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悠然见东山


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这句话应该来自道家修身养性的真言。这里的强调的是“精,气,神”三方面。

精足则不会考虑淫邪之事,气足则不会感觉到饥饿,神足则大脑运转不感到疲惫。道家把这三项与自然界中三中动物做了比拟。精足暗合梅花鹿,梅花鹿一生外表变化不大,并且只交配一次来繁殖后代。气足暗合乌龟,乌龟可以很久不吃东西,仍然可以生存。神足暗合仙鹤,一飞千里只需稍作停歇又可以翱翔天地间。



精,这里并不是指的单纯生殖之精。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以先天之精为本,赖后天之精不断充养。



精宜闭藏而静谧,精气充足,则能濡养、滋润脏腑、形体、官窍。抵抗外邪能力强,定力强,不会被淫欲所诱惑,思路清晰,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正所谓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人体之气,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饮食的水谷精微和自然界清气,通过肾,脾胃和肺等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成。

道家有“辟谷”通过修炼吸收自然界清气来补充人体所需之气,道行深厚之人可以每天只食少量花生,黄静,清水即可。这就是气足的表现,现代人每天大鱼大肉却仍很快饥肠辘辘就和气耗,气虚有关。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咱们一般所指是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狭义神。

元神,是神志活动的原动力,有先天精气所生,为生命之根本。《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元神藏于脑,故脑为“元神之府”。

神具有主宰精神活动的作用,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神的生理功能正常,则思维敏捷,意识清晰,反应灵敏,睡眠安好,情志正常。

所以,神足则只需要稍微休息就可以精力充沛,而不是贪睡不醒,头昏脑胀。

大家也许看出来了,精、气、神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精气神为人身“三宝”可分而不可离。


精是生命产生的本原,气是生命维系的动力,神是生命活动的体现和主宰。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

所以,把这么深奥的医道知识深入浅出的表述出来,怎么可能是普通的农村老话,


康复科李医生


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么意思呢?那咱们就分开来说。

“精足不思淫”这句话意思是说人即便是精神很充足,但是也不要去想着一些男女之间的事,这个时候如果继续保持着寡欲的心态,消除邪欲之心,那么日积月累,就会逐渐断绝了对男女之事的那种想法,从而恢复到如同孩子那般未泻未经的那种状态。

而“气足不思食”则是和现在人们所说的“辟谷”那种状态相似。其实在古代控制饮食来养生的理念还是很深入人心的,比如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过午不食”。以前的老人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一天两顿,有些甚至一天一顿。

至于最后“神足不思眠”则是说不要过分的贪睡。在以前的道家人是不怎么睡眠的,他们都是以打坐、冥想的方式来休息的。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只有不思睡,才能炼神还虚。

我本人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试想真的可能有人会从来不想男女之事吗?就算有,那他可能天天不睡觉,打坐冥想吗?当然“气足不思食”这个还是有道理的,其他两个我认为没有道理。你们觉得呢?欢迎到评论区里发言。


娱乐马叔


题主所提问的也不是完整版。这些老话的完整版及其中的意义是这样的:

一,精足不思淫,肯定肾不行

精足,说明长时间没有性生活或自慰,精囊腺内精子储备充足,但是没有性冲动和性生活的欲望。证明这个男人肾气不足,造成性欲低下。所以中医医家有云:精子不足惜,肾气方可贵。若是命门之火旺盛,就算是夜夜云雨,也会无伤身体。

所以这句话所提示的是:精液仅是人身体的一些蛋白质而已,没什么珍贵,而肾气(即命门之气)才是男人生命力之源。

二,气足不思食,此人最挑吃

这里的气足是指人之三气,即:肺气、胃气、肾气。此三气充足的人,一般来说,肯定是体内水谷运化正常,消化和代谢能力强,是很容易肚子饿的,但又不思食,为什么?那肯定就是挑食了。因为很挑食,所以宁愿饿肚子也不吃某些食物。

这句话提示大家,要什么东西都吃点,不挑食,才能保障营均衡。否则长期下去,肺气、胃气、肾气等三气充足状态是不能持久的。

三,神足不思眠,皆因人太闲

神足即是指精神充足。一个人如果睡眠质量好,那白天自会神采奕奕,不会疲倦。但还有一些人,晚上睡眠质量并不好,甚至是失眠,但在别人看来,他们似乎也是神气十足,没有太明显的疲态。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人欠缺肢体疲劳,也就是欠缺劳动和运动,造成大脑皮层细胞长时间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形成了神经衰弱的症状。

