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翻阅无数关于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大瘟疫资料,即便是冷冰冰的数字,即便是冷静的论文式的描述,都让人头皮发麻。你能从字里行间的资料里,看出我们人类祖先在和那个看不见的病毒搏斗的惨状。一次又一次,病毒消失了,无数人长眠在土地之下。经过一段时间,病毒再次用凶恶的面目冲出来,人类再一次和它赤膊厮杀……终于到了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有了抗生素,有了疫苗,有了增强免疫力的各种有效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将病毒装在了笼子里,不至于让它进行大面积的厮杀。

我们简单回故一下,人类瘟疫史上几次重大的瘟疫灾难,每一次都是人类文明的重创,每一次人类的文明又会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走出,人类在这几千年的历程中,始终是不可战胜的!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一、查士丁尼大瘟疫:地中海一场史无前例的鼠疫

这次瘟疫发生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大约在公元527年到公元565年,当时是查士丁尼皇帝在位, 所以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这次瘟疫。

它造成了多大的灾难?从史料来看,造成了拜占庭帝国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整个地中海人口也大减,成为整个社会统治迅速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时没有明确史料记录, 但在君士坦丁堡城门口按统计埋葬的尸体的工作人员,标记了23万之后,便不再继续统计了,因为死亡太多了。历史学家普罗柯比记载,做出爆发瘟疫的3到4个月时间,每天死亡人数从5000到10000人。街上到处都有没有来得及处理的奴隶的尸体,瘟疫蔓延到上流社会,那里也开始出现无人收尸的惨状。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这一场瘟疫的死亡人数远超发生在当时雅典的大瘟疫,根据现代科学来定义,有学者认为是场腺鼠疫的疾病。它可以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有肺炎的特征。史学普罗柯比记录了这些人感染之后的症状,描述那些病患当出现发低烧症状后,就像是看到了幽灵,出现了精神错乱得幻觉。发病之后,腹股沟、腋窝、大腿等处的淋巴结肿胀。这些病患一般难以进食,痛苦难耐,甚至出现狂躁症,跑到街上乱叫,甚至自残、自杀。还有一些病患到了最后肿胀得淋巴开始腐烂化脓,活活疼死。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关于这次瘟疫的起源一直没有定论,因为当时的记载不详细,查明来源的手段并不先进。而关于传播路线,一般认为,这个传播路线是中国和拜占庭帝国之间的丝绸之路,从印度到斯里兰卡,再横渡阿拉伯海,经过波斯湾或者地中海最后到达君士但丁堡。很多人认为传播路线就是顺着经商和人流的趋向传播了这次瘟疫。

二、14世纪欧洲黑死病:中世纪最黑暗的年代

1347年到1350年,一场人类历史上破坏力极大的瘟疫席卷欧洲,造成人口锐减,遍地死尸,农田无人耕种,商业无法开展,它改变了欧洲文明的进程,另外对欧洲的文化、宗教、政治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这次瘟疫导致欧洲丧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估算死亡超过两千五百万人。在B.W.塔奇曼:《遥远的借鉴》中,曾以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举例,每天死亡约有400人,700家门户紧闭,这个城市死亡人数超过6.2万人。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关于黑死病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鼠疫是罪魁祸首,它是一种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它是那里起源的呢,有人认为是印度起源,有人认为是中国起源,也有人认为是中亚起源。目前学界广泛认为中世纪的黑死病起源于中亚。

历史学家拉迪里曾说,“瘟疫是中世纪旧大陆人口数量增加和活动的扩张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和有害的副产品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欧洲中世纪人口数量激增,商业活动频繁,对环境破坏极其严重。当时城市人口数量激增,但是卫生条件又很差,在那个年代大家对清洁的概念还不明晰,所以跳蚤和老鼠成了病毒载体之后,就迅速蔓延。

也有学者认为和生态因素有管,因为当时是小冰川时期,太阳黑子活动减弱,火山频繁运动,海洋和大气进行变化。所以,生态气候也是此次瘟疫一个考虑因素。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关于黑死病的传播路线,有学者的观点是这次瘟疫实从热那亚的商船带到地中海,然后迅速蔓延整个意大利半岛,1348年,开始席卷法国、西班牙、奥地利、德国、瑞士;1349年突破了诺曼底进入了大不列颠;1350年又吞没了斯堪的纳维亚……最后到了欧洲北部,在极度寒冷的北极圈慢慢消失。

对于黑死病的恐惧,和满目疮痍的社会,人们开始反思,有人从上帝与宗教的角度思考,有人从社会管理角度,有人从艺术角度,在这段时间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例如薄伽丘的《十日谈》、笛福的《大瘟疫年纪事》等。这些都为文艺复兴开辟了光明之路。

