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中各種測光模式有什麼區別?拍照時該怎麼選擇?

好色影


在日常拍攝的時候,測光模式是我們拍照前需要設定的要素之一。以尼康相機為例,相機只有在P(程序自動)S(速度優先)A(光圈優先)和M(手動設置)模式下設定測光的方式,在其它模式下,照相機自動選擇測光方式。相機通常的測光模式有三種:

一 矩陣測光:

這是平時拍照使用最多的測光模式,照相機對畫面的廣泛區域進行測光,並根據色調分佈、色彩、構圖及距離信息設定曝光,大多數情況下可產生自然效果。

二 中央重點測光:

人像拍攝的經典測光方式,或者當使用濾光係數大於1倍的濾鏡時推薦使用。照相機對整個畫面進行測光,但是將最大比重分配給中央區域。

三 點測光:

照相機對以當前對焦點為中心的3.5mm直徑圈(約佔畫面的2.5%)進行測光,確保即使拍攝對象和背景之間的亮度差異非常大時,也可以對拍攝對象進行正確的曝光。

新玩攝影的朋友們常常困惑如何選擇測光模式那?

一:通常情況下室外攝影特別是拍攝風光照片,一般採用矩陣測光,拍攝出的片子能夠達到自然的效果。

二:如果進行人像攝影,為了確保被拍攝者面部或者重點區域有準備的曝光,通常採用中央重點測光。或者攝影在使用一倍以上濾光係數的濾鏡時,也要考慮使用中央重點測光模式。

三:通常在室外拍攝時,如果拍攝對象與背景之間亮度反差太大,這時候可採用點測光來確保正確曝光。比如拍攝花卉,小鳥等等,通常使用點測光模式。


我是深海


評價測光:測光模式的默認設置,廣泛用於風景拍攝、抓拍等多種場景。以自動對焦點為中心,照顧畫面整體亮度平衡。

局部測光:測量灰色圓形部分的光亮。測光範圍相對較窄。可用於拍攝人像特寫。

點測光:僅對灰色圓形內的亮度進行測量。可用於強烈逆光等希望僅對人物面部亮度進行測光之類的場景。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類似局部測光模式,但對周圍的光線也做出一定反應。注重畫面中央部分亮度,同時平衡整體畫面亮度。

幾乎可應用於所有拍攝場景的是默認設置的“評價測光”模式,以自動對焦時所用的自動對焦點為中心,注重合焦被攝體的同時考慮到畫面整體平衡進行測光,根據其測光值採用高級算法計算,轉換得到曝光值。

測光範圍最狹窄的是“點測光”模式,只對中央的部分亮度有反應。但逆光等特定場景下想要迅速讓特定被攝體獲得恰當的曝光時,可以使用點測光。



JerrySos


相機的測光模式有4種,以佳能為例有:評價測光、局部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它的區別是測光的範圍不同,重點也不同

1.評價測光

它在整個屏幕中分佈了多個測光點,系再根據每個點的測光值進行綜合評估,得出一箇中間的平均測光值。

優點:畫面曝光平衡,適合大多數場景的拍攝,不會出現明顯的死白和死黑的局部曝光。

缺點:得不到精確位置的曝光,純白和純黑的物體會被拉到一個偏灰的狀態。

下圖為對評價測光的曝光,屏幕的高光、黑框的陰影、牆壁的中間調都有看得出細節。

2.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這個測光範圍比評價測光範圍小,比局部和點測光範圍大,主要集中大範圍區域。

系統根據這一區域的曝光值計算出一個平均的曝光值。

原理和評價測光一樣,但隨意測光的範圍變小,高光沒測到的區域會被中間的曝光值拉低了曝光,從下圖顯示屏上的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字更清晰了。沒有高反差是不容易發現的。

3.局部測光

測光範圍在中點的局部,如果中間局部較暗,系統會直接把拉到一個正常的曝光值,這時其它的區域也會隨著變亮,但系統不管它,只要中間的局部不明不暗就行了。

優點:可以任意選擇自己想要的局部曝光

缺點:周圍的曝光不受控制

如下圖對著顯示器的黑色邊角測光,屏幕已經完全過曝了,顯示器曝光正常,牆壁也拉亮了。

4.點測光

測光範圍比局部測光更小,少一半。

原理是和局部測光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測光範圍變小了,其它區域的曝光變得更不可控了。

