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同样的玩具,孩子还要买,家长该不该买?

2020蓝天白云


不要买。第一,玩具越多,孩子注意力越容易分散。第二,让孩子不知道珍惜。第三,玩具多了,孩子的动脑能力和玩具多少成反比的。个人经验。


带上阳光去旅行5


如果家里已经有一样的了,我不会再买。怎么哭闹都没用,我会告诉她不买的原因,如果听不进去还要哭就让她哭,陪着她,不再说话。或是试着给点吃的什么转移一下主意力。如果去同一个地方,比如公园,每次都要去玩具摊买玩具的话,我就直接明确的告诉她们,来公园是要玩的,如果每次来都要买一个玩具,那下次不来这个地方了。

我前几天去公园,已经成功的让她们没买玩具了,之前是每次都是买一个小玩具。首先过去的时候我是先让她们在家里挑好了一个自己的小玩具带过去,在她们已经见到那个玩具摊,但是还没走到的时候我就先跟他们说,我们今天不买玩具,因为我们已经有玩具了。后来她们会在玩具摊一遍又一遍地看,看完了之后回来我就跟她们说真棒,我们今天没有买玩具,做得真好,下次还来这里玩。

只要多重复几次,相信孩子会明白你的心意,就不会再用哭闹来达到自己想得到玩具的结果。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立场,不能因为孩子哭了觉得在外面面子过不去就放弃原则。但是在哭的时候也要让他知道妈妈在这里陪着你,并且也知道你在哭,还知道你在哭的理由,可是我们家里已经有了,所以就不买这个玩具。





欢乐双胞胎日常


如果是一模一样的,就不要买了,没必要。如果孩子不依不饶,非要买,那就买一个不同款式的吧,而且还要让孩子知道两款区别在哪,各自特点、性能、优劣等等,让他们知道,世上好东西有的是,各自都有长短,既培养了他们判断的能力,又增长了见识,使其不局限于一个事物。我儿子小时候就喜欢汽车玩具,只要出新款,我就买(同样品牌,不同款式,各种性能,他都研究的头头是道,关键是价钱不贵,10多块钱),培养了他对汽车的兴趣。大学学的是产品造型设计,大四那年参加起亚汽车全国设计大赛,得了铜奖(其余得奖者都是研究生),我觉得小时候他对汽车的兴趣爱好,是他以后取得成绩的关键因素。所以家长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要正确引导,不能一棒子打死,往往兴趣爱好正是所谓的“无理要求”,那就看家长如何引导了。个人浅见,供参考。


塘边芦苇


我家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问题,不是大人想买不想买的事,是孩子她们要买,你觉得玩具是同款但他们不是这样想的,前几天儿子拿了套卡牌和我说这个卡牌怎么样怎么厉害,我因为忙来了句我看都是一样。他一听我这句缠着我解释卡牌哪里不一样,我不听还不行,硬拉着我坐着好好听他说半天。女儿的芭比娃娃更不用说,大的小的不下十套,每回出去她还要买,我说你那么多芭比娃娃为什么还要买,她说它们不一样。所以我现在一般对孩子的玩具是不是同款不讨论,孩子们他拿自己的零花钱钱买,我实不管不了那么多。孩子的想法很单纯,不是我们大人能看懂的世界,慢慢长大就好。只要你喜欢的东西孩子不一定喜欢,慢慢习惯就好。


晴天135904058


买,我孩子小时候,就喜欢合金汽车,每次出去,都会给他买,买回来玩几次就不玩了,家里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汽车,后来大了就不要了,现在12了,天天和他爸聊汽车知识,我啥也听不懂,孩子喜欢就要支持他,我一直以来就是在注意孩子的兴趣点在哪?大了也有个方向培养,毕竟逼着孩子学不感兴趣的,还不如让他好好学自己喜欢的,将来的工作也是自己的爱好,上起班来更舒心!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牛牛妈是任宝宝


肯定不该买,但是要讲究用正确的方法告诉孩子“不该买。”

并在平常的生活中建立孩子良好的财商。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告诉孩子不该买

1.肯定孩子的想法

“妈妈知道你想要这个玩具。”

2.用温柔的语气,表达你的想法

“可是妈妈认为家里你有很多类似的玩具,而且你总是玩了一会就把它们搁置一旁,妈妈很为那些玩具感到可惜,也觉得很浪费。妈妈之前整理屋子的时候就发现,你不玩的玩具特别多,我收拾了两大箱子。”

3.和孩子商量,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们来一起想个办法,妈妈不用浪费钱给你买这个玩具,你又能接受“我今天无法得到这个玩具”的这件事呢?”

