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裡的祕密:與父親和解,與愛言和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寥寥千餘字,將老父親對兒子細膩厚重的愛刻畫得淋漓盡致,時至今日,無數人依然為父親那笨拙攀上月臺買橘子的背影所打動。而與父親有隔閡的玉玲姐,尤其羨慕朱自清先生能有這樣一個好父親。

朱自清《背影》裡的秘密:與父親和解,與愛言和

玉玲姐說,如果她爸能跟《背影》裡的父親待朱自清一般對她,那麼她家定是個和諧幸福的家庭,沒有這麼多雞飛狗跳的爭吵、冷嘲熱諷的敵意。

曾經的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朱自清先生的父親朱鴻鈞,並非是大家理想中的“完美爸爸”,其家庭,也並非是眾人所認為的“和諧幸福之家”。朱自清先生與他父親有過矛盾、爭吵,而《背影》一文,正是朱自清“離家出走”多年後,父子關係破冰和解之作

父子矛盾:不相見二年餘的原因

1917年,對於朱鴻鈞一家來說,是個糟糕的一年。原本家境富裕的他,因為又新收了幾房姨太太,惹得家宅不寧,搞得烏煙瘴氣,最後丟了差事不說,還負了不少債。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家中71歲的老母親溘然長逝,整個家庭陷入困境之中。

在北京上學的朱自清,從北京到徐州,奔喪回家。看著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去世的祖母,簌簌地流下了眼淚。

朱自清《背影》裡的秘密:與父親和解,與愛言和

因著家中光景慘淡,1920年,朱自清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從北大提前畢業,輾轉到母校揚州八中任職。他終於有了點薪水,能夠自食其力,分擔一點家裡的經濟壓力了。然而,這個時候,父親朱鴻鈞因為家裡姨太太的慫恿,憑藉著自己與校長的私交,向學校提出代領朱自清薪水的要求,讓校長將兒子的薪資直接送到家裡,不允許朱自清本人支領自己的工資。

因著這事,朱鴻鈞與朱自清父子矛盾爆發。已經接受了西式教育、經歷過五四運動洗禮的朱自清,對父親封建家長制的作風十分不滿。他並非不肯貼補家用,但是自己既然已經成家立業,自然不願在經濟上繼續接受父親的掣肘。

可是朱鴻鈞並不理解自家兒子的憤怒。在他看來,自己辛辛苦苦撫養長大的孩子,如今翅膀硬了,出門讀了幾年書回來,都不孝順長輩了。

兩父子就這樣槓上了,誰也不服誰,彼此都不願退一步。朱自清認為自己沒有錯,不需要認錯,而父親朱鴻鈞也覺得自己沒有錯,更何況他是朱自清他爹,是長輩,怎麼可能跟小的認錯。

父親專制式的家長統治行為激怒了朱自清,他憤然離去,到外地執教,父子從此失和。1921年冬天,朱自清將被朱父趕回孃家的妻兒接到杭州,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朱自清《背影》裡的秘密:與父親和解,與愛言和

父子矛盾

父子反目,“骨肉間的仇恨”,讓朱自清內心充滿矛盾和焦慮。雖然定居後,朱自清小家庭的生活安定了,可是他精神上卻深受父子失和的困擾。儘管由於姨娘的作祟,儘管父親的做法過分了些,但是父子間總不能就這樣僵持下去。

於是,1922年暑假,打算主動緩解父子矛盾的朱自清,攜著妻兒主動回了揚州。但是仍舊氣在頭上的朱父,先是不準兒子進家門,後來在親戚們的規勸下,朱自清好不容易踏進家門了,朱父也始終不肯理睬自家兒子。過了幾天很是沒趣的日子後,朱自清頹然離去。

1923年暑假,朱自清又回揚州家中一趟,但與父親的矛盾是始終沒有得到緩解。這一年,朱自清母親也被逼離家,朱自清將母親接到浙江奉養。此時的朱自清心情不可謂不苦悶,但是因著先生本性忠厚,由始至終從沒一點怨恨。

關於父子之間的矛盾衝突,朱自清於1924年發表的以妻子武仲謙為原型寫的小說《笑的歷史》,可以從旁窺知一二。

你有了事以後,雖統共只拿了七十塊錢一月,他們卻指望你很大。他們恨不得你將這七十塊錢全給家裡!你自然不能夠。你雖然曾寄給他們一半的錢,他們哪裡會滿意......