如下面的圖,測光點同樣顯示器黑色邊角,屏幕變得更過曝了,牆壁也也變得更變亮了。

拍照時怎麼選擇測光模式

1.評價測光是大多數人默認的測光模式,適合大多數場景的拍攝。

它能把過曝的區域拉暗,把過暗的區域拉亮,所以基本上是不會有問題的。

拍風光照時最好用評價測光。

2.中央重點測光和評價測光沒有很大的區別,正常環境下肉眼是分不出來的,所以不用糾結。

3.局部測光適合拍人像,對臉部測光,可以使臉部正常曝光,尤其是在光線不怎麼好的情況下。

4.點測光適合拍高反差照片,比如剪影,對高光測光,陰影瞬間拉黑。

總的來說,沒有哪種測光模式一定適合拍哪種題材,因為自然光線複雜多變,拍攝時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測光試拍下效果,這裡只是讓你理解測光的原理。

在光線正常的情況下就用評價測光是就可以了。


志勵好攝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拿不到優質回答簡直對不起鍵盤,言歸正傳!相機所採取的測光方式根據測光元件對攝影範圍內所測量的區域範圍不同主要包括點測光、中央部分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平均測光模式、多區測光等。

點測光模式:測光元件僅測量畫面中心很小的範圍。攝影時把照相機鏡頭多次 對準被攝主體的各部分,逐個測出其亮度,最後由攝影者根據測得的數據決定曝光參數.一般來說,在這種模式下測光元件僅會測量畫面中心很小的範圍。攝影時把照相機鏡頭多次對準被攝主體的各部分,逐個測出其亮度,最後由攝影者根據測得的數據決定曝光參數。這種測光模式大多應用於拍攝者希望將拍攝主體充分表現的情況下使用。例如在光線均勻的影室內拍攝人物,許多攝影師就會使用點測光模式對人物的重點部位,如眼睛、面部或具有特點的衣服、肢體進行測光,而著重表現其具有特點的部位,以達到突出主題的藝術效果來。

中央部分測光模式:這種模式其實是對中央點測光模式的一種擴展,相機的測光元件會對畫面中心處約佔畫面12%的範圍進行測光並最終進行平均加權而得出測光數據,這種測光模式非常適合各種畫面被拍攝主體在畫面中心位置或環境光線反差不大的風景照片的拍攝時使用。例如從圖3中我們可以看到,被攝的人物由於服裝和麵部的色彩反差較大,而其與環境色彩的光線反差較小,拍攝者就使用了中央部分測光模式,對處於畫面中央的整個人進行測光,而避免了衣服和麵部反差較大所可能造成的欠曝或過曝情況,而獲得了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一般來說,當使用這種模式測光時,相機會把測光重點放在畫面中央(約佔畫面的60%),同時併兼顧畫面的邊緣。目前,許多單反數碼相機都會具備這種測光模式,使用這種測光模式的好處時,當畫面出現高反差或色彩迥異的情況時,相機會對多個區域進行測光,並根據拍攝者的需要強調對某個區域進行重點測光,然後進行加權平均,這樣,所獲得的圖像會很少有某個區域欠曝或過曝的問題出現,但對於一些重點主體部位,圖像卻能很清晰的進行反映,因此,非常適合於拍攝各種具有大反差光照的風景或運動照片。

平均測光:這種測光方式,也許是所有數碼相機中最常見的一種了,它測量整個畫面的平均光亮度,比較適合於畫面光強差別不大的情況,可以滿足大多數情況下的測光需要,但問題在於,當環境光線複雜或光線亮度反差過大時,其所獲得的測光數據,僅僅是一個平均數值而已,很容易出現圖片暗部過曝,而亮部卻欠曝的情況,例如,在上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張照片的暗部不暗,亮部不亮,會出現一種灰濛濛的感覺,使人感覺非常失敗。

多區測光:這種測光方式的實質其實就是將整個畫面劃分成多個區域,然後各自使用獨立的測光元件進行測光,再由照相機內部的微處理器進行數據處理,以求得合適的曝光量的方式。

