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頭致富!獻縣小留住屯村經濟能手回村當支書

帶頭致富!獻縣小留住屯村經濟能手回村當支書


在獻縣韓村鎮小留住屯有這樣一個村幹部,當村民們說起他時,都說他是位經濟能手支書,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羊,總會由衷地為他豎起大拇指。他,就是現年 39 歲的張學凱。他初中畢業後,在縣職教中心求學,後又從軍。退伍後,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執著打拼,在北京、天津、燕郊等地事業風生水起。成功後的張學凱不忘家鄉,先後多次為老家捐資助教。

抗擊疫情勇擔當

帶頭捐款捐物奮戰抗 " 疫 " 一線

這次抗擊疫情,張學凱更是盡心盡力,捐款捐物摺合款項 20 餘萬元。

張學凱與村兩委及黨員們一直奮戰在本村 " 疫 " 線,帶頭為本村捐助防護口罩 300 個、25 公斤消毒液,又拿出 5000 元現金用於值勤、巡邏購買物資。在張學凱的帶動下,有很多村民也自發捐款捐物,為抗擊疫情做貢獻。

同時,張學凱還為韓村鎮政府捐助口罩 500 個、消毒液 25 公斤,先後為縣裡捐助口罩 1 萬個、79 桶 25 公斤裝的消毒液,價值 10 萬元。當得知防疫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服吃緊時,張學凱又出資近 10 萬元,購買了 510 套防護服送到獻縣防疫指揮部的物資接收處。在他的帶動下,村裡黨員和群眾積極分子主動捐助,兩位普通群眾張劉義祥、劉義軍主動貢獻出自己的 " 噴霧機 ",加油加水義務為村裡消毒。

" 這次抗擊疫情,全村 1626 個村民都很心齊,42 名黨員帶頭值勤、排查,26 位年輕群眾主動配合,彰顯了小留住屯村人的團結和鬥志。" 張學凱感動地說。

帶頭致富!獻縣小留住屯村經濟能手回村當支書

年年都有新變化

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思想意識

2018 年,張學凱 " 鳳還巢 " 回家鄉創業,被本村黨員全票推選為黨支部書記。

上任伊始,張學凱帶領黨支部成員和全村黨員,站在黨旗前莊嚴宣誓,振奮了精神,鼓舞了士氣,向全體村民鄭重承諾 :1600 人共建一個家,一年一變化,三年大變樣。

張學凱帶領全村 1600 人在 2018 年共同修建了高規格水泥路 3500 米,徹底解決了街道上垃圾亂放,柴草亂堆,臭水橫流,出入受阻等問題。在沿村內公路、街道兩側栽種金枝槐,海棠樹 200 多棵,美化了環境。修建了 1200 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廣場內設置了籃球場,購買了健身器材等,供人們休閒娛樂、強身健體。噴塗街面 8000 多平方米,壁畫 30 多幅,烘托了文化氛圍,昇華了村民的思想境界。原先因排水不暢村民之間發生糾紛,既影響了鄰里關係又耽誤了生活生產。為良好的鄰里關係生產生活,張學凱組織修築了 200 米的排水溝,如今排水溝上面覆蓋了水泥路,村民歡樂在心頭。為村裡安裝路燈 50 盞,修建高規格公共廁所 2 個。

超遠謀劃保小康

身先士卒脫貧路上不停腳步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張學凱深知教育興國的意義,積極參與教育文化活動也是他不遺餘力的一份事業。2013 年捐資 5 萬給村裡修路。2017 年捐款 10 萬給獻縣職教中心和韓村教育系統。2018 年捐款 16 萬給縣教體局支持籃球比賽等體育活動;捐款 2000 元支持韓村鎮政府組織的迎中秋書法筆會活動。2019 年捐款 40 萬餘元支持第四屆獻縣馬拉松比賽,給教體局、第四實驗小學、第五中學、高官中心小學愛心捐助 10 萬餘元 ……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從 2012 年起,每至春節前張學凱都要給本村 70 歲以上的老人送一桶油進行慰問。村裡老人有困難,他也是有求必應。在近幾年村裡的脫貧工作中,他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把黨的政策扶持,黨的關懷送到貧困戶家中。為減輕村裡的經濟負擔,儘量多為村民辦好事,凡是村裡的公務費用,張學凱都是自掏腰包贊助。村民們都說 : 從記事到現在還沒見過這麼好的退伍兵,這麼好的村幹部。他今年給村裡做了遠景規劃 : 計劃建一個居民小區和高規格的小學,幼兒園,現在圖紙設計已經完成。建一個佔地 200 畝的工業園,以工業引領農業。建一個高效農業區和一個生態採摘園,這兩項佔地 245 畝,建食用菌產業區一個,佔地 300 畝。建水果採摘園一個佔地 500 畝。

在張學凱的帶領下,小留住屯村正在大發展、快發展。用他的話說,就是 " 要讓全村的 1626 個村民,都過上好日子,讓小留住屯成為文明村、先進村、示範村 "。(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金鑫 通訊員 和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