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逾期宁愿花钱雇佣第三方违规催收也不同意跟欠款人协商减免,对此你怎么看?

真诚之语


见到熟悉的问题,回答一二。

一、不是所有信用卡逾期都委托

比如,涉及信用卡分期而且有抵押品的。或者金额很大,第三方催收无望。

二、银行有考核要求

如今,信用卡逾期者很多,比如一个市级分行每月逾期可能有二三千万,户头三千多,银行本身是没有那么多人催收。但考核压力又必须控制逾期金额与不良率。

三、逾期者抗拒

其实,信用卡是一个短期消费贷款平台。按时归还是没有任何利息与费用的。然而很多持卡人额外赋予了太多期望,套现他用、超前消费造成无力归还。又怕影响颜面与家人,干脆更换手机而造成失联。银行除了借助第三方催收公司,还能怎么办?


四川達州


我来回答。逾期可以减免利息,但协商分期很难达成,毕竟银行有银行的考虑!我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信用卡逾期后持卡人对于客户来说已经是失信状态,银行不容易再相信持卡人。

在现实生活中逾期的情况是最低还款的能力都没有了。能处理最低还款也就不存在逾期的情况,所以分期这事并没有什么约束力。有很多持卡人分期后依旧是还不上欠款。同样要继续逾期下去。银行又要安排催收,还不如一次性解决问题。

二,随便同意分期不利于管控应收账款。

如果逾期后就可以分期相对于正常还款的用户来说是不公平的,既然可以分期,那大家都不用急着正常还款,逾期后就办理分期,谁还担心逾期的问题,那银行信用卡应收账款完全不可控,这会导致更多的逾期问题出现。

账单日和还款日对很多人没有用了。大家都可以随意消费,造成更多的无力偿还的透支,信用卡的盈利模式将会被打乱。

三,银行通过第三方催收公司可以对逾期持卡人变相施压,迫使提前还款。

一方面,银行催收人员有限,并且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要维护银行的形象。催收的效率低,很多人都不会太在意。

另一方面,银行坏账率一高会带来很多影响,比如来自央行的管理,对自己利润的影响。

第三方催收公司在拿了银行钱的情况下只能按照银行的要求来回款,他们在沟通的时候不必像银行内部催收一样客气礼貌。对欠款人施压方面可以更直接可以介入上门走访催收,加快还款速度。减少坏账率。出了问题银行也可以让第三方催收公司来承担责任,最后可以把自己洗干净。

四,协商减免可以但有一定的限度,银行发行信用卡的目的是盈利,并不是慈善。

银行在对逾期用户催收的时候可以减免一部分利息。但肯定会收取一些利息来维持正常的利润,及第三方催收公司的费用。


摆渡人之小短腿律师


我是欣奇理财师,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对于信用卡业务,银行有自己的一套风险控制提体系,其中对于信用卡逾期行为的管理更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很多情况下,银行宁可选择第三方进行催收也不愿意欠款人协商,是有多方面考虑因素的。


一、欠款人还款意愿不强

欣奇曾经从事过商业银行个人风险岗位,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信用卡逾期客户。对于逾期金额较大,逾期时间较长的客户,我们主要是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催讨,也主动向客户提出过分期还款等建议,但遗憾的是,绝大部分的客户都是表面上“态度诚恳 满嘴承诺”,但实际上该还的钱依旧不会换。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会把这类客户列为黑名单,并打包给第三方的催讨公司进行上门催讨,但要求其一定要合理合法进行催讨。

这里很多欠款人会抱怨第三方催款态度恶劣,说实话,在银行之前已经多次联系要求欠款人还款的前提下,欠款人依然能拖就拖,逃避还款义务,银行不得已只能以这种较为强硬的手段追讨欠款了。


二、雇佣第三方追讨的成本低于协商成本

银行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企业,重点考量问题的思路还是从利益出发。大家可能不了解,与欠款人协商的成本其实是非常大的,可能欠款金额倒不大,但却要专门抽调人员对某欠款人的整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多次面对面协商,最终还不一定能达成共识。这样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浪费是银行所不能容忍的,反倒是第三方催讨机构,由于长期与各个银行合作,这类公司熟悉催讨业务,已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率的业务流程,比较优势明显。

银行可与其签订委托协议,明确收益分配,一方面使得成本支出可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欠款收回的概率,可谓一举两得。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就不会考虑和信用卡欠款人进行协商了。

三、面对违规催收该如何处理?

