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这首诗连金庸都赞叹不已

(标题中关于金庸的赞叹之语,在本文的结尾会说到。)


侠客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侠客们匡扶弱小、伸张正义,却又不求名利,是中国人心中理想的化身。李白的《侠客行》就刻画了这种精神。其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已经划线。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这首诗连金庸都赞叹不已


侠客行

唐代: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赵国侠客穿戴着武士冠缨和武服,吴钩这种弯刀像霜雪一样明亮。


“缦胡缨”指的是武士的帽子,也可以指武服。“吴钩”指的是春秋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弯刀。西晋的文学家张协在其《杂诗之七》中也有写到:“舍我衡门衣,更被缦胡缨。”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在其《南园十三首·其五》中也有写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可见,“缦胡缨”和“吴钩”可视为侠客和武士的代表。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银色的马鞍映衬着白色的马匹,奔跑起来像流行划过天际一样迅速。


“飒沓”指的是迅疾的样子。“如流星”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侠客骑马疾驰如飞的画面。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这首诗连金庸都赞叹不已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十步就可以杀一人,千里之行了无障碍,无人能将其留下。


这一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侠客的武艺之高强。因为,在现实情况里,一般是不会有人十步就杀一个人的,哪怕是绝世高手也一样,但是,李白偏要说“十步杀一人”,目的就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侠客的盖世武功。李白还有一个使用夸张手法写瀑布的名句,那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事情结束之后就拂衣而去,将身份与功名都深深埋藏起来。


这一句,表达了侠客淡泊名利的精神。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这首诗连金庸都赞叹不已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那个时候,侯嬴、朱亥跟信陵君交好,他们把剑横在膝前,相谈甚欢。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信陵君、朱亥、侯赢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这两句,李白用到了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有关的典故。信陵君为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三千门客,朱亥、侯赢就是其中之二。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几杯下肚就做出了承诺,比起这承诺,五岳都算是轻的。这里,李白是为了说明侠客的“一诺千金”的正义形象。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这首诗连金庸都赞叹不已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酒后感觉眼睛昏花,耳朵发热,意气像白虹一样勃发。“素霓”指的是白虹,曹植的《五游吟》里也有“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之句。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朱亥挥舞着金色的槌子,窃取兵符拯救赵国,使得赵国邯郸的人们为之震憾惊讶。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经此一役,信陵君门下的朱亥和侯嬴真的可谓是名垂千古的两位英雄壮士,他们的声名在大梁城里煊赫一时。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这首诗连金庸都赞叹不已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朱亥和侯嬴即便是已经死去了,他们的侠骨铮铮也依然香满人间,不愧是世界上的英雄豪杰。王维《少年行》里也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之句。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谁想像写《太白经》的扬雄那样,从少年到白发,只知道写书而不为国为民战斗呢?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这首诗连金庸都赞叹不已


在这首诗里,李白几乎花费了一半的篇幅记叙“窃符救赵”的事迹,高度赞扬了朱亥和侯赢的侠义壮举,表达了“重儒轻侠”的思想态度。因为,诗仙李白不想只做一个写写文字的诗人,他也想成为英雄豪杰。


对于李白的《侠客行》这首诗,金庸先生如此赞叹:“千载之下读来,英锐之气,兀自虎虎有威。”并且,金庸先生还用这首诗的名字写了一部同名小说《侠客行》。由此可见,时间在不断流逝,但是,曾经的历史,总是会多多少少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就像李白的《侠客行》造就了金庸的《侠客行》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