  無論採用那種測光方式,都是需要根據拍攝者的實際需要來進行的。而在攝影中,無論何時,我們都應清楚的瞭解自己要拍攝的是什麼,只要抓住了自己需要拍攝的是什麼,也就是明確了所要拍攝的主體,我們的測光、構圖以及最終如何設定光圈和快門組合也就變的簡單起來了。



宛陵航拍


大部分相機都具幾種的測光模式,可能每個牌子的叫法有所不同,但測光的原理大致相同。測光模式多為點測光、中心測光、多重測光。


測光模式

多重:對分割成多個區域的畫面的各個區域進行測光,以確定畫面整體的最佳曝光。通常的拍攝當中,多數使用多重模式進行測光。

中心:將重點放在畫面中央部分的同時,對整體的亮度平均地進行測光。對畫面中間部分進行測光,忽略邊緣部分的光線,中心對焦的測光模式大部分曝光是非常準確的,除非是大片黑或大片白的極端場景。

點:只在中央部分的點測圈內進行測光。

白加黑減

現在雖然知道了測光的方法,但實際拍攝中,多數的場景還是要按照“白加黑減”的方法進行拍攝。

因為在大片白色或大片深色的場景中,測光表看到的世界永遠都是中灰色(18%中灰色),無論是白色的雪景和深色的場景,測光表都不會對這二種場景進行區分。

下面是二種場景測光方法。

白色場景

下圖背景是一張白色的打印紙,使用了自動曝光的方法進行拍攝。

這時,相機的自動曝光表會將白色背景看作是18%的中灰色,會導致圖片的曝光不足。在類似的場景當中,在測得的曝光值基礎上需加大2檔光圈,以獲得合理的曝光。

深色場景

下圖一身披黑色披肩的人站在深色背景牆前,使用了自動曝光的方法進行拍攝。

這時,相機的自動曝光表會將深色背景看作是18%的中灰色,會導致圖片的曝光過度。在類似的場景當中,為了避免曝光失誤,要靠近人的臉部測光,或者直接測量在同樣場景中自己的手部光線,深色皮膚縮少一檔光圈,淺色皮膚加大半檔光圈,以獲得合理的曝光。

技巧與設定

在對焦區域內有明暗反差較大的被攝體時,懂得了用點測光測量想要以適當的亮度拍攝的被攝體的曝光。

但有的場景還需進行AE鎖定拍攝。

為什麼要進行AE鎖定?在多數的情況下,測光點並不就是我們需要的對焦點。這是需要將相機的測光與對焦功能相分離:先測光,然後構圖對焦,完成拍攝。

這種將測光與對焦功能的相分離實際上就是通常說的所謂“後對焦”了。

下面以索尼微單為例說明一下AE的設置。

AE鎖定

1.打開自定義鍵設置——如果為“AF/FM按鈕”請選擇為“AE鎖定切換”。

2.在相機背部找到“AF/FM/AE”切換杆,將拔幹打到AEL處。需要曝光鎖定時,按一下圓形按鈕,即能固定曝光。再按一次圓形按鈕,曝光鎖定解除。完成設置後,可以先測光按AE鎖定,後自由地構圖對焦拍攝了。


36旅行


這個問題要是說完整就長了點。我僅說平時拍攝時常用到的兩點吧。

1)評價測光。在相機設定多個測光中選擇幾個點(自動選的),經程序計算得出最佳曝光參數。這個測光方式一般用在光線複雜的情況下,如紀實拍攝,場面光源多且雜。

2)點測光。相機僅以設定的單點測光點給出曝光參數,或者指導你設置曝光參數。在拍人像,花草,小品時使用。點測光的最大好處是作品層次感強。為什麼?因為相機內電腦幹預最少,測光點之外的光線形式是自由表現的。


晴雨光影


那就是光圈優先唄,就用全局測光,後期調。這樣。


記錄運城農村生活


不管怎麼分,無非就是測光範圍大小與位置。主要看你拍片時主題、主體選擇測光範圍。有的相機點測聯動比較好用,就是你的焦點在哪裡測光點也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