这句话提示大家,平时要有适当的体力劳动,并且不要熬夜。这样才能身体健康。


上策视觉


人活一世,无外乎精气神三个字。只有拥有了精气神,一个人活在世上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的进步是由广大的农民阶级推动的!农民的智慧也是无穷的,因此中国古代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系列的通俗谚语来传承一些哲理给后代子孙!而这句“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便是很有道理的一句俗语!包含处事之道又富含养生哲理。

所谓的精足不思淫。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于精神旺盛,精力充沛之时,也不应该沉迷于淫欲!因为一个人一旦沉迷于淫欲,便会导致精力下降、身体透支,进而使一个人缺乏足够的动力和信心去完成一些更高要求的工作和学习。



气足不思食,古人所讲的气实际上是指气力、元气,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气力和元气都比较充足的时候,也不应该暴饮暴食。因为暴饮暴食之后的结果便会导致体态肥胖臃肿,导致身体肠胃的负担加重,最终体质和身体气力下降。


神足不思眠,睡懒觉是一个极其坏的习惯。很多人觉得睡懒觉不过是一个一种休闲和放松身体的方式。但实际上睡懒觉很容易使一个人逐渐的丧失对于生活的激情和活力。进而逐步的消耗一个人的神采!所以精神越足越不应该睡懒觉。

其实,尽管中国古代劳动力低下且物质并不丰富,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之中总结出来一系列的农村谚语,这些谚语,大多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而且一般都是用来告诫人们一定要懂得节制,懂得养生,懂得追求生活品质,懂得健康之道。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失眠。这些话尽管在今天看来不是很适用。因为今天的人由于工作压力空前巨大。以及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使得人们精气神很难得到满足。而所谓的娱乐、美食和睡眠更是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但是这些话依然能够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标杆!


珞珈山的猫


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养生保健的说法之一,是以鹿、龟、鹤三种动物的生活规律的现象总结出来的俗语。

一,鹿一年仅交尾一次,乃精足而终身貌美年轻;


二,龟以慢吞吞、静悄悄地生活,一年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乃气足而长寿;

三,鹤飞千里不累,乃神足,被誊为“千年龟、万年鹤”,比乌龟还长寿。

所以由“精、气、神”三字引申开来,组成中医理念,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三大要素是:“精旺、气足、神全”。只有养足养好精气神,身体才会健康,才会少生病。


精:一般指"肾精”,认为肾衰则精亏,肾健则精壮,人的一生中从“出生、发育、生殖、衰老”都由肾主管着,所以中医非常讲究养肾保肾。


气:气功中,讲的是静以养气,炼气功讲纳入新鲜空气、吐出浊气,炼可每分钟仅需纳吐一、二次,表示肺功很强大,并且已炼到了较高境界,气可在全身循环,推陈纳新,经络畅通,身体健康。

神:是指人的修养,只有德、善兼备,为人一生,问心无愧,知过改过,知错纠错,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只有行为端正,道德高尚,善良仁义的人,才能神气充足。否则“心伤神去,神去则死矣”。


老蛇正宗


精,气,神

“精足不思淫”这句话意思是说人即便是精神很充足,但是也不要去想着一些男女之间的事,这个时候如果继续保持着寡欲的心态,消除邪欲之心,那么日积月累,就会逐渐断绝了对男女之事的那种想法,从而恢复到如同孩子那般未泻未经的那种状态。

“气足不思食”则是和现在人们所说的“辟谷”那种状态相似。其实在古代控制饮食来养生的理念还是很深入人心的,比如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过午不食”。以前的老人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一天两顿,有些甚至一天一顿。

“神足不思眠”则是说不要过分的贪睡。在以前的道家人是不怎么睡眠的,他们都是以打坐、冥想的方式来休息的。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只有不思睡,才能炼神还虚。



山农狼仔


天有三宝日月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人生在世活就得活出个样子来,就得活得朝气蓬勃,光明磊落。农村老话说的,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说的就是我们人要控制欲望。不做思淫之事,不去暴饮暴食,不要懒惰贪睡。不过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人生在世想做到这三点非常不容易,估计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精足不思淫,是说我们人即使精神状态极好,精力旺盛,长盛不衰也不去想男女之事。不过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食色性也,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免不了要追求精神的愉悦,生理的满足,谁又能控制住人性的弱点,抵御外界的诱惑?不过凡事有度,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去面对现实生活,把我们的精神用在家庭上,事业上,而不要去招蜂引蝶,乱采野花。

气足不思食,说的其实是种养生理念。生活中与朋友聚会,参加活动,喝酒应酬,都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要贪图一时享乐,暴饮暴食,最后弄伤了自己的身体。身体是自己的,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才能去获得人生更大的成功。




神足不思眠,说的是人不能懒惰贪睡,虚度光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美好的,我们要用有限的时光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萎靡颓废放纵自己。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道酬勤,我们要把握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让人生活得更有意义。

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人性是有弱点的,人都希望享受这个世界,把握每一次令其愉悦的机会,要控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做到无欲无求几乎不可能。不过人生短短数十载,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挺好。


牧野小志


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这句农村老话说的是人们身体状态方面的俗语,一个人最健康的状态就是精、气、神三方面都十足,这样的人一般寿命也比较常。那么具体这句话是指什么呢?