三、美洲大瘟疫: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

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欧洲文明疯狂的前进,无论是文化艺术还是科学技术,都在朝着世界前沿进发。在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个欧美航线的开辟,也充满了人类血泪史。

到16、17世纪大量的欧洲人进入美洲,已经经受了多次瘟疫的欧洲人体内,或许有了这种疾病的抵抗力。而他们在来往的商贸中,携带各种商品,上面一旦沾染了病毒,对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来说,都是致命的。因为他们所生活的大陆是独立的,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未接触过这种病毒,所以完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会造成毁灭性的死亡。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欧洲人侵入美洲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虐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甚至带去的病毒,都让印第安人的人数大量锐减。据史学家估计,当时印地安人最多时有5000万,可是经过了殖民运动之后,所剩下的不到十分一,不足一百万。

人类的贪婪,加上这个看不见的病毒,差一点让印第安人消失在历史之中。

四,明末鼠疫:崇祯皇帝最艰难的统治

明朝崇祯皇帝在于的时间是1628年—1644年,这几年中发生了地震、旱灾、蝗灾,最致命的便是瘟疫,也就是鼠疫。这连接不断的灾难,让本来积贫积弱的大明朝也开始进入毁灭。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大明朝的统治从此结束。

这次瘟疫的产生,很多学者认为是极端的气候造成的。明朝后期是小冰期时代,天气极寒,夏天大旱。农民收成极低,很多人食不果腹,最后他们寻找各种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就吃了老鼠。老鼠身上的鼠疫杆菌开始传播。不过这只是一种推断。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崇祯六年(1633年)发生了瘟疫,然后迅速传播全国各地。

崇祯十年(1637年),山西全境瘟疫大流行“瘟疫盛作,死者过半”,疫情传到河南地区,“瘟疫大作,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

崇祯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 “大疫,人鬼错杂。薄暮人屏不行。贸易者多得纸钱,置水投之,有声则钱,无声则纸。甚至白日成阵,墙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则痛哭咆哮,闻有声而逐有影”。有学者统计,病死者不下20万。

崇祯十六年八月,天津爆发瘟疫, “上天降灾,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传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

《崇祯实录》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

明朝的灭亡当然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官场腐败,统治无能,李自成起义,但是直接原因则是鼠疫肆虐。

五、西班牙的流感: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病毒

1918年3月,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炮火中摧毁欧洲时,一位正要支援战争的美国士兵突然觉得喉咙发疼,浑身发冷,肌肉酸疼。于是他立即求助护士,护士认为他感冒了,开始给他进行治疗,可以不多久,第二位,第三位士兵都开始出现同样的症状……

当时虽然意识到这是一场传染病,可是相对于在战火中死亡的士兵,这次传染病似乎可以忽略了。美国士兵在法国港口城市登录,所以法国港口成为一个中转站。这个中转站导致蔓延到了整个法国,随后又被带入了英法联军之中。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这种流感症状类似感冒,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在战火之中。可是英法联军的战斗力缺在这个病毒肆虐下战斗力迅速下降,很多士兵病倒,有的兵营三分之一的人丧失了战斗力。

这时候德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捕获了很多英法战俘,但是病毒随着战俘,进入了德国军队。德国著名将军鲁登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他的部队在流感的肆虐下已经瘫痪。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当时为了鼓舞士气,很多新闻都对流感不报道,最后五月份流感进入不参战的西班牙。人们大面积感染,甚至国王也感染了这种流感。西班牙开始报道这次传染病,人们便成为它为西班牙流感。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这次流感继续在军队和各国之间传播,直到所有军队失去了战斗力,一战很快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来要打三个月,结果打了四年,一共造成了约1000多万士兵死亡。

而在期间爆发的西班牙大流感,它造成了五亿人感染,占全球人数的四分之一。死亡人数,估计在2千万到5千万之间。

这次流感给本来陷入战争泥潭的欧洲蒙上了阴影,人们甚至都来不及告别又进入了另一场离别。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人们的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重创,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人们总说,20世纪的一百年是多灾多难的一百年,人们不断在死神手里被玩弄于股掌之间。可是到了21世纪似乎病毒也没有消失,短短二十年出现了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甲流、新型肺炎……人类依然在和病毒做着斗争。

人类瘟疫简史:生存之战,从未结束

人类对抗病毒的历史,就是人类的生存抗争史。大多数瘟疫不仅仅是天灾,也是人祸。在古代对抗瘟疫的办法就是隔离,禁止来往。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医学手段不断提高,人类依然要面临着各种未知的事物,但是,面对未知,需要的是真诚,需要的是勇气,需要的是合作。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战胜病毒,延续我们的DNA。【海派文化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