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好是不用功還是腦子笨?

ming劉


數學是學校學習所有科目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因此顯得至關重要,從小學開始學習,到大學都要學習,甚至讀研數學是必考科目。那麼得數學者,基本上在求學路上是比較順利的,但數學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學好的,學不好到底是因為不用功還是腦子笨呢?

一、數學學得好確實需要腦子聰明。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班上總有那麼幾個數學特別好的同學,也沒見他們做題比別人多,但就是每次考試都接近滿分。而其他同學也許比他們用功多了,但考試分數總差他們不少。我在大學就碰到過一個數學高手,大學四次數學期末考試都是100分,哪怕是有一次全班80%不及格的情況下依然如此。

二、數學學得好,得益於語文。我記得我小學時的數學還不錯,那些應用題我都能做出來,而小夥伴們被題目搞得焦頭爛額。我覺得我之所以能解出這些應用題,是因為我的語文成績比較好,我能理解題目的意思,所以感覺到這樣的題難不住我。

三、數學需要強化練習。我小學時數學成績非常不錯的,但上了初中以後,數學就開始拖我後腿。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間開始數學怎麼就跟不上了呢?什麼合併同類項、什麼幾何?反正有些蒙。當然也不僅是數學,其他科目也不太好,入學時第一次期中考試還是班上第二名,等到初二結束時,已經成為班上倒數了,以至於數學老師要求我留級。

我想我在初中前兩年真的有點耽誤,數學和英語都一直不及格,學習沒興趣,數學作業也經常錯,從來就不會做什麼課外作業的,缺乏相應的練習。雖說在初三時加油追趕,還算比較有效果,但還是對今後的數學學習產生了不利影響。可以說這前兩年的不努力成了我後續學習的硬傷,我數學成績就一直不溫不火了。

對於一般智力的學生來說,要想學好數學,確實需要大量的練習,熟能生巧。如果數學不好,那必然是做題太少。當然還有個別學生確實也存在腦子不夠用的情況,儘管學習較一般人更努力,但成績依然一點起色都沒有,對這樣的學生,大家都不能怪他了。

你的數學成績好嗎?你覺得怎麼樣才能學好數學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是平均水平,那麼為什麼一部分孩子的數學好,一部分孩子的數學不好呢?關鍵在於啟蒙階段,數學給孩子的印象是什麼樣的。

第一印象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如果一開始孩子覺得數學苦,數學難,那麼往後學習起來就會比較吃力。如果一開始孩子覺得有趣,容易理解,那麼未來學習就會相對簡單,而且學得好。


舉兩個例子,都是關於我的。

第一個是體育。我小時候體育很差,到了三年級一直都是班裡最後一名。跑步的時候穩居班級倒數第一,連女生都跑不過。跳繩0分,俯臥撐也是如此。直到小學畢業,我都沒有敢投過一次籃球。體育課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恐懼!

直到初一的時候,我偶然看到一個本班的同學獨自在操場上投籃,他的個子比我還小。我看沒有其他人,鼓足勇氣去嘗試一下,結果發現我竟然可以投到籃筐,甚至可以投三分。從那以後,我開始瘋狂地鍛鍊。恰好初二的時候碰上98年世界盃,我們開始每天踢足球,從此我的體育就開始好了起來。


第二個是唱歌。我從小就五音不全,大學之前基本不敢在眾人面前唱歌。直到大學之後,有一次足球比賽過後大家一起吃飯唱歌,試著唱了一首,才發現其實和同學們差不多,從此就不再害怕唱歌。


孩子數學不好,心理肯定會受影響。即便是有學數學的潛力,如果沒有合適的契機打開內心,那麼孩子就會一直被這種思想壓制:我的數學不好。


我們的數學,學的進度太快了,前期沒有打好基礎,不好孩子因為沒有理解好就匆匆進入後面的課程,最後導致腦子一團漿糊。這些孩子不一定是不適合學數學,而是一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沒有把握好節奏,結果導致內心產生了恐懼的感覺。


害怕數學就像恐高一樣,一個恐高的人就算站在高處,即便是非常安全的地方也會不自覺地發抖。恐懼數學的孩子也一樣,即便是一道很簡單的題,孩子依然可能沒有思路。因為內心的恐懼,一旦遇到陌生題目孩子就會大腦一片空白,無法組織思路。