这样提问,我觉得有的孩子会说,那我自己赚钱买,有的孩子可能会说,我去让谁谁谁帮他买,有的孩子会继续打滚。

我们来简单分析下这三种情况的处理方式。

  • “那我自己存钱,自己买!”

能说出这句话的孩子,说明平时家长的教育是非常棒的!孩子的思想很独立,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家长回家后,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能比较快地存到钱。潜移默化增加孩子的财商思维,同时如果孩子真得存够了钱,去买这个玩具(很有可能那个时候,他已经不想买那个玩具了),他会知道这是自己存了多久的钱,来之不易,买之前会更慎重,买了后,也会更珍惜。

  • “哼!我叫爸爸或者奶奶或者外公给我买!”

说出这句话的孩子,一般知道在家中,总有一位家长会比其他家长更宠爱他。

妈妈这个时候需要做得就是回应一下,表示你明白了。

然后一定要在孩子做出这个行动之前,(孩子很有可能回去就被其它东西吸引而忘掉这件事),把这个情况告诉孩子口中的谁。告诉他们如果想为了孩子好,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财商思维,你们不能妥协!

  • 孩子根本不听你说得话,对你发脾气,撒泼。

孩子出现这个情况,只能说明,他以前经常用这个方法取得胜利。所以,这一次,你绝对不能让他再用这个方法取得胜利。

你首先要做得事是——冷处理,别说任何话,别做过多的表情,在孩子旁边静静等着他这场情绪风暴过去。

你不要觉得这样做浪费时间,长远来看,这是在节约时间。孩子会因为这件事,而明白撒泼打滚,发脾气没有用了,必须得和妈妈平静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孩子冷静了,你再继续使用上面的步骤,先认可孩子的情绪,然后引导孩子和你一起想出大家都能双赢的解决方案。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财商

不要觉得和孩子谈钱很俗气。建立孩子的正确的金钱观很重要,这样才能帮孩子制造抵御诱惑的盔甲。让我们的孩子以后远离“裸贷”“卖肾买苹果”这些可怕的事情。

  1. 告诉孩子钱从哪里来

不要只是告诉孩子钱从银行来,钱从提款机来,钱从爸爸妈妈的钱包来等等。

带孩子参观你工作的地方。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得到钱需要爸爸妈妈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2.让孩子明白,钱的价值

很多孩子的眼里,1块钱和10万块一样,都是钱。

所以你看最近不是有很多小孩偷拿爸妈的手机,花几万甚至几十万打赏网络主播吗?或者充值游戏币。而且这些家庭还并不富裕,这些钱甚至是这些父母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

其实让孩子明白钱的价值,很简单。

就是让孩子多去体会,不是只要他想要,他就能得到的经历。

可以带孩子去市场卖东西,卖一些他自己做得手工,旧图书。然后把这些物品标价标得老高比如一万起价,看孩子能卖出去吗?然后标价改到很便宜比如五毛,一块,看一看卖出去的概率是不是要高很多。

3.和孩子一起制定预算表

出门前,和孩子一起制定预算表,帮助孩子明白哪些东西是必需品——我们现在必须要买的比如卫生纸,牙膏等。哪些东西对我们长期有利,比如书籍,课程。哪些东西我们只是图一时新鲜,比如类似的玩具,多余的拖鞋等等。

然后和孩子一起写下等出门要买的东西。

并让孩子和你互相监督,有没有买不在预算表上的东西。

拥有一个良好的财商很重要,毕竟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节流要比开源容易,不是吗?

