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布贸丝中的布是什么货币?

echo的撒哈拉沙漠


抱布贸丝源自于《诗经·卫风·氓》篇,相信很多人都对这首诗歌印象深刻。《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

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

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其中抱布贸丝的原文是这样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意思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小伙子,抱着布匹来跟我换丝。其实并不是为了换丝,而是为了和我讨论婚事。在文章中,布,一般被译为布匹,是当时以物易物的具体表现。所以,布也是一种交易媒介,可以说是古代一种货币,总之布就是一种交易媒介。在《周礼•天官,外府》中有“外府掌邦布之出入。”里面的布也是货币的意思。

除此之外,在古汉语中,布还有麻布和铺开,分布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布衣二字在古代是平民的代称,原因则是古代平民一般都穿麻布所做的衣服,所以布衣成为了平民的代指。在《出师表》和《盐铁论•非鞅》篇中都有相应的表述。除了这些释义之外,布还有宣告,宣布、安排、陈述的意思,其中还有一个姓氏叫做布。


风雨润桃李


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以物换物,用布来换丝绸,另一种人为古文中的“布”在当时作为“货币”,所以各有其词,考试的话按书本上的解释,理解上开阔一些就可以了。

《氓》的开头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非)来贸丝,即来我谋。”其中的“布”如何解释?余冠英《诗经选》说:“抱布贸丝是以物易物”,译为“抱着布匹来换丝” 〔1〕。程俊英《诗经译注》译为“抱着布匹来换丝” 〔2〕。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注为:“布,布匹……《盐铁论•错币篇》云:‘古者市朝而无刀币,各以其所有易无,抱布贸丝而已。’” 〔3〕还有一些学者,将“布”注为布匹,这里不再列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定,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教科书,其注释为:“〔抱布贸丝〕拿布来换丝。” 〔4〕将“布”解为布匹,似乎成了定论。但我们认为是不妥的。

宋代朱熹的《诗集传》对于《诗经•卫风•氓》“抱布贸丝”注为:“布,币。贸,买也。贸丝,盖初夏时也。” 〔5〕朱熹没有说用布换丝,而是说用“币”买丝,说“布”就是币。此说值得重视。

在《诗经》里,与衣服、鞋、帽有关的诗篇中,还没有发现“布”字。《邶风•绿衣》有“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兮丝兮,女(汝)所治兮”、“絺兮綌兮”等。“絺”是细葛布,“綌”是粗葛布。其中的衣服是用“丝”、“絺”、“綌”制作,与“布”无关。《郑风•缁衣》有“缁衣之宜兮”,“缁衣”,一般解为黑色衣服。《孔丛子•公孙龙》有“以丝麻加之女工,为缁素青黄”。“缁衣”应是丝麻加工制作。《桧风•素冠》有“庶见素冠兮”、“庶见素衣兮”。“素”有白色、本色的意思;“素”特指白色的生绢。《齐风•著》有“充耳以素乎而”,“素”指白色丝线。《郑风•丰》有“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褧衣”,指用绢或麻纱制作的单罩衫。《曹风•蜉蝣》有“麻衣如雪”,“麻衣”是麻纱制作的衣服。《魏风•葛屦》有“纠纠葛屦”,是指用葛藤纤维制作的鞋。从以上引述看,都没有“布”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其中“素”指白色生绢。只说“织素”,没说“织布”。

褚斌杰《诗经全注》注为:“布,币。上古以布为货币。《周礼•地官》郑众注:‘布,叁印书,广二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云。’故布,以布为质料,有书印,按一定尺寸制作的货币。贸:贸易,购买。” 〔6〕褚氏将“布”注为币,将“贸”注为购买,是一个大进步,值得肯定;但把“布”说成是布料做的“币”,应属不当。《盐铁论•错币篇》说:“古者市朝而无刀币,各以其所有易无,抱布贸丝而已。”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殷商时代已经使用贝币,西周开始已使用金属铸币。唐石父主编《中国古钱币》说:“殷墟5号墓(妇好墓)随葬六千余枚海贝……(贝)已有了货币的职能。”又说:“布币是由农业生产工具——铲演变而来,并认为‘布’是‘镈’的假借字。依形制可分为空首布与平首布两类……1970年在河南伊川富留店村,出土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604枚,通长90~101,足宽49~55厘米,重30克左右。” 〔7〕布币出现以后,刀币也出现了。(伊川出土的平肩弧足空首布,见图一)战国时期仍在使用布币。高至喜《楚文物图典》载:“长型银布币……1974年河南省扶沟古城窖藏出土。通长15.8,宽5.8厘米,重188.1克。币似铲形,实首,方肩,平足……应为楚系布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银质货币……中型银布币……通长14,宽6.1厘米,重210.2克,短型银布币……通长11.1,宽5.7厘米,重134.3克。” 〔8〕(上述长型、中型、短型银布币,见图二)

《氓》是《卫风》中的诗。卫地原是殷商的故地,卫的国都是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在郑州北)。出土空首布的河南伊川(在洛阳南),离淇县不太远。那么,《氓》中“抱布贸丝”的“布”,应是空首布或平首布中的一种(或两种都有)。这种“币”(布)是金属铸币,而不是布料制作的币。

伊川出土的空首布一枚重30克,1000枚重30000克(30公斤),500枚重15公斤。《氓》“抱布贸丝”中的“布”,可能在15公斤以上,所以需要“抱”。抱“布”越多,越能显示“氓”的富有,就越能诱惑缫丝卖丝女子。“贸丝”是买丝,这个“氓”心怀叵测,他不会去向年老色衰的老妇“贸丝”,也不会向丑恶女或相貌平平的女子“贸丝”。因此,《氓》中的女子应该是一位非常年轻美丽的女子。她的美丽吸引了“氓”抱着大包“布”(金属币)前来“贸丝”猎艳。



小艾爱科幻


布:古代一种货币;贸:买卖。 带了钱,来买丝。借指和女子接近。亦指进行商品交易。《诗经》编订中,“采诗”是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让统治者“以观民风”,而经济生活则是民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诗歌中不可能不反映经济意识和经济现象。《陈风·东门之枌》说:“不绩其麻,市也婆娑。”这里所说的“市”,即市场,说明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进行商品交换的固定的市场了。《邶风·谷风》谈到男子喜新厌旧,怨妇控诉丈夫时,以“贾用不售”形容自己如同一个商品,虽是好东西却无法售出去,说明当时商品交换观念已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和家庭生活中去了。经济的发展是以交通的发达为前提的,周代统治者花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来改善交通状况。《小雅·大东》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说明当时的官道很宽阔。周代对水路运输也比较重视,不仅疏通了一些河流,而且还注意发展造船业和修建桥梁,《大雅·大明》就有“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的记载。舟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鄘风·柏舟》言情就是从一条船开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