孩子需要等待一個契機,一個改變內心想法的契機。這種機會真的可遇不可求,ta需要一個內心認為權威的人,告訴ta自己能夠做到,而且讓ta真正體會到自己可以,就像我上面的改變一樣。

數學不好的孩子,我建議用以下方法改變學習:

1.減少難題

不要認為學校佈置的題目就一定要馬上做完!在孩子內心比較脆弱的時候,特別是對數學恐懼、厭學的時候,我們需要找合適的題目來給孩子練習。有些題目難度是很大的,即便是大人都不一定能弄懂,這時候讓孩子去做練習,自然是成效不大的。

所以,為了給孩子建立信心,一開始家長應該注意給孩子成就感,讓孩子能夠完成,而且是最好獨立完成習題。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這不是自欺欺人嘛,孩子做得不好就要面對現實,要懂得迎難而上才對。我們當然希望孩子能夠迎難而上,問題是孩子已經對數學恐懼的情況下,你不能讓孩子接觸難題。

2.先掌握基本概念

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孩子一定要先弄清楚,並且能夠熟練的表述出來,孩子也可以通過一些基礎練習來加深印象。綜合性的題目,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悟性,有些套路雖然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對於孩子思維的發展不一定就是好事。


一般來說,孩子做數學包含兩個方面:

1、模仿老師的套路

2、自己感悟

第一種方法是最常用的,也是我們輔導孩子時最應該使用的方式。作為家長,我們可以給孩子多舉一些例題,然後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獨立做題。記得一定要給孩子獨立練習,我們可以給孩子做示範,但是練習儘量讓孩子自己做。只有孩子真的自己獨立做出來了,ta才對自己有信心。

第二種方式在孩子有了一定的積累和信心之後,ta會自發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

3、刻意練習

如果要想飛速提高水平,刻意練習是必須的。淺顯一點說就是哪裡不會練哪裡。這需要孩子有很強的學習慾望,能夠正視自己的問題。面對自己的問題很痛苦,只有非常想改變自己的人才能夠面對。


一開始,我們可以從自己的錯題開始。家長引導孩子整理自己的錯題本,從解決錯題開始。這裡需要注意一點,不是所有的錯題都應該馬上解決的。對於一些較難的題,可以暫時保存,等到孩子的理解力提高了再解決。


總結起來,學好數學需要幾個要素:

要對數學有個好的印象,有成功的感受,感覺到自己能夠掌握它。這就需要我們給孩子獨立練習的機會,多給孩子示範,讓孩子通過觀察獲得理解力。

其次需要掌握好基礎,一開始不要被難題所困,有些題目太難可以先放棄。

第三就是需要刻意練習,哪裡不會學哪裡,基礎一定要打通。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這裡我闡述下自己的觀點。其實我從小就喜歡數學,而且數學成績一路拔尖,直到我上高中為止。為啥會是這樣?我媽媽天天跟我說一句話:兒子,你一週歲的時候,我跟你爸就想看看你喜歡什麼,結果你抓了筆和算盤。就知道你以後是拿筆桿子的。我相信很多地方也有這些習俗。而這些習俗實惠影響一個孩子的發展方向。

為什麼?

第一。父母是影響你學習的第一因素

我爸媽知道我是拿的算盤和筆,從小就對我進行數學引導,給我玩算盤,教我玩算盤,教我寫字,練數學。這樣,你對數學勢必就比其他同學有了基礎。這也是我後來,我媽告訴我,才知道的。記得那個時候有一個特要好的初中同學,他羨慕我,上完數學課,就能完全聽懂老師內容,做作業也是很快,而且很少錯。他數學就很差,甚至我跟他說了,輔導他,也無法跟上思路。所以,他成績一直不好,覺得自己就不是學習的料。。。。。。。

其實,我們的學習跟現在孩子的學習很像,從小受到父母的影響會導致對某一些科目的討厭,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第二。沒有人告訴他學習方法或者說自己完全不瞭解數學

數學很多人理解的就是計算,那計算到底是不是數學?這裡說一個例子:我之前去參加高考,我記得之前模擬考試的時候,是可以用計算器的,老師也說可以帶進考場,但真正到了考場,卻不能帶進考場了,會有老師一一收繳計算器。其實老師知道,數學最基本的就是計算,但這不是說數學就是計算。

多麼熟悉的感覺。這是我高中做的最虧本的買賣了。

數學在小學的時候主要是計算,很多家長也只能理解到計算,甚至有些家長幫孩子做數學作業還用計算器,真是自己的兒自己來坑啊。小學數學成績好,代表不了什麼,但如果不好一定能代表初高中好不好。因為到了初中,接觸到的數學就不是簡單的計算了,而且很多數學邏輯,數學思路。那麼這些邏輯與思路從哪裡來?

