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想要摘到天上的星星,就得跳的高,而跳的越高摔的越疼。可我们正当少年,是个摔到了不怕别人笑话,摔伤了也能很快恢复的年华啊。

进入音乐学院,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能成为音乐家。在毕业典礼上,残酷的现实告诉少年们,有些人只能放弃梦想,从事普通工作。

同样,在学校里,这些少年们也经历着音乐上的阶级划分。这,是一所现实的顺应社会需求的学院。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西洋乐,高档,规整。民乐,喧嚣,不上台面。处在时代的洪流中,这些伴随我们成百上千年的乐器,渐渐没落。相比于高雅的钢琴,小提琴,通俗的吉他,贝斯,可能很少人会选择学萧,笛,古筝,更不要说与红白喜事相连的锣,鼓,二胡,唢呐了,这就是现实。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悠久的扬琴


《闪光少女》描绘了少年的单纯,热血,执着与努力,同时在音乐上不褒贬任何一方。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对于西洋乐,大家是尊敬喜爱的。小提琴手每日对琴细致的保养,钢琴手王文对钢琴的热爱“学校里的钢琴都是我罩着的”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与展望确实让人十分动容。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钢琴手:王文


虽然故事一开始,西洋乐是有着对民乐浓浓的鄙视。这些天之骄子熟知西洋乐器的技法,了解钢琴家的历史背景,有着宏伟的目标,要出国,要去金色维也纳大厅演奏,要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大师。

对于民乐,他们只有浅薄的认知,好奇这些古里古怪不登台面的民乐学生们会登上怎样的舞台。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实际上,民乐一点也不简单啊。弹古筝,你先要了解曲子的历史背景,乐器历史,文化渊源,玩的都是音乐上的对对子,看的都是厚厚的古籍。

音乐不是你会弹,手速跟得上这么简单,是意境 感情与技术的融合。

民乐少年们有些是cos爱好者,洛丽塔爱好者,二次元迷,看着似乎都与民乐毫无关系,唯一共同点就是对手里的传统乐器有着深深的热爱。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有古怪的要坐在窗台上弹阮的学生,阮的弹奏能带给她内心的自由。有固执的了解每一部古琴谱为此熟读中国历史的学生,琴是她的所爱。

零零散散民乐学生的转折点在于少女陈惊。在民乐系学生放弃乐器,大面积补习文化课准备普通高考时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她连哄带骗组建了一支乐队,激荡起了一片浪花。但她最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爱慕的西洋乐钢琴系王文师兄看到她站上舞台,让他知道扬琴不比钢琴差。虽然表演大获成功,但是很快就被现实逼得解散了队伍。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然而,噩耗再次传来。因为越来越少的大学招收民乐系,音乐学校打算停止民乐招生。组合成员愤而反抗,如果不招生,学习的人就越来越少,那民乐还有谁来学习与传承,坚决要求参加科普音乐会。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而这提议立刻被校长以他们平时态度散慢会破坏学校名声为由拒绝。同时,还遭到了西洋乐学生全方位的嘲讽。

矛盾瞬时激化,一场中西音乐PK由此拉开序幕。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pk赛

虽然与西洋乐相比,民乐确实有特别多的缺陷,取胜概率近乎渺茫。但是少年人怎会轻易服输,尤其是面对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胜率,他们也会去搏一搏,拼一拼。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西洋乐需要指挥,严格正经,而民乐随意自由,可在适当的旋律中插进合适的音乐,这也正是比赛的取胜关键。比赛时音乐随机,西洋乐没有指挥,明显民乐更好发挥啊。这场比赛西洋乐看似占尽先机,实际上却让民乐置之死地而后生。

PK赛后,民乐学生在西洋乐学生的帮助下如愿在音乐会上彰显了中华乐器的风采,吸引了众多学习者。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看到他们,就想起了一大波为此坚持不懈的少年们。比如汉服爱好者,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坚持与宣传,才让人知道,汉服原来还可以这么美丽。

如果你浪费了自己的年龄,那是挺可悲的。因为你的青春只能持续一点儿时间——很短的一点儿时间。

——王尔德

在最好的年华做想做的事,不惧艰难,勇往直前,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啊。

同时,我觉得剧中这段话特别打动人。

《闪光少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我们传统的音乐也超酷的


我为我们国家绵长又璀璨的文化感到自豪。

文:温水煮不了的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