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贾家权势和财力,完全可以专为宝玉请一个家庭教师,贾政为什么不请?

每天读名著




宝玉第一次与秦钟见面,便谈及了学习之事,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口袋羞涩的秦业居然为儿子秦钟专门请了家庭教师!

“业师于去年病故,家父又年纪老迈,残疾在身,公务繁冗,因此尚未议及再延师一事,目下不过在家温习旧课而已。”

通过宝玉的回答,我们发现:宝玉其实也是请了家教的:

“正是呢,我们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子弟们中亦有亲戚在内可以附读。我因业师上年回家去了,也现荒废着呢。家父之意,亦欲暂送我去温习旧书,待明年业师上来,再各自在家里读。家祖母因说:一则家学里子弟太多,生恐大家淘气,反不好;二则我也病了几天,遂暂且耽搁着。”

宝玉话里除了透露他有家庭教师外,还有两点:一是贾政怕宝玉学业荒废,打算让宝玉去家族私塾温习;二是贾母疼爱孙子,怕私塾孩子多乱影响了宝玉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加上宝玉生病了,不同意宝玉进私塾。



后来的事实证明:贾母的担忧不无道理。“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宝玉秦钟结伴去了私塾,私塾里都是本族人丁及亲戚的子弟,但鱼龙混杂,腥臭其间,甚至纨绔子弟薛蟠也混入进来,名为读书,实行同性滥交之事,加上贾代儒年迈,助教贾端贪图薛蟠钱财,把私塾风气搞的乌烟瘴气,秦钟不甘寂寞,参入其中,引发宝玉与金荣等一场混战……

出了这样的丑闻,宝玉还在私塾就学,一直不见宝玉的家庭教师上门,这其中有什么缘故呢?

我们知道:当时的豪门子弟,都是相当重视教育的,且不说江南富而好礼的甄家的,专门延请进士出身的贾雨村为甄宝玉的家庭教师;就是薛宝钗的父亲,也是酷爱女儿,令其读书写字,专门请了家庭教师的;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更是把女儿当男孩养,专门延请贾雨村教女儿读书……

而宝玉为什么家庭教师一去不复返?其后也没有请呢?

第一,贾母过于疼爱孙子,恐怕也有因为孙子而辱师责子之举。

与贾宝玉个性习气相同的甄宝玉,一样的视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同样有一个溺爱孙子的祖母。贾雨村之所以从他家辞馆,原因不光是甄宝玉: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

更重要的一点是:其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这与贾母何其相似。宝玉的家庭教师,在书里踪影全无,走的也是蹊跷,真的是来无影去无踪!其实通过贾雨村对甄家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通过甄家之事,其实是影射贾家之实,实在高明。

而贾母对孙女们读书态度,与黛玉对答可见一般:当黛玉告诉她刚念了《四书》,并问迎春等读什么书时?贾母的回答是: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可见贾母及贾政对迎春等女孩读书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林如海对黛玉那样重视!

而宝玉被马道婆施魔法奄奄一息之际,贾母又借骂赵姨娘发泄了逼宝玉念书的不满:

“素日都不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不象个避猫鼠儿?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这会子逼死了,你们遂了心,我饶哪一个!”

贾母的发飙,等于向贾府所有人宣示:谁再逼宝玉读书,我跟跟谁没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贾政再望子成龙,还敢专门为宝玉请家庭教师吗?!



第二,贾宝玉与姐妹共同居住大观园之中,请家庭教师的确不便,而且容易授人以柄。黛玉第一次到贾家,王夫人就警告她:宝玉是混世魔王,不要睬他!黛玉当时回答道:

“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黛玉小小年纪,就知道男女有别,却不知道外祖母家,居然有王夫人所说的:因为自幼贾母疼爱,宝玉起居饮食,是同姊妹一起的!

所以有贾母的溺爱,衔玉而生的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所以以此为挡箭牌,拒绝读书。

而请家庭教师,自是多有不便,宝玉躲在女孩堆里不出,老师不便进入大观园,就是请了老师,看到宝玉家情况,想必也是极为尴尬的。

后来进了大观园,宝玉的好日子更逍遥了:远离了贾政的管束,也没有老师的考学,自由自在,心满意足。每日同姊妹一起读书写字弹琴下棋作画吟诗,好不快活!