還記得勾股定理嗎?

還記得幾何規律?

。。。。。。。。。。。。

沒錯,你如果初中數學不好,要不是你計算基礎不好,要不就是你不熟練公式,不會活學活用。

勤能補拙,數學多學多練;

做不出題很正常,但切記不要盲目做題,要學會歸納總結。

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不要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科創陳


我覺得學數學是要有一定天賦的。我就是屬於那種咋學也學不會的,也不是不學,也努力的學,放假別人玩我學,該做題也做,就是不行,一考數學就緊張,手心冒汗,心跳加快,尤其是立體幾何,一看就懵圈,成績一般都不及格。數學不好捎帶著物理也不好,兩科差就把總成績拉了下來。語文不咋用心,稍微一學成績就很好,尤其是作文,幾乎每次都是範文,而且寫作文從來不打草稿,一氣呵成。老師說我屬於腦子不轉彎那種,一點不靈活,所以數學不好。現在馬上40歲了,想想自己真的是不會拐彎,直腸子,腦子確實不靈活。


跳半壺紗的大媽


作為一個初三的數學老師,我來回答您這個問題。

想必大家都遇到過從小到大班上都有一種人,聽數學課反應特別快一聽就懂,馬上就會。每當這種時候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其實數學的好壞必然是和智力分不開的。

首先,在高中的時候,我遇到一位同學,從來不背書包回家,作業基本在學校都可以完成,我們做一個小時,他半個小時就可以。而且回家都是遊戲在線,最後高考數學145分。這種同學那肯定是屬於高智商了。

其次,目前在我教的班級裡面有一個女生,坦白來說他一定沒有另一個男同學智商好,但是她很踏實,一步步完成了我的要求,一樣可以考試130多分,這說明了堅持用功也是對數學提升有幫助的。

最後,我們班上還有一位同學,初一的時候測試智商全班第三,結果數學只有40分,所以如果只是智商高,不用功的話也無濟於事。我想總結的是,數學不好的智力原因是我們不能左右的,但是可以左右的是你自身的努力程度,你可以堅持兩週刷一道題目嗎?如果可以,我相信你一定不會差。


數學工匠


除了腦子笨或語文水平低理解能力不夠,粗心大意,不用功之外,還有很多人因沒掌握方法。

我就是其中的例子,小學到了三四年級我算術考試常不及格。

從一開始就把數學當語文來讀。見應用題不是把題看清,而像背書那樣照瓜畫瓢去套,三四年級深了,多了許多文字陷阱,出錯還多過食飯。因平時我還循規蹈矩又差身體,父母沒說我什麼,但都很頭疼,還商量辦轉學。我哥的書讀得拔尖,考取的都是名校,小學有幾年還因成績優異而獲得免費。他見我不痴不呆也不懶怎會學成這副樣子,就從旁看著我做了一次習題,即時發現我不加思索把題做得飛快,錯了也不知錯哪裡,於是叫我拿到題先認真讀三篇才動手,糾正了方法,人就開了竅,我語文好,理解力自然不錯,記憶力也不差,當學習方法對了,以後只要細心些想錯都難,從此遇到有數計的科目我都有興趣,而且學得很理想。

數學學不好的孩子,不妨和家長一道,也找找自己學習方法上的短板。


小笙常談


數學學好跟用工,跟腦瓜聰明都有關係。在數學這個邏輯思維的科目裡面,不得不承認,有一部分人不是腦袋笨,而是腦子的沒有數學思維。

說一下子本人的經歷,我就是那種數學比較好語文比較弱的人,數學屬於隨便看一看,那種思維邏輯就能夠想象的出來,做得又快又好,語文有好多字是很難記得住,主語謂語賓語,有時候很難分得清。