我是Cici,一位在早期教育领域工作了快8年的早教老师,特别喜欢这个行业和孩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CICI的口袋早教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对玩具的好奇心是从3岁左右开始的,对于孩子来说,买玩具是满足孩子好奇心的一部分,是孩子十分正常的一种需求。想想咱们成人去商场购物时遇到心仪物件后跃跃欲试的心情,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其购买喜欢的玩具,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开始要玩具正是建立规则的好时机

买还是不买?买几个?什么时候买?买了物件是否能够正常发挥其功效?这是一般情况下,大人在抉择购买时候会想到的几点内容。而对孩子而言,在自己的购物清单当中进行选择是他应该学会的购物规则之一。

在孩子对玩具产生好奇心的初期,如果家长生硬的阻碍孩子的购买愿望,会让孩子产生自身不配得的感受,特别是当别的小朋友能够拥有同样的玩具,而自己不能够购买的时候,这样的落差不是一个3岁的孩子能够顺利接受的,与其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莫不如,从他开始购物的那一刻开始,就建立起只买一个的规则,让孩子既能够在选择当中学会取舍,又获得了对生活的小小控制感。

当然我们家长在去商场或是在出门的时候要提前告知孩子,孩子我们现在去什么地方,去到那个地方可能会发生什么,会有什么,如果我们遇到喜欢的东西,宝宝的权利是只买一样。一般情况下娃儿们都会欣然接受出门之前的规则条例。

梳理孩子的情绪,形成准确的表达

孩子小,不能够和父母形成较好的交流应该怎么办呢?

当孩子撒泼打滚非要买心仪的玩具,父母很是头疼。在这里提醒宝爸宝妈,不要在孩子哭闹要玩具的情况下为孩子购买玩具,因为在孩子已经有情绪的情况下给孩子买下玩具,孩子很可能会意识为——当我用情绪来要挟妈妈,妈妈就会答应我的心愿,所以往往孩子出现哭闹,买玩具的事情我一般是不会同意的。

但强硬的处理又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此刻可以选择用语言梳理孩子的意图并同理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我们可以说,妈妈感受到,宝宝是很喜欢这个玩具啊,妈妈注意到宝宝已经有好多一样的玩具了,妈妈在这里多陪伴宝宝多喜欢一会儿吧,咱们多看一会儿再走,只是我们今天不会再买同样的玩具了。强势的拒绝会换来孩子更加焦虑的情绪,当我们能够以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孩子,孩子自然从我们的语气中习得的是同样的处事态度。

当孩子开始哭闹不止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将孩子抱起,离开玩具店,去到相对安静的地方,好好安抚孩子的情绪,抱抱孩子,让孩子感受爱与安全感。

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家长则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处理孩子的小情绪,父母需要找到另外亮点,然后用夸张的语言和表情渲染该亮点的趣味性,可以较好的让孩子转移注意力。

给孩子一个购物的特殊时光

4岁左右,当孩子适应了“只买一个”的规则之后,家里的玩具还是因为买买买变的多的不得了。这时候家长还可以选择特别的日子与孩子约定宠爱时间,比如圣诞节、春节、儿童节,或者是孩子的生日都可以给孩子购买期待已久的小礼物,用来调整平日里孩子各种买买买的小心思,可以告诉孩子,这个玩具我们现在不能买,但是到儿童节妈妈爸爸可以考虑买儿童节的礼物送给你。

家长还可以设立一个买玩具的具体期限,例如孩子倾心各种工具车,面对琳琅满目的工具车我们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一个星期或者是一个月买一辆,其余时间是不可以购买的。通过时间规定,家长可以拿出日历与孩子一起学习了解时间是什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12个月、为什么会有时间和季节的变化等等.......孩子期待的是玩具,在等待购买的日子里,关于时间,我们可以学习的很多很多。

