚吸收水分的溼氣,就能長期的將花土溼潤。所以澆水的問題就沒有那麼難了。

所以這邊可以肯定的說,微型盆景,苔蘚鋪面,百利無害。能最大限度的美化微型盆景,為微型盆景保溼。


喧城靜屋園藝館


微型盆景太適合用苔蘚來做鋪面了,我個人比較推薦白髮蘚和大灰蘚,都是相對比較密集,而且容易養活又美觀的品種。

苔蘚作為鋪面可以更好的還原自然,苔蘚本身也精緻漂亮,在微型盆景中是非常百搭的。無論搭配矮霸老莊,還是纖細文竹都非常適合。

苔蘚本身就是附著性植物,它沒有根莖,也不挑器皿,無論是玻璃、瓦片還是石頭都可以附著生長。

微型盆景我們大多都放在室內,恰好絕大多數苔蘚品種都不能陽光直射,僅靠室內的光線就能產生光合作用,因此苔蘚一定是微型盆景的絕佳搭配。

我也在持續更新關於微型盆景製作的相關內容,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喲


石姑娘愛生活


最近驚奇的發現微型景觀變得突然流行起來,很多朋友都開始關注微型盆景,在辦公桌上擺著一盆,清新又文藝。

其中是否適合苔蘚鋪面成為了一個爭議的話題,接下來我們就聊一聊微型盆景和苔蘚鋪面之間的那些事兒!

1 苔蘚鋪面的優勢

微型盆景是一種用微型花草為主,用微型山石等小配件點綴而成的盆景。在微型盆景裡鋪設苔蘚,首先最大好處就是可以保溼,苔蘚被稱為是植物界裡的海綿,有很強的吸水和儲存水分的能力。即使在夏天,溫度變高,光照強度變大時苔蘚鋪面會阻擋外界的高溫的光照,保護微型盆景。另外,苔蘚鋪面會使景觀看上去更加靈氣自然,提高了微型盆景的觀賞價值。

2. 苔蘚鋪面的缺點

微型盆景上的苔蘚鋪面也會對澆水造成影響,比如,水變得不易進入盆內,由於苔蘚的阻擋水會流到盆外。同時,苔蘚還會吸收過多的水分,而盆內的植物則會缺水。如果在微型盆景上鋪有苔蘚,則不能觀察的土壤的真實情況,比如干溼程度。這讓很朋友不清楚是否該澆水了。苔蘚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微型盆栽中植物枯萎的原因了。

3. 微型盆栽中正確的苔蘚鋪面做法

為了既保持觀賞價值,又不影盆栽中植物的生存狀況,正確的做法是在盆栽內只鋪設小部分的苔蘚,只在小樹樁旁即可,沒有必要覆蓋整個微型盆景。這樣盆內的乾溼程度適當且容易觀察,有利於植物的成長,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生存環境。


種植微型盆景是一種文化的沉澱也是一種藝術的修養,在極小的空間裡,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綺麗風光,給人在視覺和精神上的無限享受。現在,對於微型盆景的苔蘚鋪面方法,大家都學會了嗎?


養花大全



苔蘚微景觀生態瓶在年輕人中十分的流行,市面上有各種各種的成品生態瓶,也可以選擇買材料自己DIY。一個玻璃瓶、一些小擺件,加上苔蘚和其他的小植物,一個漂亮的苔蘚微景觀就可以自己輕輕鬆鬆在家裡完成

用苔蘚來做一些微型景觀的也是非常有意思,同時也獨具特色。

苔蘚的生命力比較強,看似微小但是可塑性卻非常強,可以依據你的構想來擺出不同的造型

用苔蘚做一些微景觀的裝飾和鋪墊是再好不過啦

除了苔蘚外還應該挖一些野生小植物,這樣景觀會更加有層次,有立體感。需要注意的是苔蘚和小植物都要保護好根部,要保持生命力。

當苔蘚植物形成自己的一套生態系統之後微型盆栽也會好打理和養護。苔蘚植物和其他植物的生存也會更加的緊密相連,互相促進


米格精緻生活


【臺長來答】非常適合!苔蘚如茶,可以嘗試著用鮮活苔蘚沏一杯“青茶”,用一抹新綠迎新年。

準備材料與工具

  • 苔蘚

  • 器皿

  • 碎石

  • 松樹皮

  • 用土(椰土混合腐殖土或泥炭土)