“精足不思淫”,在男人当中,精藏于肾,肾精固本。虽说饱暖思淫欲,精力旺盛的人对于男女之事比较迷恋。但在现实生活中,精足的人往往是事业也做得比较成功的人,因为他们会话更多的精力用在了事业上,而不是整天在牡丹花下迷失了自己。过度沉迷女色的人一般会活得越来越惨,最后人也逐渐衰退下去,身体也会被掏空。



“气足不思食”,这里的“气”是指对于一些修炼之人要达到某种境界而所拥有的一种特殊功能,我们在终南山、华山上看到的道士就是拥有体内拥有这种内力所在,他们一天很少进食,而且也不觉得饿,也不想着进食。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为了减肥或者其他原因而原因的“辟谷”,就是气足不想进食的表现。



“神足不思眠”,这里的“神”是指人的神态、精力旺盛,各方面都感觉非常好而且丝毫没有疲倦的意思。这种神足是睡眠和食物都得到很好的补充以后的状态,这种情况人们就不会想着睡觉,而且在自己精神状态佳的时候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如果一个人都能达到精、气、神最佳状态,那么他是非常健康的。


乡村波比


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最基本的现状。一个精气十足的人,他不堕落,不贪女色。别小看一些病弱的人,彵总是处在好色之中。一个觉得力气十足的人,证明他肚不则饥。一个神气十足、精神饱滿的人,以证明昨夜睡得很香,时效、时长都恰到好处,这时哪来的睡眠!



伟134682046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些农村老话,蕴含着简朴的道理,值得我们推敲和学习。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多老话或俗语,都是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经验总结和实践证明。比如“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这句话,微言大义,强调了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精、气、神被称为人之“三宝”。对应的,天有三宝,谓之“日、月、星”,地有三宝,谓之“水、火、风”。由此可知,“精、气、神”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无论是传统的道家,还是传统的中医,都强调“精、气、神”对一个人的全面影响。最初这一说法发源于先秦时期的哲学和医学,用来指代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精足不思淫。这里的“精”,指的是构成我们身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一切物质基础。包括了我们身上的骨肉血脉和一切的体液。

古人云:“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道家将“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继承自父母,无法改变,谓之元阴。后天之精则是来自于食物的营养,让人成长和强壮。

精足不思淫,就是说一个人身体机能处于一种旺盛的状态,达到一种内外的平衡,阴阳调和,就不会去思念男女之事。这与道家的“修身养性”暗合,无论是道家或释家,都主张远离女色,以免身体的本元外泄,同时又能维持内心的平和。



气足不思食。这里的气,则是指元气。气游走于七经八脉,五脏六腑,是一种微观的,难以察觉的物质,比如氧气。

道家修身静坐,通过呼吸吐纳来调节身体的状态,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控制呼吸的频率来调整身体和心态。而身体的新陈代谢,食物的消化,以及我们进行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和气有关。

其实用今天的科学原理来解释,就是身体中的物质氧化为我们提供了活动的能量。所谓气足不思食,就是说一个人身体机能旺盛,而新陈代谢处于较低的水平,自然就不需要过量摄入食物补充能量。

神足不思眠。就是说,只要精神好,可以不睡觉。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每天要睡7.5-8.5个小时,但是有的人只睡5个小时就能让自己精力充沛。

所谓神,就是指一个人的精神、意志和知觉,直接受到大脑的支配,控制着人体的身体和思想活动。我们常说,神采奕奕,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头很好,身体维持在很健康的水平。

《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有神则身体强壮,无神则身体衰弱 由此可知,古人很注重养神。所谓神足不思眠,就是说一个人将自己的身体控制在一种健康的状态,就不需要通过太多的睡眠来养神。



精、气、神互相滋生,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先天的生命源于“精”,而“气”则维持着生命的代谢,生命活动的体现则是“神”。精充而气足,气足而神旺,三者缺一不可。

反之,精衰则气虚,气虚而神弱。如果是某一方出了问题,都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得不健康,使人精神萎靡不振。

固本培元,修身养性。食色性也,无论是食物还是女色,不可贪念,适当则可。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