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医院,医学毕业生还能去哪?

江湖传言:「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以为毕业后会成为「穿着白大褂走路带风、受人尊敬的天使(型男)」,随便一个眼神都透露着犀利的精英气质,就像这样:

除了医院,医学毕业生还能去哪?

结果却发现,别说「白大褂穿出风」了,还没毕业头发就掉光了。

更可怕的是,别的专业都是「年年期末像高考」,学医的是全年「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仿佛能够听到来自医学生的悲叹:「这样苦逼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在中国,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复杂,甚至有业内人士把中国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体系之一。

除了医院,医学毕业生还能去哪?

目前,中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实行「5+3+X」的制度。其中,5 是指 5 年医学本科教育,3 指 3 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或 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俗称规培)。而 X 则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需年限。

除了医院,医学毕业生还能去哪?

大约在 2015 年前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在这种制度下,医学生最短在接受 8 年教育及培训后,方可以本科毕业生的身份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医生。

医学硕士分为临床型硕士(即专硕)和科研型硕士(即科硕)。目前,医学专硕已经基本实现与规培的并轨,专硕生毕业后考核通过即可直接拿到四张至关重要的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
而科硕因学习重点在于科学研究而远离临床实践,毕业后尚需经过 3 年规培才可独立行医。

因此,本科毕业后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则最短 8-11 年可以研究生学历进入医院,正式从业。

同样的,如果想要获得博士学位,则需要分别在科硕、专硕的基础上再增加 3 年。理想情况下,一名医学生短则 11 年,长则 14 年才可以取得博士学位,成为执业医师,开始行医。

除此之外,若高考时选择八年制本博连读,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依各地政策不同,毕业后再经过 1-3 年规培,9-11 年可以上岗。

医学生的圈子里也就流行起了这样一个段子:「『等我读完医,我就回来跟你结婚。』她听完心里咯噔一下,她想,这大概是最委婉的诀别。」

寒窗苦读数十年,好不容易熬到了毕业,总该找一份薪资待遇配得上努力的工作吧,

那么医学生们毕业之后都选择去哪就业呢?

除了医院,医学毕业生还能去哪?

从数据中从数据中我们可看出,医学毕业生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就业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三年下滑近十个百分点,说明尽管大部分医学生依然选择去医疗卫生单位就业,但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去其他类型单位就业。升学出国率逐年上升,表明随着就业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