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塑造節奏、主動交往、填補體系


「宅」:塑造節奏、主動交往、填補體系

人生的樂趣就隱藏在他的工作之中。——托爾斯泰

週末,我在朋友圈曬了一週工作總結:處理工作會話1637次,總共花了1240分鐘,最晚工作到凌晨1:09分,業務量達到平均水平的三倍(不包含週末數據)。

「宅」:塑造節奏、主動交往、填補體系

“宅”家辦公模式中,引發的工作量變,離不開外在環境和內在慾望的雙重作用。有哪些變化呢?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從三個方面分享期間感受:

1/3【宅與工作】時間紊亂、環境更迭、張弛無度,塑造居家工作的節奏。

有人說:工作是享受生活的延續宅家辦公,更直觀的感受變成“工作,就是享受生活的全部”。

為什麼這樣說呢?

  • 時間紊亂:

時間是虛化的環境因素,個人通過日起日落間接識別,而沒有大眾的流向作為輔助、作為參照。人與人之間的時間習慣相互作用,結果自然是“我的時間,不由我做主。”

舉個例子,我們可能正在吃飯,可能正在洗漱,可能正要休息,語音電話或者工作安排突然就從天而降了。一言以蔽之,吃飯的時候在工作,工作的時候在吃飯,生活和工作自發地相互干擾。

沒有上、下班這條約定俗成的時間界線,就好像生物鐘被破壞了,生活和工作同樣會因此斷掉節奏。

  • 環境更迭:

法國哲學家保羅·薩特曾寫道:我們人類,首先存在於環境之中,我們不能脫離環境,環境塑造了我們,決定了我們的可能性。從辦公室到家裡,環境的變化讓我們從常態發生躍遷。也就是說,工作狀態會產生新的未知變化。

舉個例子,環境不同,辦公資源有差異,我們的工作方式就需要隨之適應性調整,伴生的現象就是初始的工作效率更低下。

幸運的是,人本身是從“適者生存”的進化而來,只要找到對的門路,就能逐漸完成“低效-常態-高效”的進階過程。

  • 張弛無度

《禮記·雜記》中寫到: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工作的緊松和生活的勞逸需要合理調節。沒有陰陽調和,缺乏多巴胺的體液環境,就可能在此消彼長中,觸發人性有兩條規律:容易懶惰、容易懈怠。

一言以蔽之:沒有工作節奏,可能會因為過多的工作持續緊繃,也可能因為賦閒的狀態持續鬆散。

面對環境對人的影響,該怎麼做呢?

重新塑造工作節奏:

上午:工作時間

下午:工作時間

以半個小時為單位,制定每日to-do list,包括吃飯、午休等生活小事(設好鬧鐘)。

2/3【宅與人】插曲不斷、溝通轉變、關係轉換,放下人性原生的惰性。

工作的內容就是與複雜的人打交道,而人的複雜性則助長了人的惰性。

  • 插曲不斷

工作難免插曲不斷,而且80%都是緊急的事情。舉個例子,剛要做事,A電話來了;放下電話,B電話來了;放下電話,C電話來了……

曾有一位學者做過統計,儘管我們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麼、為什麼做、如何做,結果我們多數人只能完成30%的工作。

不斷滿足來者的訴求,原本應該完成的事也越來越迫在眉睫。重要的事,生生拖成重要且緊急的事。在對的時間,沒有做對的事,惡化的情形就成了乾脆拖著不做事。

一句話,時機很重要。我的建議是:學會拒絕,不要輕易被眼前左右。

「宅」:塑造節奏、主動交往、填補體系

  • 溝通轉變:

懶惰是人類的天性。手機、電腦、汽車等發明都是懶惰的證據,其邏輯就是隻有創造更快的效率,才有時間享受懶惰。

同時,人類也受到懶惰的反作用。手機、短信、微信、郵件等工作,日益多樣化、便捷化、擴大化的溝通方式,也誘導人類傾向於輕鬆的信息交換。舉個例子,我能發郵件告知,就絕不打電話,至於看不看得到你的事。或者郵件安排工作,就開始等回覆、等結果,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多邁一步,開啟自己的金口。

“宅”家工作,需要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獲取信息,豐富工作交付,享受溝通轉變的紅利。

  • 關係轉換

有的同事,可能一個月說不了兩句;有的同事,可能每天都要發生對話。專業的說法,叫做強關係與弱關係。因此,我們對彼此的瞭解,也會深淺不一。

溝通轉變的結果,促進了人際間的關係轉換。比如說對彼此的重要程度、工作方式、性格,都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有句話叫“多個人,好辦事”,多一個存在緊密聯繫或者相對熟悉的人,有朝一日就多條門路。

放下惰性,主動思考,主動溝通,主動交往。

3/3【宅與己】靜態運動、深耕、沉澱知識,填補認知體系的空白。

學習一詞與“宅”家存在強關聯性,因為家就是一個天然的自習室。

  • 靜態運動

暢銷書《運動改造大腦》是一本倡議全民運動的社科類書籍,書中提到強健肌肉和增強心肺功能只是運動最基本的作用,最關鍵的作用則是強健或改善大腦。主要體現在完善思維模式、提高警覺力、注意力和驅動力等方面。

大腦對於人類的創造性活動,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宅”家辦公時,我們多數時候,端坐在電腦面前,處理日常工作。缺少運動,變為常態。

舉起啞鈴,仰臥起坐,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 深耕書海

一位智者曾經說過:“一個人是他讀過的所有書的總和。”

企業不斷培養出定製化人才,就好像將人所在自己的圈子裡,雖然可以輕鬆愉快地掌控所有事,但是卻得不到成長。

舉個例子,疫情爆發以後,我的文章產量驟減。我發現,不是自身注意力消散,而是內在知識量匱乏。寫有可寫,但是沒有深度,沒有邏輯,沒有價值,就會陷入持續的糾結中。

聯想工作和生活,每個月讀四本書。

  • 沉澱知識

“宅”家開電話會時,我聽到過很多次“效率太低,找出原因,形成沉澱。”其實,無論作何總結,工作的邏輯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比如建築業的項目管理和IT的項目管理有何區別?

參加過PMP培訓的人肯定知道,除了技術上的差異,項目的過程和領域都是共通的。同樣的方法,同樣的工具,同樣的方法論,只是我們很難再次翻開書本,再次理解,再次運用,並且內化成自己的思維體系。

沉澱,就是知識體系的保障。


寫在最後

“宅”家工作,讓我感受到掌控工作的快感,不再有“上班想下班,下班想熬夜,熬夜想賴床”的拖延症。

掌控工作和生活的節奏、學會主動型人際交往、運動-讀書-沉澱,慢慢變成不一樣的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