小說發表後,因著裡頭隱隱涉及到不少家裡的舊事,朱鴻鈞看後大為不滿。家醜不可外揚,豈可堂而皇之地登在紙上,供人商議討論!於是父子矛盾再次加深,二人久不往來。

朱自清《背影》裡的秘密:與父親和解,與愛言和

父子和解: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

朱鴻鈞雖然因為薪資歸屬問題與長子產生了齟齬,甚至因此不理睬他,但是心裡還是會惦念著在外奔波的遊子朱自清的。只是朱父礙於封建觀念中倫常綱理的理念,覺得父母管教子女是天經地義,子女膽敢反抗就是大逆不道,一直不肯放下自己的身段與兒子握手言和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朱父身體愈發不好,再加上朱父對長孫的教育很不放心。1925年,朱鴻鈞主動寄信到北京,向朱自清提及長孫的教育問題,“我沒有耽誤你,你也不要耽誤他才好”。父子二人關係就此破冰。

也正是這一年,朱自清接到父親的來信,“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接到此信,朱自清心中大慟。他稟性忠厚良善,與父親失和長期以來一直使他痛苦焦慮。自幼接受傳統中式教育的朱自清,受“父為子綱”、“子不言父之過”等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反叛父權專制的道路上一直感到十分焦慮、憂悒。這種焦慮與沉痛因著父親的來信被再次觸發,強烈的骨肉親情佔據了他的胸懷。

朱自清不願父親再受父子矛盾之苦,他想盡早與父親冰釋前嫌,給老父以安慰,同時也釋解自己心中多年的苦悶。朱自清終於決定自己認錯,請父親原諒。既不向老人爭曲直,也不希望有迴音,懷著對父親強烈的懷念之情,寫下這篇回憶性散文,《背影》

朱自清《背影》裡的秘密:與父親和解,與愛言和

《背影》只短短千餘字,卻飽含著朱自清羞愧、傷悲、感恩種種複雜的思緒,用情極深、用力極猛。余光中對《背影》有過這樣的評價:失之傷感。千把字的文字裡,作者便流了四次淚,也未免太多了點。

然而朱自清在《背影》一文裡的落淚,並非淺薄的“傷感”二字可一言蔽之,其間蘊含著不可明言的複雜的感情矛盾和沉重的懺悔。

自從與父親浦口火車站一別,已有八年之久。當時所見所感,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在回憶中也逐漸變了樣貌。當時的懊悔變成如今的懺悔。父子間種種前塵往事、矛盾爭吵,皆變得模糊不清,只記得父親過往種種好處,尤其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裡的秘密:與父親和解,與愛言和

1928年的秋天,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送達揚州,弟弟朱國華手捧書本,不敢怠慢,一口氣奔上二樓父親的臥室,讓朱鴻鈞先睹為快。

此時的朱父,行動已十分不便,只能一步步地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老花鏡,一字一句地誦讀著長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據朱國華回憶,當時的父親,“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光彩”。

困擾了父子多年的矛盾與不和,終於冰釋溶解。

與愛言和

幼時讀《背影》,老師總將焦點聚焦在“父愛”的主題上,講朱自清與其父親父慈子孝,而年少的我,也是情真意切地被文中父親攀爬月臺買橘子,付諸於行動的寡言父愛所打動,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家中對我寄予厚望的我爸,他用他那寬厚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經濟重擔,早出晚歸,換得我衣食無憂。

我能如此無恙成長,順利從大學畢業,父母的恩澤功不可沒。儘管如此,在與父親的相處過程中,我難免也會遇到磕絆,有矛盾、有誤解、有爭執。這其中,有些是父親的過錯,而有些,則是我的過失。

然而在父親看來,我是沒有資格置喙他的。舉個例子,今年開春疫情初發,頗具憂患意識的我年前一直在他耳邊嘮嘮叨叨地講要戴口罩、別串門,每一次他都很不耐。春節期間疫情日漸嚴峻,多省爆發聚集性疫情,我跟父親提議家裡吃飯的時候用公筷,這樣比較安全。父親兀地將筷子一摔,火氣甚大地低吼,“一家人用什麼公筷!你要這麼嫌棄你就自己用!”

朱自清《背影》裡的秘密:與父親和解,與愛言和

誠然,父親是愛我的,但是我和父親之間,溝通實在艱難。年輕氣盛時,每次與父親有爭議,我都是默默地慪著火,面上一言不發,背地裡默默較勁,甚至還會產生為什麼我的爸爸不是別人家的爸爸之類幼稚的念頭。

如今年歲漲了,見識多了,也知曉了寫出如此感人《背影》的朱自清先生其實與父親關係也非常緊張。

說實話,哪一家孩子不曾與父親爆發過矛盾呢?

朱自清先生在文章裡,替自己的父親解釋,說父親“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如此而言,父親所犯的過錯也是在情理之中罷了。

經我的觀察,不管是哪一家的父親,多少也是端著“父親”的架子,儼然一副“一家之主”的做派。我家父親便是如此,難聽人勸,常常固執得令人咬牙切齒;若是犯了錯,鮮有願意低頭道歉的時候,但倘若別人犯了錯(尤其是小輩),少不了理直氣壯地要求他人道歉。

父親硬氣了幾十年,早就學不會如何放下身段了。

能怎麼辦呢?只能由我們先向父親和解了。

我將這話告予玉玲姐,勸她道,雖然她與父親價值觀不同,常有爭端,家裡整天雞飛狗跳。但是有時與父親相處,也別太強硬了。家家有本糊塗賬,家人之間的相處,本就難以講理,更逞論誰對誰錯,只不過立場不同、見解不同,觀念也不一樣罷了。我們與父親和解,實際上是與愛和解。

是了,與父親和解,便是與愛和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