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內心自卑、懦弱,這跟早年的經歷有關

安全感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心理基礎,好比一個房子的地基,房子穩不穩,就看地基是否牢固,一個人能否有一個良好的身心狀態,能否有一個長足的發展,就看這個安全感足不足。

沒有安全感的人,自我是弱小的,是經常會失控的,這樣的人會經常擔憂自己,於是就會經常性的焦慮,這樣的人也會經常性的為以前的選擇後悔,所以他也會經常處在抑鬱的情緒狀態中。本質上是他們內心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這一切最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最初的安全感沒有建立好。

那麼這樣的人在生命的早期有過怎麼樣的成長經歷呢?探索這個過程,我們才能真正的看見真相,才能不讓錯誤的過程和結果繼續傳遞,當然對於一個已經自卑,沒有安全感的人而言,看見也是療愈的重要環節。

1、父母情緒不穩定

小孩子天然地對情緒有敏感的識別能力,就比如你對一個小嬰兒笑,他也會對你笑,你對他怒目而視,他也會感知到你的不友好。

在他們的理性認知還不完備的情況下,他們的情緒感知可以說是異常發達的,他們正是通過這個情緒感知來感受世界,累計自己的力量。一個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往往會造就一個不穩定的情緒環境,這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不安全的,或者自己是不受歡迎的。

感受到自己是不安全的,那份最初的安全感就無法累計,感受到自己是不受歡迎的,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就會自卑。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內心自卑、懦弱,這跟早年的經歷有關

2、經常性地被貶低,或者被嚇唬

我的一個來訪者王力(化名),他在公司裡經常表現的很懦弱,特別是在領導跟前,從來都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同事搶了功勞,或者背後誤會了他,這些他都不敢正面回應。

他的這個性格特點跟他小時候的經歷有關,在王力還小的時候,他的父親經常貶低他,說他是一個沒有用的“廢材”,在大人跟前,問候人都不會,他的媽媽也經常嚇唬他,開玩笑的說不聽話就把他送給隔壁村的李婆婆,李婆婆是一位精神有點不正常的老太太,由於無人照料,經常在他們村裡撿垃圾。

這樣長大的他很難在在自己心底建立起一個安全的空間,去容納自我,於是他的自我經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中,他做事情總是瞻前顧後,總是怕這怕那,他不敢與別人發生衝突,唯有壓抑自己。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內心自卑、懦弱,這跟早年的經歷有關

3、父母過分追求完美,或者父母是完美主義

父母過分追求完美,就會對孩子提出很多嚴苛的要求,而通常的情況是孩子總是達不到父母的那個標準,於是父母就會受到孩子有意無意的攻擊,最後很難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安全感。

比如,我的一個來訪者他總是感覺自己做的不好,自己比不上別人,這讓他一直以來都很自卑,其實最本質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的父母是一個完美主義,總是對他提出很多要求,例如,媽媽總是拿同事或者鄰居的孩子和他比較,父親總是對他寄予眾望,可是無論他怎麼樣努力,都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得不到父母的讚許。

達不到父母的要求,他就總是感覺給父母很丟臉,這讓他有一種羞恥的感覺,這樣的感覺伴隨著他的成長。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內心自卑、懦弱,這跟早年的經歷有關

4、被老人撫養長大,長大後可能性格比較軟弱

性格軟弱的人,往往是難以釋放自己的攻擊性,但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攻擊性”,比如你在某一個人跟前發脾氣,你向某一個人表達憤怒。

這種表達是一種心理習慣,由老人帶大的孩子,往往性格比較溫順,不會向老人表達一些自己的脾氣,即使表達了,迫於道德壓力他也會感受到內疚和羞恥感,再加上老人在生理上趨於衰老,所以“攻擊性”向他們表達,孩子會本能的感到不安,所以在老人跟前,他們會逐漸地壓抑自己的“攻擊性”。

而沒有這種“攻擊性”的特徵,在家庭之外,在社會領域是很難與別人去競爭的,與此同時這種性格也可能被別人剝削,導致在自我發展上經常受挫。

最後,希望父母們能在孩子的生命早期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做不到的時候,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學習,因為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像內心沒有家的孩子,很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