面对违规催收,欠款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好自己,如有必要,一定要报警。第三方公司催收人员鱼龙混杂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尽快把逾期还清,信用卡催收这块的利润巨大,有些强势的催收公司收回来的欠款可以和银行55分成!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信用卡欠款早日还清才是正途。


欣奇理财师


假如协商有用,也不会等到第三方催收上门才想起还钱了。


很多人信用不佳,偏偏还心存侥幸,不见黄河不死心,非要体验第三方催收的乐趣,以及走上法庭的快感。


对于已经逾期的客户,银行会先短信通知还款,按照最新的征信规则直接上报央行征信系统记录逾期。接下来开始计算利息及滞纳金,欠款金额较多的用户则会接到信用卡中心的催收电话。


银行催收是要考虑成本和后果的,最坏的结果就是走上法庭。一方面诉讼需要时间和成本,过程比较长,结果依然是欠款人还款。如果金额较大,欠款人以信用卡诈骗入狱,银行依然收不到钱,相比之下走法律途径就不如找第三方催收成本更低,效果更好,速度更快。


恶人还需恶人磨,有的人不怕违法,反而害怕坏人。


相当多的信用卡欠款人明知逾期影响征信,也知道金额较大涉嫌信用卡诈骗,依然不思悔改,不想办法赶紧还钱,反而抱着能拖一天拖一拖的想法一直拖延。


有的人收入水平较低,想着反正也买不起房了,征信黑就黑吧,大不了坐牢就是。


搞笑的是,第三方催收没有底线的施展神通时,部分欠款人就想起找法律来保护自己了。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68条规定,银行只能对持卡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方式催收;不得对催收人员以回款金额提成的方式来催收。

第三方催收不采用过激手段也有的是办法,隔几天堵一次锁眼,在居住周边宣传一下有人欠款不还,或者到工作场所跟老板和同事讲讲,汽车上做做文章,时不时再几个小伙子走到哪里跟到哪里。这样的生活能忍受多久呢?


欠钱不还没道理,有心还在逾期时就应该跟银行沟通,争取适当减免利息,每个月或多或少还一部分款,然后努力工作加上兼职赚钱争取早日还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电话畅通,不要随意更换手机号躲避银行。


有多高的收入,再去保持相应的消费水平,很多人想要的东西太多太贵,远远超出了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结果刷卡透支,泥足深陷。


不良征信的标准是连三累六,也就是两年时间内连续3次,也就是三个月逾期还款,或者累计6次逾期。后果很简单,那就是还清欠款的五年时间内不能办理贷款和信用卡。


有信用走遍天下,无信用寸步难行,未来信用比黄金还要珍贵,请珍惜并维护好个人信用,不要当老赖。


财智成功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银行雇人催收省时省力省钱,说白了就是效率高效果好。

首先,银行雇佣的第三方催收都是正规催收公司,他们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括“接受金融机构委托提供缴款提醒业务服务”俗称催收,你去他们的公司就会发现他们管理非常严格,所有催收电话都有录音。

另外,题主这个问题看似银行行为有点傻,确实在一百个逾期客户里可能有一两个逾期客户通过协商更容易解决,但是剩下的90多可能就不是通过协商就能解决的了,所以,银行不会为了那一两个客户去浪费精力的。

其次,银行之所以把催收委托给第三方,也有不得已的原因。第一,银行是存储放贷的地方,催收不是银行的主营业务。第二,如果银行自己组建催收团队的话成本太高,而且一家银行的逾期客户量太少,没必要专门成立一个催收部门。第三,催收容易和欠款人产生争执矛盾等,银行是不愿意把这些事情扯到自己身上的,宁愿把脏活累活甩给专门的催收公司。

最后,银行“花钱”需要分两部分看。第一,银行每年都有催收经费,类似于其他公司每年都有固定的广告宣传费用一样,是必须要花出去的。第二,银行和催收公司合作方式,一般是按单子算,催收公司赚的是提成,不是银行给的固定工资。比如我催回来一个逾期10天的客户银行按还款额的10%结算,我催回来一个逾期90天的客户银行按50%结算(提成比例只是假设)。

所以,对于银行把催收委托给第三方这个行为,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这就是在一个非常正常的市场需求下产生的商业行为,就好像汽车站旁边开一个旅馆,互帮互助,合作共赢,共建信用社会。


e巴掌说事


题主,你从哪里知道信用卡逾期,银行还花钱雇佣第三催收呢?

给你讲吧,花钱给第三方帮忙催收的不可能是银行信用卡,只有贷款或者准确说民间借贷才会花钱,因为民间借贷不受法律保护(有借据借,还本金或低利息的除外),尤其套路贷高利贷这种走不了司法程序的才会花钱雇人催收。

信用卡受法律保护,现在还上征信,故意不还的人真心少数,银行就是不催你,坐等收利息都可以赚,你觉得他会花冤枉钱?

