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它隱藏在循禮門巷子

沒有門面

帳篷撐起的小天地裡

阿姨每三分鐘包出一個胖子

是老武漢伢割捨不掉的味道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剛出地鐵站,就能聞到空氣裡糯米的清香,尋著這股香氣走路都是帶飄的。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今日不巧,何嫂沒來,何叔獨自守著攤位。


談話間瞭解到,94年的下崗潮,兩人雙雙下崗,為了謀生,何嫂賣起了糯米包油條,這一賣就是23年。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那時,武漢街頭賣糯米包油條的極少,糯米發酵不蓬鬆,耗材大成本高,可總有人偏好這一口,於是試著開張了。


94年到2006年,何嫂糯米包油條始終保持1元的價格。到了06年,房價突然直線上漲,生活物資也開始漲價,面對不斷上漲的物價,何嫂將糯米包油條的價格調整到4塊。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生意最火還是在2000年,那時攤位擺在解放大道街邊。“想吃起碼得準備好排隊2個小時,從巷子口一直排隊到院子裡面。”後來城管嚴查佔道,攤位收到小區裡,過路生意少了,全憑熟客口口相傳。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大多數人的早晨是從7點開始,而何嫂的早餐從凌晨4點就開始忙活。蒸糯米,準備配料等,一個半小時後準時出攤。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就連包糯米的白布每天都準備了好幾十條!白布做到粘手的程度,換一條放進小桶裡清洗,看得見的乾淨衛生,大家吃的也放心。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糯米包油條分甜、鹹、椒鹽味道。甜糯米底料是芝麻粉和綿白糖,而鹹糯米包進了雪菜乾丁榨菜丁芝麻粉,最受歡迎的椒鹽口味則是甜鹹混合!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加辣。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炸至金黃的油條,是找人專門定製的,口感更酥脆蓬鬆。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剛剛蒸熟的糯米飯,冒著熱氣,放在木桶裡,下面有個爐子一直在加熱,所以糯米上會有一絲絲木質的清香。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嫻熟的舀一勺糯米碾平,一層芝麻粉撒勻,再鋪一層棉白糖粉。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撒上幹丁榨菜鋪展開來,確保咬下去的每一口都是滿滿的料,最後在糯米中間放小半根油條。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溼潤不黏的白布一卷,用力捏握成形,然後裹實兩端再沾點糖粉和芝麻粉,完成!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拿在手裡就像一個軟軟糯糯的小娃娃,可愛可愛,都不忍心吃啦!瘦瘦專注拍照,何叔心急的催促我們趁熱吃。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糯米蒸出來晶瑩剔透,一顆顆特別飽滿,比其他家糯米更粘稠,但又不會噎人粘牙,有嚼勁。


一口下去外面的糯米香軟可口,油條即使包進了糯米里,一直到吃完也沒有被糯米的水汽軟化變疲。配上芝麻粉和綿白糖,雖然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美味,但吃著特別踏實,沒有絲毫負擔感。


循禮門的這個阿姨,把老武漢的味道全放進了這180秒裡


隱藏在循禮門小巷中的何嫂糯米包油條,每天都吸引成百上千的食客排隊,23年的老攤積累的不僅僅是人氣,也是武漢人過早的記憶。


何嫂糯米包油條

地址:解放大道與江漢北路交叉口天堂傘旁(地鐵2號線循禮門站1站口斜對面)


陪伴我們成長的老味道

也許有一天無從尋覓

但那香味會留在我們味覺記憶中

一旦觸及,時光便沒老


今日話題

你還記得你小時候最愛的味道嗎?

是否也有這麼一個地方,

它不是家,卻成為了家的味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