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春季高发病!水霉病的防治与治疗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是爸类常见真菌酿病之一,各种词养水生幼物,从卵到各龄魚都可感染.水霉病病原菌5-26°C均可生长繁殖,繁殖适温为13~18°C ,因此水霉病多发于多发于晚秋和早春时节,也是这些时候最需要注意的疾病之一。

感染早期不明显,当能够观察到病症时,此时的水霉菌丝体已经进入鱼体伤口,使里体表皮扶发生溃烂,水霉菌的一端(内菌丝)会深深植根于鱼体肌肉内部并使附近的绝织坏死部分为是其供养分,另一端(外菌丝)向夕卜迅速生长形劇棉絮状的菌丝,并粘有芳泥、藻类等,俗称鱼类体表"发毛",严重的病鱼鐘条损伤,整个体表覆盖一层白毛。待菌丝繁殖生长加快,会加剧体表皮扶受提,皮肤江肿溃烂,病鱼游动缓慢,背部发黑,往往择扎游动于水浅表面附近,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病弱死亡。

为什么会得水霉?

水霉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魚体体表受到损伤所引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养殖动物运输过程中受到机械提伤。由于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鱼体受到挤压、鱗片掉落而形成的外伤,创伤面易感染真菌。

2、 寄生虫叮咬后形成的外伤。体表寄生虫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在晚秋气温下降后,未用最后一次杀虫药,致使体表原先残存下来的寄生虫(例如锚头鐘、中华鳋等)以存活,寄生部位有伤口。

3、 水质差或苴本身体质差。这种情况会使鱼体表黏液大量阮落,失去体表的保护,从而感染真菌。这类群体一般不易诊断,病鱼体表不会形成“毛状物,主要表现在体表发完'发育、发黑,表面很粗糙,大量的鱼浮在水面,头朝上,类似缺氧浮头。

如何预防水霉?

由前面的发病原因可知,要想在冬季低温季节少得水霉,有效预防的办法有以下几条:

1、 水温:提髙水温,只要水温足够高,就不会有水霉,这才是根本。因此,在实践中,请根据鱼的品种、池塘条件,采取必要的措施,从水温这个根本上预防水霉病。

2盐度:根据鱼的品种,在冬季低温来临前,适当提高水体的盐度,这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预防办法!

3、 防止机械损伤:拉网抓魚、换池等操作时,尽量减少鱼体损选进行迭雖作后,鱼体要及时消毐,帮助鱼体伤口尽快愈合。

4、 有虫早杀:秋天是寄生虫的髙发季节 ,指琢虫、小瓜虫、车轮虫、锚头蚤、纤毛虫等等,各类寄生虫在秋天都是极度活跃期。 如果在入冬后,还是没有处理好那么寄生虫产生的伤口,就会感染细菌和霉菌(伤口先发红,再发白,然后是长毛),进而造成传染整池发病。

1、在100斤水中投放孔雀石绿0.3克,将病鱼洗浴10-20分钟,然后用棉签轻轻擦掉菌丝,见能脱落即可。

2、成龄鱼,局部可用镊子除去水霉菌丝,然后再涂抹红汞或者5~10%孔雀石绿涂抹伤口,均可收到治疗效果。

3、在10斤水中投放呋喃西林0.1克或者食盐1~2克,将病鱼浸洗10~20分钟,再将病鱼换入有融有0.02克的呋喃西林10斤浅水中过夜。有治疗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