第三,贾政有心无力。贾政在不爱读书的贾府,似乎是一个亮点:自幼酷爱读书,为人谦恭厚道,祖、父最疼,这样一个好读书之人,却对宝玉期待越高,失望越大,对宝玉教育不可谓不用心,然而方法简单乃至于粗暴,讥讽打击多于鼓励,最明显的一次是宝玉主动要上私塾,当着众清客的面,他是这样打击宝玉的:

“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骂完宝玉还不解气,接着又将跟宝玉的李贵喊进来臭骂了一顿……

贾政要求宝玉的是应考,是背熟《四书》《五经》之类的科考应试文章。可是宝玉对此深恶痛绝,总是对诗词歌赋兴致盎然,贾政每次想纠正,总有贾母从中干涉,让贾政无能为力!唯一的一次暴打宝玉,贾母威胁要带宝玉回南京,让贾政苦苦叩头认罪。

其实,有人给贾政介绍了一个南方的先生,准备给宝玉做家庭教师,可是贾政拒绝了,他说出的理由什么呢?

“但我想南边的先生性情最是平和,咱们城里的孩子,个个踢天弄井,鬼聪明倒是有的可以搪塞就搪塞过去了;胆子又大,先生再要不肯给没脸,一日哄哥儿似的,没的白耽误了。”

看来,贾政信奉的是严厉狂风暴雨式教育。不相信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方法,认为那样会害了孩子。始终相信自己的私塾,自己家族中的长者威严。所以一直没有请家教。



所以,综上所述,贾家不请家教,一味放纵宝玉,是教育的失败。也是贾家衰败的一个明显标志:一个国家不重视教育,必将落后!一个家庭不重视教育,子孙后代玩物丧志,迟早也将衰落!


每天读名著


以贾府的势为、财力,为了教育培养好宝玉,别说为他专请一个西席,就是请十个老师也不成问题。那为什么不专门请先生呢?这大摡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府中有专门的私塾,设施、设备齐全完美,不用另起炉灶:1.祖上对子孙的教育,在家族中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则和制度。贾府是一个大家族,祖上对子孙的教育培养极为重视。从第九回顽童鬧书房那章,作者就传递出信息,贾府办有私塾学堂:"…义学也离家不远,原系当日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力不能延师者,即入此中读书;凡族中为官者,皆有邦助银两,以为学中膏火之费;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师。"即族中设有专门的私塾学堂,供所有子弟上学读书。且这个义学学堂是宁国公、荣国公的父辈创办的。义学中请的老师,是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授的课为:《四书五经》、《论语》及求取功名的八股文等,目标瞄准科举。

2.族中子弟上学是免费的,办学所需的一切开支,由府里统一承担。而且荣府还规定了,在义学上学的孩子(宝玉、环儿、贾琮、贾兰等),读书所用的笔、墨、纸等耗材,每月还另有银两补贴。以后凤姐有病,探春等三人接手管家时,探春还想把这项纸、笔银钱给蠲了去。

3.族中凡入了仕途的子弟,每人每年要向义学捐款,以资助府里的教育事业。

看,是不是很周全啊?各房有必要再给孩子另请西席吗?

第二是宝玉父亲贾政的安排。贾政任职员外郎,平时聛请有多位有文才,懂仕途经济的文人,如:詹光、单聛仁、程日兴等在身边作伴。他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要真想给儿子专门请西席,根夲不用费唇齿之力,安排身边的一位博学之士就行了。为什么不专请呢?他肯定也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而且不用猜测,义学中的老先生贾代儒,说不定还曾教过他夲人。他信得过这个老先生,也一定能教好他的儿子,使宝玉成才。

第三,男孩子在一起上学,平时能经常切磋学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互相激励,互邦互学共同提高。

但贾府对女孩子的教育,是另请老师的。黛玉进府时,贾母就叫:"请姑娘们,今日远客来了,可以不必上学去了。"(第三回)。因为对女孩子的教育目的是教她们认字,不作睁眼瞎。其次就是对她们进行"三从四德"的教育,如学:《女孝经》、《烈女传》等(第九十二回)。但不是求取功名。另外男、女授受不亲,女孩也不可能去义学上学,必须另请西席。


福荣


第一回:写到甄士隐“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甲戌侧批:本地推为望族,宁、荣则天下推为望族,叙事有层落。】甄士隐只是一个本地的望族,而贾府则是天下望族!试问谁家敢称是“天下望族”?那就再也明白不过了,分明是大清皇家!

