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忆》序言


《新闻记忆》序言

【撰稿/赵学文】刘林颖同志即将付梓的新书名为《新闻记忆》,把自己二十多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作品精选出来结集成书,这是一件于自己、于事业都有意义的事。文化说到底就是记忆的书写。新闻报道虽然时效性强,但多少年过后,再回头看当时的人和事,其时代印记仍熠熠闪光、不可磨灭。从这个角度说,这本书名之《新闻记忆》是极恰当的。

◇◇我过去与新闻宣传有些交集。我本家叔叔在文水县通讯组工作,他是一顶一的新闻报道好手,在全省都有些名气。他多次对我说,做新闻工作最为宝贵的素质,是要练就一双能够发现新闻点的眼睛。刘林颖的近20篇通讯和140余篇消息,都是他在工作中的发现。生活中有轰动效应的事件毕竟很少,而蕴藏着的新闻点人们总是司空见惯、视而不见。而刘林颖就是在这庸常的生活中,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事和那些有着闪光点的人。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基层新闻工作者来说,这着实不易。

◇◇《新闻记忆》中的新闻报道地域性很强。关于曲沃的宣传报道,从题材看涉及一个县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县政府到乡镇、村委,从公安、征稽到教育、医疗,从先进人物到名不见经传的中医传人,记录了曲沃县当年的风云往事和形形色色的人物。时光虽然不再,但因为刘林颖的记录,那个时代依旧鲜活在文本里。

◇◇《新闻记忆》中的新闻作品以正面报道为主,对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不吝笔墨,很好地发挥了新闻正面引导的作用。《新闻记忆》里也有直面现实、痛击时弊、揭示地方问题的报道。曲沃的盗卖文物事件曾经震动全国,《盗挖古墓疯狂令人瞠目》《利剑总会斩黑手》就对此事件进行了详尽的报道。从文章的描写可以知道,当年他与同伴进行了深入的蹲点采访,冒了很大的风险。这样的报道当时都上了《中国商报》的头版头条,对制止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我们看到一个新闻人的担当,也能看出逼近真相的报道其社会价值之所在。新闻报道虽然不似文学作品对语言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做到准确、鲜明、生动也不易。《新闻记忆》里的新闻报道多是短小精悍,行文简洁明快。刘林颖同志在写作中特别注意文题的锤炼,把题眼形象化、生动化,每个标题的背后都可见作者的一番苦心,使文章吸引了眼球,抓住了读者。由此看出刘林颖同志扎实的文字基本功。特特别要说一句的,是《新闻记忆》的最后一个版块“随笔杂文”。在做好宣传报道本职工作之余,刘林颖同志还有着更广泛的文化趣味。他是文青,也是书画爱好者,对当地的人文历史又抱有浓厚的兴趣,所思所想都行诸文字。这是一个文化人的自觉。《新闻记忆》样书的封面上刘林颖写了一句话:“为真理发声,当记者骄傲。”这反映了他的心路历程。以自己的方式留住记忆,亦当快慰自足吧。

◇◇是为序。

◇◇◇◇◇◇2019年4月27日

(作者系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名作欣赏》总编辑。)

《新闻记忆》序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