記得當年是小學數學的考試是打破了縣城統一考試的記錄,考一百分。

因為喜歡數學,所以就愛學習數學,又因為數學考好了,大家都認為你數學學得好,所以你就也認為自己數學學得好,更願意在數學上面用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數學,因為你也要證明你自己數學學得好,同時也要證明給大家看,所以這種良性的循環讓你的數學成績是越來越好。

心裡暗示,不知道這個方式在學習當中是否有科學的依據,但是心理暗示在學習中確實有好的作用和不好的作用。

那孩子他認為自己是學好數學這塊料的時候,那麼他就會用心的去把數學學好,當所有人都說在孩子腦瓜,笨,學習不用功,數學學不好的時候,慢慢的他也認為自己學不好數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他腦袋笨,再怎麼用功都沒有用。

數學能不能學好,首先是興趣,其次是心裡暗示,再次是用功。孩子感興趣的孩子才會去學。當孩子學了數學之後,得到誇獎得到認可的時候,他就會更努力的,更願意的去學,但是當孩子一遍一遍的用功學數學,還是原地踏步的時候而沒有得到鼓勵的時候,慢慢的孩子也會放棄了數學。

學是需要邏輯思維,同時也是一環扣一環的學習科目。

數學不像學習語文。我們可以斷檔一部分,從中學都能學得好,或者說我們只要背誦,只要再抓一緊一段時間努力學就可以。比如物理力學光學等,它的交叉性不是很多,而數學就不一樣了,數學,你每次新學的內容都會用到前面你所學到的知識,也就是說數學學習是一步一步的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是需要紮實的基礎。

好數學,要從課本里面找知識,學好數學,一定要理解數學所有的定義跟公式,這裡是理解而不是背誦,如果只是會背了而無法理解,靈活運用這個公式與定義,那麼這數學是沒辦法學好的。

我們發現好多孩子,尤其上初中跟高中的數學大題不會做,好多數學題做錯,如果你一層一層的撥一層一層的找,你總會發現孩子,最後所差的是課本上的某一處,某一個知識點沒有學透,沒有學會或者說不會靈活的運用。

孩子在學數學的過程中時常跟語文,其他科目相比,可能某一個知識點我不怎麼太會。當年的年級考試或者期末考試沒有考到,孩子就這樣的把這個知識點給遺忘掉了,但是在做大題或者是年級越來越升高的時候,會用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孩子就不會了。所以他看著大題就懵了,原因就是孩子不會把曾經所學過的所有知識點用在一起。

數學是需要,紮實的基礎知識,一點一滴的累積同時要把各類各種類型的題,做熟做透,不是做會和作對。

絕是邏輯思維比較強的,數學這個科目是一點一滴累積的,不是突擊就能夠學好的,也不是在題海戰術中短期能夠提高的,哪怕即使你短期提高了,也是提高的,這一段時間做過題的考試成績,而將來有一天中考和高考的時候,你的數學成績未必能夠提高多少,因為如果你基礎知識不紮實,不在課本上面找知識點,數學你是很難提高的。

好多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好,家長就給報課外輔導班,課外輔導班會為孩子把近期所做過的所有的題的類型都講解透但是卻沒有找到每個孩子不會的那個基礎點在哪,所以孩子短期內雖然會做所有的數學題,但是中考高考的時候,這種類型的題你未必遇見的到,也就是說變了一個花樣,孩子就不會做了,好多家長最後中考高考之後,非常的疑惑,我孩子平時數學考試考得很好,在輔導班裡面學的也比較好,為什麼中考高考的時候,成績就那麼不好呢?