  • 噴壺

  • 鑷子

製作步驟與提示

第一步:選器皿

選擇玻璃器皿,其本身就很漂亮,並且還通透方便觀賞。將苔蘚放在玻璃器皿中悶養,模仿苔蘚原生生長環境。

選擇茶壺樣式的玻璃器皿,通過茶嘴或者打開茶蓋可透透氣,蒸發多餘的水分,又不會蒸發得太多,很適合養苔蘚。

第二步:鋪石子

先在壺底鋪一層石子,作為疏水層。

它的作用是把壺底多餘的水和上面的土壤隔開,這樣既可以在壺裡存儲一定水分,又不會讓土壤一直泡在水裡。

如果臺友選用的是比較高的器皿,還可以多鋪幾層石子,通過碎石顏色和層次的變化來加強個性化的微景觀。

第三步:添加土

泥炭土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選擇椰土混合腐殖土,它們都是常見種花土,在花卉市場很容易買到。

臺長提示:

1.土要和苔蘚銜接緊密,同時也要保持乾淨,悶養時溼度很大,不乾淨的話容易發黴。

2.添土的時候,有意識地造出一邊高一邊低的“地形”,增添立體感。但土不要高低錯落太大,因為茶壺是圓的,最好各角度都可觀賞,一邊土過高,在某個角度就看不到苔蘚了。

第四步:種苔蘚

苔蘚採集下來,“根部”都會帶一層土,有時土底難免有凹坑。先把凹坑用細土填滿,再噴溼。

我們製作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種苔蘚位置的先後次序。先挑選一個主要觀賞角度,然後以這個角度為參照,把較大塊的苔蘚種在後面,再把小塊的種在前面。種在壺的邊緣,再往中間種。把壺的邊緣填滿,這樣比較美觀。

為了讓苔蘚和底土完全結合,種苔蘚的時候用力按幾下,讓其壓實,以避免底土很溼,苔蘚卻乾死了這種悲劇。手若夠不到的地方,用鑷子的尾部來按。

第五步:鋪道路

苔蘚沒有必要鋪得滿滿的,我們可以用碎石或者沙子做出微縮小路曲徑通幽的感覺。

這時候就是精細活兒了,急不得,需要考慮如何留出路徑,再細細的將石子兒鋪設上去。

最好是採用微型勺來添加小石子,如果沒有的話用鑷子一點一點夾著鋪……

第六步:鋪臺階

把一塊松樹皮沿著紋理掰成薄片,再弄成小塊。小粒碼在後面,大粒在最前,可以加深“近大遠小”的效果,讓微觀的縱深感更強。

第七步:噴水

最後要給整個壺內噴噴水,把瓶壁上粘的土粒噴下去,再讓底土完全溼潤,最底下的石子層有一層薄薄的積水就好了。

要輕輕地噴在苔蘚上,噴到小路上沙子會濺起來,那就白忙了。

此時,苔蘚造景已經完成了,看上去,似乎沒有驚豔的感覺。但,若細細品味,感覺安靜、柔和、親切,而且具有場景感和生命力,這跟苔蘚本身的氣質很接近。

噢,對了,臺友們在採集苔蘚的時候,若苔蘚上自帶了幾棵植物的小苗,留著它哦,這會給造景增添了一份自然之靈氣。

更多精彩妙文盡在一首藏頭詩:

微風輕撫花常在

信步神遊南山陽

搜奇覓巧銅雀臺

種紅植綠青雲上

——來挑戰:四句藏頭露尾詩,首字相連+尾字相連,可得八字箴言,召喚臺長真身!來時記得說一句:“臺長,你的秘密被我破解啦”!


種在陽臺上


牡丹須好都要綠葉襯~石山枯燥有綠色當然生色~沒有看看~



下圖


子毅古趣軒









我認為多數盤景都適合用臺蘚鋪面的,第一有保溼作用,第二防土質流失,第三可塑整體美觀。


秋135248180




苔蘚很多人認為要多澆水,其實它只是需要溼度保持它們的翠綠,不澆也不會死,多澆反爾死的快!我種多肉也會用苔蘚點綴,很久澆一次,不澆時灰綠色,一澆就恢復翠綠!


彭城元吉


當然鋪上苔蘚好,生機無限,就是不好養,苔蘚喜歡潮溼並喜陰,可惜陽臺或室內更不好養,看看我這盆種了幾回沒多久又失敗了,索性種了些水芋頭在上面點綴。



曉風82666572


看看我這些是不是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