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我國是何時允許買私家車的嗎?

在40年前,沒有任何大陸居民敢於設想自己會有一輛私人轎車,也沒有任何計劃部門能想到為某個城市預留幾十萬、幾百萬輛汽車的道路的停車位。因為在計劃經濟時期,不僅僅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後,而且汽車一直被當作重要的生產資料管理,是以團體使用為主的生產和工作工具,由國家嚴格控制。個人、家庭即使有能力也是無權購買和使用的。

你還記得,我國是何時允許買私家車的嗎?

改革開放前的公共汽車(圖來自網絡)

中國大陸私人汽車“解禁”

那麼,中國大陸是什麼時候允許使用家庭汽車的?答案是1979年,國家首次允許私人擁有汽車。雖然主要還是用於生產,但已經在公私汽車的嚴密壁壘上打開了一條縫隙。

1984年2月,國務院從政策上第一次明確了私人購置汽車的合法性,是國家關於汽車消費政策質的飛躍,中國汽車消費開始從公款購車單一渠道轉向多元化消費。

1994年7月,國家首次國家鼓勵個人購買汽車,並將根據汽車工業的發展和市場結構的變化適時制定具體政策。

2000年10月,在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首次寫進了“鼓勵轎車進人家庭”。

你還記得,我國是何時允許買私家車的嗎?

以前汽車是團體使用的(圖來自網絡)

我國家庭汽車快速增長期

我國家庭汽車快速增長,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汽車市場大舉對外開放,帶動了國內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從2002年開始,以個人消費為支撐,中國汽車產業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長,汽車產銷年均遞增20%以上。

你還記得,我國是何時允許買私家車的嗎?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圖來自網絡)

2002 年國產汽車產銷僅為325萬輛,2010年便超過1800萬輛。2018年,上汽集團銷量同比增長1.8%,達705.2萬輛,其中上汽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34.5%;一汽集團銷 量同比增長2.2%,達341.8萬輛,其中“紅旗”品牌銷量同比增長624%,達到33萬輛;吉利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03%.達150.1萬輛;沃爾沃中國銷量為13.0萬輛,同比增長14.1%。

你還記得,我國是何時允許買私家車的嗎?

欣欣向榮的一汽工廠(圖來自網絡)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990年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僅有554萬輛,其中私車保有量為82萬輛,佔14.8%。這82萬輛私人汽車中,58萬輛是載貨車,只有24萬輛是載客汽車。私人客車中,相當數量是微型麵包車,真正的私人轎車寥寥無兒。 此後,私人汽車比例一路走高,私人轎車也逐步增加。

你還記得,我國是何時允許買私家車的嗎?

擁擠的汽車(圖來自網絡)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私人汽車,到2003 年社會保有量達到1219萬輛,私人汽車突破千萬輛用了近20年,而突破2000萬輛僅僅用了3年時間。

你還記得,我國是何時允許買私家車的嗎?

繁榮的汽車工業(圖來自網絡)

截至2018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其中,私家車(私人小微型載客汽車)保有量達1.89億輛,近五年均增長1952萬輛。機動車駕駛人突破4億人,達4.09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69億人。

你還記得,我國是何時允許買私家車的嗎?

汽車(圖來自網絡)

汽車工業繁榮帶來的問題

汽車特別是家庭轎車的發展,使社會生氣勃勃,但帶來的交通擁堵和大氣汙染,也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我國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存在著嚴重的交通擁堵,由汽車尾氣排放帶來的空氣汙染,已經成為許多大城市的主要汙染源。

你還記得,我國是何時允許買私家車的嗎?

繁榮的汽車工業(圖來自網絡)

因此,減少汙染,發展清潔汽車成為家庭轎車的發展方向。到2018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佔汽車總量的1.09%。這個比例與現實的需要還有很大差距。國家採取了很多政策措施,鼓勵私人使用新能源轎車。

結 論

目前汽車的主要方向,應從傳統的方式向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交互的方向發展。汽車電子/電動/電氣化也在不斷髮展。汽車的軟件與電子器件控制的功能性、安全性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先進。因此,我國家庭轎車將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轉化發展,目的是為了減少目前汽車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人們取得私家車“准許證”可能會逐漸變得困難。對中國汽車發展將方向,你有何建議和評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