深度沟通阶段,接纳自己被宝贝说服

育娃路上总有例外,当孩子能够说服你买下他心仪的玩具时,家长也不要完全去抗拒这件事情,此刻要恭喜你,你进入了可以与娃们顺利沟通的阶段。在孩子说服你的过程中,他们会注意力集中,努力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换位思考让你能够接受他的意见,可谓是思维缜密、动机明确,想想自家娃的思辨能力在提升,此刻适时的鼓励下他,也是不错的选择。嗯,孩子你长大了,你这么说也很有道理呢。

提醒:规则一旦确定下来,家长就要坚持下去,如果家长朝令夕改,孩子反而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是正确的了。

不知道给孩子买什么玩具?那就来看【阿哦玩具】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时下流行的热门的玩具,还可以看主持人给玩具拆包,听主持人讲解玩具的玩法,通过看视频,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是否需要这些玩具,给孩子买玩具时就不会迷茫啦~


可爱的嘤嘤酱


一般孩子看见什么都要买。没有抵抗力,所以呢,建议只给孩子,就买20个玩具,因为长大了,就不玩玩具了,很多都浪费了

1.孩子小时候很喜欢玩玩具,可以买一些彩纸或者透明胶之类的,让孩子自制玩且,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加强

2.如果孩子小时候的玩具玩腻了的话,你可以教他怎么灵活变通,比如先把旧玩具给洗一洗,创作一些玩具

3. 同样的玩具,我们可以给它改造改造,比如用一些超轻粘土给不想要的玩具,捏一捏打开自己的脑子想一想

4.有很多玩具的,尽量就不要买了

5,还有破烂了的玩具,我们可以去修一修,再洗一洗,然后再继续改造


仙酱家族滴林夕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买玩具也方便了,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了。所以很多时候只要孩子要家长就会给买,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的时候。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到收拾的时候和你们家一样,能收拾到好多同样的玩具,甚至有些玩具都没有玩过几次,就长大了不能玩了。

根据我的经验,不买也是可以的,因为孩子想买玩具的心理基本有以下几种,

1,当孩子有了一定的玩具之后,他很多时候要玩具并不是真的很想要那个玩具,而只是看到了玩具店里有那个玩具一时兴起,觉得应该好玩就央求大人去买。

2,或者是孩子看到了别的孩子在玩那个玩具,就也想让你给他买一个,然后自己可以自豪的说我也有一个。

3,觉得自己应该得到奖励,家长应该给买一个玩具。

4,自己的玩具天天看,看腻了,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满足一下好奇心。假如不给孩子设限制,孩子可以随意买,你会发现。孩子永远觉得自己的玩具不够,就像女人永远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一样。

知道了孩子的心理之后,我们就知道首先是需要给孩子买一些玩具的。如果孩子有了一些玩具之后再要求买玩具,尤其是家里已经有的玩具,就可以看看孩子是什么原因要买。

如果孩子是一时兴起要买,就用别的他感兴趣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好吃的,好玩的,动画片等等。

如果孩子看到别的孩子有,自己没有。就告诉他你有的玩具别的孩子也没有,别的孩子也没有哭闹的要买。

如果她觉得需要奖励,那你告诉他奖励不一定非要是玩具,可以是绘本,好吃的。

如果觉得自己的玩具太无趣,玩腻了,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可以把他的玩具施加魔法变成不一样的玩具,但是需要孩子帮忙,问孩子愿意吗?根据我的经验,孩子都愿意,因为孩子都很好奇是怎么做到的。网上有很多改造旧玩具的视频,文章可以拿来用。


另外要制止孩子随意买玩具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时刻告诉孩子一条,我可以给你买玩具,但是我要看下是不是合适,不一定非要从这里买,要不你再苦再闹也没有用,还是不会给你买。前几次他可能会哭闹,你不用打也不用骂他,只是在他哭的时候告诉他上边的那条。他哭过之后没有得到玩具就会明白你说的是真的,以后就不会随意买玩具,会等着你给他买。


我是厚积,一位育儿作者,也是一个正在教育自己宝宝的爸爸,喜欢把积累的育儿经验与育儿小知识和大家分享,给您有用靠谱的育儿干货!持续获取育儿知识,就关注一下,如果您觉得有用,也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