原因就在於,孩子只學會了做這種類型的數學題,他沒有學會做一變應萬變的這種類型題的知識點。

數學不是普普通通的,課外輔導班突擊就能學好的,不要說孩子期末數學成績考得好,因為期末考試好的好,將來有一天中考高考的時候才是真正見真章的時候。

短期內的突擊補數學,並且還是大量的做題解體,不去照孩子差在哪塊的知識點,這樣的數學補課永遠是本末倒置並且增加孩子的負擔,最後對孩子的中考高考成績是沒有提高的。


陪著孩子一起學


感覺數學這個東西不僅要腦子,也要時間。數學要學好,邏輯思維等方面要佔一定的比例,自己的努力程度也要佔一定的比例。改變不了先天的,我們就用後天的努力來補上。

我,數學困難戶。當年高一的時候就沒怎麼及過格,高二的時候就沒怎麼上過100分,高三了就沒怎麼上過110分。可以說數學是最拖我後腿的科目了。但是我依然沒有放棄,畢竟能提一分是一分。高考居然出乎我意料地考了將近130分,雖然也不是很高,但對於我來說簡直就是巨大的驚喜。當然,提分的方法就是瘋狂刷題,不會的問老師問同學,上課好好聽講,把錯題收集起來好好研究。還有,基礎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式啊口訣啊什麼的一定要背,而且每天無論如何,一定要做數學題。有時候真的做得非常煩躁,但是做多了你就會發現,考的就是那幾個題型。

好好加油吧,努力總會有收穫的。


聾魚



數學很不好的熊娃,我家也有一枚!如果世界上有數學速成班,並且可以保證效果,我一定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去給我家熊娃報個名!瞬間脫離苦海啊,幸福的感覺瞬間提升了8個階,好想做個美夢,讓我在天上飄一會!


做完夢,心情好些還是要面對現實啊!
數學不好,我兒子的歸因是“我思維遲鈍”!

有一次教數學作業,一個題型教了好幾次,還是不會,我的心情如下圖,只是沒發作!

我忍住脾氣問他,教了幾遍,同一個題型還是做不對,你自己覺得是什麼原因!他生無可戀的看著我說:因為我思維遲鈍!完全沒有當年說自己有多聰明的自豪勁!

我一下僵住了,沒有接他的話,繼續教他!

但我的靈魂深處不認同也不想認同他的想法!如果數學不好,是因為腦子笨,那為啥其他學科能學好?

一個孩子到底為啥被數學折磨成這樣?結合教孩子做題目的思考,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兩點:

  1. 客觀情況:數學從小學到初中,其實是一個逐漸學習打基礎的過程,前面的基礎如果沒打好,後面的學習就更難!這是困擾大部分初中高中生的問題!
  2. 主觀情況:很多家長,像我一樣,在小學的時候沒有重視孩子的數學成績,現在到了初中,孩子上課就感覺 “坐飛機”,傻傻聽不懂,下大力氣補習,也很難得到提升!

舉個例子:

如下題(純手寫,不是特別美觀,請諒解)


這是初中數學較為簡單的, “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的題型,就涉及到四個知識點,兩個小學的,兩個初中較早學的概念!

這就是我家熊娃教了幾遍還是會有錯誤的題型。在有了上面的反思總結以後,我改變了我的家教策略,對於這類題型,對他的薄弱知識進行專題補習。堅持這個方向還是有挺大效果的

這種補習,現階段只能靠家教,父母做家教或去補習。因為在學校的課堂上,老師為了兼顧教學進度,不可能細緻的慢慢的,把以前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揉碎了來講。另一方面,孩子可能本身自學能力不強且學習任務重,沒方法也沒精力做到這一點,所以還是需要家長的幫助!

結合在家教育孩子的親身經歷,我認為,孩子數學學不好,大概率不是因為腦子笨,而是前期基礎沒打好,後期跟不上。而之所以會覺得是因為腦子笨,大概率是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被家長、被題目打擊的失去興趣和信心了!

家有孩子數學不好的寶爸寶媽們,期待我們有更多的探討和交流,一起幫孩子們提升成績,提升孩子的信心和幸福感!



中考英語學霸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不擅長的領域。孩子數學不好有可能是不用功的原因,但絕對不是腦子笨的原因。

我從小學開始語文就比較突出,數學還勉強。初中後,語文直線上升,數學就完全聽不懂,當然也可能和學習方法不正確有關,不是不努力,上課認真聽,也去做題,但是是真的在數學這一科目有盲點,就是很多地方聽不懂!語文可以考到142,數學只能考70多分(150分滿分),不是不努力,也不是腦子笨。這就和有的人一唱歌就跑調,語文聽不懂文言文是一樣的!

如果是因為不用功,那就需要好好輔導了,從基礎點開始逐一突破,經過一段時間輔導,基本就能確定孩子是不用功還是真的數學科目有盲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