我有催收的朋友,他们说,银行每段时期都会有一批逾期信息整理出来,然后通知合作的催收公司,让他们竞标搞拍卖(有些是买断,有些是买一段时间),中标的公司就可以拿到案件去催收咯,催回来的款,银行再分成给公司,催不回来,银行也不退钱…反正银行坐等收钱就可以了,实在讲理的要不回,就让银行出个委托书,催收公司牵头走司法(当然,这是调查清楚欠款人有能力而拒绝还款的情况了)

现在嘛,也就银监会管着点,只要催收公司不太暴力,或者欠款人不懂投诉的,银行也不会管,遇到投诉的。银行把信息再卖第二家公司还是一样。


子衿2020


银行信用卡逾期宁愿花钱雇佣第三方违规催收也不同意跟欠款人协商减免?

银行停止收益且承担着风险银行如果轻易同意负债人的要求,就代表切断银行的利息进帐,并还要承担着负债人拒绝偿还、逾期、跑路等各种风险,风控难度太大。

其次,银行会按照正常催收流程来走,这个期间催收不停骚扰,摧毁你的精神防线,很多人在这个疯狂催收下挺不下去,东凑西借还清债务。在此同时,银行的法务方面会查询负债人的身份信息,核实资产。如果说是名下有房有车这类的资产,银行会坐等逾期的时间增长,谋取更大的利益。

茶茶提醒大家,已经逾期的朋友千万不能想着拖一天算一天,银行的违约金和利息并不是你说免就可免,也不是你说分期就能分期,它是一个合法的程序。银行不给减免不予协商也是无可厚非的,并不违反相关规定。

茶茶奉劝还在协商的朋友,能尽早就尽早,一旦没有协商成功,违约金和利息是不停的在上涨的,不要天真的以为我要免除违约金和利息,免除的主动权在别人手里,而你要做的就是尽早的达成协议,安心工作,努力还债。协商还款没那么容易,希望债务重组帮负债人在负债的路上为减少压力。


债务重组茶茶


信用卡逾期,银行宁愿付出高额成本,外包给第三方催收,也不愿意同欠款人协商减免,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逾期都会如此处理。

首先银行是所有算账算的最精明的,绝对不会自己吃亏的情况下来进行任何业务,也就是说,就算银行外包催收也不会花银行自己的钱,至少也是逾期用户产生的滞纳金、违约金、利息等等各种明目的费用。

其次,只要被外包催收的逾期用户,也决不会是只欠几百几千的用户,至少也在两三万以上,并且期限足够长产生的各种费用足够高,甚至产生的费用完全覆盖本金甚至翻倍。

最高法最新颁布的关于信用卡逾期,虽然量刑标准提高到五万,但对于银行来说,极个别的达到量刑标准的银行也不会采取起诉的方式来追回欠款。不说追回的几率,起诉和外包的成本基本差别不大。

而对于逾期用户,起诉虽然让人害怕,但是外包催收的手段更加让人难以接受。银行方面自然少不了心理方面的,把握逾期用户的心理,什么样的方法更容易收回欠款自然不言而喻了。


用户3213462982


当前经济下,银行很在乎自己的逾期率。而当下,逾期率攀升,第三方的作用对银行来说还是很明显的。

一家小小的20人的催收团队,一个月可以替银行催收回款超千万,请问如果协商的话,这些钱需要多久才能拿回来,答案显而易见,起码需要1年+。银行的钱也是投资人的钱,也是有财务成本的。更注重资金留,快速回款这个时候,就是很重要的。综上所述,从银行的角度来说,目前自己不能说的话,第三方说了,不能做的事情,第三方做了。我更喜欢把这个看做是一个风险转移。单凭银行自己催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恪守法律。而第三方往往游走在法律边缘。回款快,资金大,恰恰是他们的优势!

关注信用卡逾期,关注头条号“俗世债务”

——同是俗世人,皆为债务愁,累计为1000+人解决信用卡逾期问题。


俗世债务


这个我的看法是四个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一定要在银行内部催收的时候协商解决,国有银行比商业银行好协商一点,因为国有银行真的欠款超过3万是可以以炸骗起诉的。所以四个国有银行要注意一点,最好别走到起诉那步。一边协商,一边举报二部走,就能完成协商,因为毕竟银行是要钱不是要你进去,你进去了谁还钱给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