第三回:“自上了轿..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只进了西边角门。”宁国府是五个东西走向的大门,荣国府是三个大门,还都是皇帝下旨建造的,而且宁国府和荣国府是挨着的,中国大地上独一无二的建筑,不是故宫的天安门和西安门么?看不出来贾府是皇宫的人那是智商有问题,看出贾府是皇宫的人又故意隐瞒事实真相的人那是人品有问题!

林黛玉把母亲的名字“敏”念成“密”。胤礽的谥号正是“密”!第五十七回。薛姨妈打趣林黛玉,“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秘密就在“保成”二字,他是大清废太子胤礽的乳名。第五回警幻仙子道:“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淫人,谐音“胤礽”。但关键脂砚斋的暗示:“多大胆量敢作如此之文!”,就不再是“巧合”了。显然把“胤礽”的名字写在上面胆大妄为。作者在《甲戌本凡例》里,称自己罪不可免,是不肖子孙。

贾府就是大清皇宫紫禁城,贾宝玉就是废太子胤𧘌!

作为皇家子孙,他们享用的全国最顶级的师资,文化修养应不容置疑。脂砚斋明确指出作者是“王孙公子”和“清种”。更何况这些绝密级的大清宫闱非外人所能知的,作者也和乾隆帝之间有很深的私人恩怨,一部红楼梦堪称半部乾隆史,乾隆当然清楚红楼梦写的是什么,那么不杀了写书人?只能是身边亲人。在皇家子孙中确实有人死于壬午除夕,正是爱新觉罗弘暟,而此人也恰恰是“九子夺嫡”事件的经历者和受害者。有失去皇位的切肤之痛,还有一点,他20岁左右就被雍正圈禁,关了十年。出来后在40岁左右开始写红楼梦,又写了将近十年。




伯仲679688


题主应该是看了“顽童闹学堂”那一段,才质疑贾政没有给宝玉请家庭教师吧?

其实,贾政为宝玉请过家教。

《红楼梦》第七回有这样一段话:

——(宝玉)便答道:“正是呢。我们家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子弟们中亦有亲戚在内,可以附读。我因上年业师回家去了,也现荒废着。家父之意亦欲暂送我去且温习着旧书,待明年业师上来,再各自在家里亦可。家祖母因说,一则家学里子弟太多,生恐大家淘气反不好;二则也因我病了几天,遂暂且耽搁着。……”

由此可以看出,贾宝玉是有家教“业师”的,只是“回家去了”,须待“明年业师上来”!

“业师”的肚里肯定有“墨水”!贾府的酬金必定不菲!那么,“业师”为何要“回家”?而且一去就要一年?呵呵,这里留给了我们想象空间:

我们知道,贾宝玉“愚顽怕读文章”,他对那些沽名钓誉的“圣贤”书,是深恶痛绝的。那个教八股文的“业师”,怕是被宝玉气走的!

“业师”“告假”一年,贾政为何没有再另请“业师”呢?我们来看看贾政是怎么看待宝玉的——

《红楼梦》第二回说,“那年(贾宝玉)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件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

这就是贾宝玉最初留给贾政“淫魔色鬼”的印象!这种印象根深蒂固,以至于宝玉要和秦钟一起去家塾读书,去禀报贾政时,贾政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看,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经。仔细看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

贾政对于宝玉,恨铁不成钢,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有贾母“命根一样”的溺爱,他只能顺其自然。所以在续请家庭教师方面,不是那么上心。






咸鱼论翻身


请了,贾宝玉有自己专门的老师,请看他和秦钟的对话,是因为有病回家养病去了一年多没有回来,可是以后也就不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