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辭職養豬,靠22頭小豬起家,27年後身家415億!

來源:創業智庫(ID:cyzk88)

最近不少人都說,豬肉的價格越來越高,有點吃不起豬肉了。

那麼,大家是否又知道,現在養豬行業的首富又是誰?

他叫秦英林,本來是個大學生,後來又進入國企工作,後來辭去工作下海,27年來只做一件事——養豬!

他靠著22頭小豬起家,經過27年打拼,他所創辦的牧原股份,現在市值2156億元!

2019年湖人富豪榜,他也以62億美元(約415億元)的身家,成為河南首富!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秦英林的逆襲故事。

01

20頭豬死了19頭

他立下志願要去養豬

1965年,秦英林出生於河南南陽的一個小村子裡,家境貧寒,世世代代都以種田為生。

因為家裡窮,父母除了種田,還養雞養鴨,想盡辦法供秦英林讀書,希望他能早日出人頭地。

但總是這樣苦苦支撐,也不是辦法,當時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來,秦父拿出全部800元家底,買了20頭小豬,準備靠養豬致富。

那一年,秦英林才17歲。

不幸的是,這次掏光積蓄的養豬,不僅沒有致富,還弄得傾家蕩產。

由於沒有什麼養殖經驗,再加上不懂防疫知識,20頭小豬很快就因為瘟疫死了19頭,只剩下1頭。

秦父非常失望,他那悲痛欲絕的表情深深刻在了秦英林的心頭。

年少的秦英林發誓,他一定不會再讓這種事情發生。

就是這樣,秦英林的人生,第一次和“養豬”發生聯繫。

高考的時候,成績優異的秦英林放棄了保送河南大學的名額,選擇了河南農大,專業就是畜牧獸醫專業。

在這裡,秦英林如飢似渴地學習著一切能夠看到的書籍,20多門專業課,他門門優秀。

其中,解剖學更是考出罕見的92分,“農大歷史上也沒有那麼高的分數。”

1989年,秦英林大學畢業,進入了一家國企工作,捧上了鐵飯碗。

他很快開始了新的生活,天天待在辦公室,每天做著差不多的事情,過得非常穩定、安逸。

然而,這樣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到頭,秦英林覺得非常苦悶:難道我就要這樣過一輩子嗎?

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2年,直到1991年,父親來秦英林的工作單位看望他,兩個人在河邊散步。

他看著父親,想起了當年父親養豬、20頭豬死掉了19頭的一幕,突然記起,自己這麼努力讀書,不是為了有朝一日幫家裡養豬嗎,怎麼變成現在這樣子?

就這樣,秦英林的內心燃起了熊熊鬥志。

再加上當時很多人下海,於是在1992年,秦英林帶著新婚妻子雙雙辭去了令人豔羨的體制內工作,開始創業。

02

22頭小豬起家

卻連成本都賺不回來

當時,很多人的下海都是跑去海南做房地產,但秦英林的做法有點“傻”,他跑回老家南陽,採購了22頭小豬,開始了自己的“養豬生涯”。

大學生拋棄鐵飯碗回家養豬,這樣的新聞現在都不多見,更別說20多年前。

不少人過來圍觀,連省畜牧局的領導都過來考察以示支持。

但支持歸支持,秦英林的養豬經歷,還是非常心酸的。

養豬除了需要豬苗,還要有豬舍、水塔...秦英林為了省錢,只好自己動手搭建。

由於是野外,又靠近豬舍,一到夏天就很多蚊蟲,隔著褲管都能咬十幾個包。

有些豬腸道有問題,排便困難,秦英林就硬是用手把豬糞掏出來。

你以為經歷這些困難,秦英林就能成功了嗎?並沒有。

他吃了很多苦頭,這22頭小豬慢慢變大,卻因為疫情“全軍覆沒”。

秦英林本以為自己科班出身,養豬能順利一點,沒想到還是遭遇同樣的挫折。

但他沒時間傷心,因為豬舍、水塔這些前期設施已經投入很多,不想辦法繼續養豬,最後只有失敗收場。

他擦了擦眼淚,又去求爺爺求奶奶,終於借回來一筆錢,又買回了一批豬。

但在1995年,這批豬又開始出問題,接連死了好幾頭豬。

更要命的是,秦英林翻遍了自己的所有書籍,都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病。

最後,還是秦英林母校的老師伸出援手,判斷這是“偽狂犬病”,最後秦英林從河南省畜牧局買到了疫苗,避免了悲劇的再次發生。

這樣一番折騰,9個月後,秦英林的第一批生豬終於出欄了。

秦英林滿心歡喜,以為這次終於成功了,但命運再一次給他開了個玩笑。

當時生豬收購價每公斤才1元,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秦英林本以為是豬販子故意壓價,最後他才知道,其實豬販子收豬也有自己的標準,一看膘,二看臀部大小,三看瘦肉率。

這一次,秦英林上了一課,但他並沒有灰心,反而覺得充滿期待。

因為經歷了這一番折騰,他對如何養豬已經瞭如指掌,以後的養豬事業,一定會更順利。

03

27年高品質養豬

最後做出2156億元企業!

有一句話說得好:那些殺不死你的,終究會讓你更強大。

這句話用在秦英林身上,真的再適合不過。

1996年,他經過認真考察,最終確定長白、 杜洛克兩種豬品種,進了2000頭豬。

有豬販子建議他用瘦肉精,併為他算了一筆賬:只要秦英林肯做,能多賺60萬。

但秦英林一口拒絕了:

“儀器檢測不出來,但良心能檢測出來,寧可不賺錢,也不會昧著良心使用瘦肉精。”

但如果不用瘦肉精,豬肉的口感如何保證?秦英林只好費盡心思,用一些土辦法——

他把養殖場建在清澈的水源旁邊,豬能喝到純淨泉水,還有當地的優質小麥、豆粕吃。

為了測試哪種飼料最適合豬,他前後試了10多種飼料,終於確定了最適合的那種。

為讓豬保持心情愉快,秦英林還讓豬睡上了鋼絲床,並把小圈變大圈。

以前豬在小圈裡,根本活動不起來,現在換了大圈,豬吃飽了還能轉悠一下,肉質更結實。

由於品質好,秦英林的豬慢慢開始在市場上走紅,不少人聽說他的豬肉質好,紛紛慕名而來。

2000年,他成立了河南省牧原食品股份公司,開始大規模擴張。

隨後幾年,秦英林在河南建了8個養豬場,一年的出欄量達到了20萬頭,並引進了加拿大的原種豬。

即便生意越做越大,秦英林依然不忘初心,堅持品質第一。

2006年,上海爆發瘦肉精事件,不少養殖戶都被查處,但秦英林的公司卻安然無恙,因為他的豬肉都是綠色環保的。

2007年春節過後,牧原生豬更被日本人看中,簽訂了1000噸生豬合同。

要知道,日本可是食品檢測最嚴格的國家。

2014年,秦英林的牧原集團更是在深交所上市,現在市值2156億元!

秦英林的身家更是達到了62億美元(約415億元),成為河南首富!

就這樣,秦英林從一個掏豬糞、做豬舍的“養豬佬”,從22頭小豬起家,經過27年的努力,成為了億萬富翁!

27年來,他只做一件事,就是養豬,最後把這件事做成功了!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能一輩子堅持做好一件事,專注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能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