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复查时又呈阳性是怎么回事?

小牟馨飞


近期,不少地方都报告了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复阳”的病例。在广东初步报告就有14%的出院患者复查呈阳性的现象。目前为止,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国家也报告了治愈后”复阳“的病例。不少人担心,这些”复阳“的病例万一再发生传播怎么办。

治愈后为什么有”复阳“的现象?

1.出院时的阴性结果存在误差。核酸检测是有可能出现”假阴性“的。武汉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假阴性可能受采样人员技术、疾病本身间断性排毒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假阴性与我们采样人员的技术、试剂盒的差异、病毒本身存在间隙性排毒的现象等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只有30%~50%左右。如果患者体温已经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也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也明显改善,按照我们现在的出院标准,在间隔24小时的前提下连续做两次呼吸道核酸检测都为阴性方可出院。这样虽可降低人员技术、试剂盒带来的误差,但是如果病毒存在间隙性排毒的现象,在出院前刚好毒量小检测阴性,而在出院后毒量又有所增多,也就是病毒还未完全清除,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复阳“的现象。

2.可能是病毒的残余物。2月27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疫情发布会上解释说,出院后测出阳性的病患,可能是粪便、肠道的病毒残余物。也就是说,复检阳性也有可能仅是残留的病毒核酸片段。有的病人会出现呼吸道标本检测为阴性,但肛拭子检测阳性的现象,不同人对病毒的反应也有可能不一样,单凭呼吸道标本检测阴性,可未必能准确判断。上海的患者在出院时,就不仅要符合最新版(第六版)诊疗指南的出院标准,还要检测肛拭子(粪便)核酸为阴性。上海至今未有出院患者”复阳“的报道。

不过,现在虽然有许多出院后”复阳“的患者,但是并未发现”复查“者传播的现象。我们对这种新发现的病毒还有很多未知的地方需要去探索。



目前有一些患者治愈后复查时又呈阳性,例如:2月19号,四川成都一治愈后回家隔离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回家隔离的第10天,复检查出核酸阳性,相关机构已先后接走家属与患者。

广东14%出院患者出现“复阳” 日前,广州市对已经治愈出院的患者进行再次跟踪访问时,发现有13位(14%)出院患者的核酸检测呈阳性,引发社会关注。

出院后再检测呈阳性是再次感染吗?

复阳后还会感染其他人吗?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有患者出院后复查核酸检测呈阳性,一般不称作“再次感染”,而是可能会有一些病人,如年纪大的患者,病毒从人体清除是延迟的。所以再测还是阳性,不是复发和再次感染,这是不同的概念。

曾经对SARS治愈出院的病人进行密切随访,发现病人在出院一年以后的CT检查中,肺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而新冠肺炎病人在出院后与SARS病人类似,恢复起来没有差别。

同时他也提出,因为出院病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所以出院隔离及恢复期间,建议病人更多地静养而非剧烈活动。


李博士医学科普


题主这个问题提得正是时侯,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近期一个众所观注的热点。

我们知道随着疫情总趋势的好转,新冠肺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好转痊愈和出院后,大多数复查核酸均为阴性。这让国人终于看到了胜利的署光。但是近期有媒体不时爆出有出院患者又"复阳“的新闻出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是我从权威媒体整理出的近期"复阳"案例:

从上述案例看出,这些复阳是一些省市发生的零星"个案",不能代表整个疫情转好的大方向,基本面都是整体向下趋势勿容置疑。对此引用钟南山教授的话说:只要身体出现了抗体,一般这些病人不会再被感染,不要说一发现有残余就认为再感染。至于肠道粪便中还有残余是否会传给别人,还需要观察。

那么病毒造成这些患者复阳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我们知道新冠肺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病毒,人类对于它的了解尚属初始阶段,就连它的起始发源地都在争论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回答及权威专家解读,就检测手段而言可能由以下原因存在:

以第一条规范的样品采集为例:操作者不同手法及运用熟练程度,釆集部位时机选择到患者配合等哪一个因素不影响拭子的采集质量?采集后的病毒标本须在规定的有效时间和温度内送至,否则病毒已失活。所以,在现有的各地人力物力存在差异的实验条件下,在没有制定出统一的出院后采集方案及实施标准之前,检测出不一样结果在意料之中。以上是从检测手段找原因。

其次在新冠肺炎复阳者自身,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病毒摧残,身体已经有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会在人体内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病毒不会一下子消失而残留,清除病毒的时间也因人而异,出现复阳在情理之中。慎重起见,对复阳患者会不会二次感染或者传给他人,正在观察中。目前让康复者居家隔离十四天,复查发现复阳重新复查或入院的做法,是既保护患者又为大众负责之举。

综上所述,目前新冠肺复阳患者确实少量存在,没有资料显示有二次感染或传给他人出现;会不会终身阳性以及自身再获感染,以及能否引起在人群中的传播,有待后续跟进的观察研究,但是它提示我们对当前治愈出院患者的出院标准,观察期限,中止隔离标准,持续的患者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宛若风中的蒲公英


新冠肺炎是新发传染病,我们在不停认识它。肺炎是潜伏性比较长的疾病,有些老年人或者身体差的人肺炎恢复比较差,我们观察到新冠肺炎也有类似情况,一大部分复阳病例是炎症在吸收过程中,不是临床的痊愈,所以产生间歇性排毒现象。但这个判断还在科学取证 。

从微生物特性,如果一个人感染病毒后会产生抗体。我们发现年轻轻症患者,两周内就会产生抗体,所以传播风险低,但一些老年人康复时间长,不断排毒,可能会成为传染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