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家的地名都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

河南这些事儿


我的家乡在河南驻马店,下面有个汝南县,在南宋时期这里是蔡州。关于蔡州的故事早已湮没在历史的车轮之下,唯独有个蔡州之战。汝南县城北有个普通的村庄名叫张彦庄,这里的村民与各地的村民无异,现在的他们忙着拆迁,忙着为生计奔波,却不知这个村庄背后的故事。

 

张彦庄原来名叫“葬颜冢”,正是八百年前金朝灭国之战的地方,这个“颜”就是金朝统治者的姓氏——完颜。公元1234年,南宋联合蒙古围困蔡州,蔡州城被围得水泄不通,金朝面对蒙宋联军的攻击束手无策,城中的粮食已然不足,于是开始了人吃人的苦命抵抗。

 

这是金朝最后一支军队,金哀宗在出逃无路不想做亡国之君的情况下,把皇位传给了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可是整个蔡州已是强弩之末,在次日完颜承麟的登基大典还未结束之时,城外的蒙宋联军已经破城而入,完颜承麟仓促应战死在乱军之中,而金哀宗则在幽兰轩自尽。

 

正月初十的这天一下子葬送了金朝的两任皇帝,完颜承麟为金哀宗“背锅”,让金哀宗没作亡国之君,他自己却做了历史上时间最短的皇帝。破城之后的蔡州城中,金朝做了最后的抵抗,武官门奋力战斗,直至身死,文官近百人投进汝河而亡。发源于东北地区由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曾经诛灭辽国,占有整个东北和华北地区,发动了灭亡北宋的靖康之变,这个曾经盛极一时,强大得不可一世的王朝,就这样灭亡在了中原腹地的一个小地方。

 

“葬颜冢”埋葬了完颜金朝,如今这个小村庄和汝南小城,早已不见了当年金戈铁马的踪影,残酷的厮杀声也被阵阵鸣笛声代替。所谓的金朝,已与当今居民的生活无关,没有人会再说起金朝的灭亡,也没有人会把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地方和南宋、蒙古、金朝这些只出现在历史书上的名词联系起来。


谈古说今那些事儿


这个问题是我提的,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老家平顶山都有什么有意思的地名。

首先平顶山的名字就是因为山是平,再者我们那里有一个地名叫韩信,还有一个叫张良镇,据说是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曾经带兵在这里驻扎。

我们那里还有很多营,比如张官营、磙子营、梁官营、大吴营、吴营、黄营、双河营等等,据说一共有72个营,就是当年韩信在这里驻扎对应的各个营地,所以名字都叫什么营。

另外我们那里还有像三间房、四棵树、五间房、胸背这样的地名,觉得也是比较有意思。

这就是与大家分享的了,希望老乡能够多多补充,我是海域蓝豚,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在我家乡,村口不远处有条名为“金鸡路”的三叉路口,是以前本村和隔壁村重要的必经之路。后来在村尾修了宽阔的水泥马路,这边曾经繁华的金鸡路口,在年轮和车辙的侵袭碾压中,日渐坑洼萧索起来。

说起金鸡路的来源,这里还有个久远传说……

那是在很久以前,小村刚建起不久,有些田野还较原始,尚待开垦。不知哪天起,在这片绿色的田野里,时常出现一只踱着碎步的老母鸡带着一窝叽叽喳喳的小鸡仔,悠闲地四处散步啄虫。这些可不是普通的鸡,而是一群黄灿耀眼的金鸡。

人们只能远距离地观看,稍近些,金鸡们快速钻进茂盛的草丛中消失不见,任寻不着。

高高如小山四面环水的庄台上,小村林木葱茏,处处绿荫萌庇。由于刚搬迁不久的新村,政策给予诸多照顾,人们吃喝不愁。在金鸡常出没之地试了多次逮捕均告失败的情况下,便不再去动那个心事了。金鸡事件,只作为村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村里有个头脑甚为活络有智慧的年轻人,却对此事上了心。

有天清晨,天气晴好,青烟薄雾氤,秀丽的小村如静美的处子,仍恬然梦中。空气清新的田野里,“咯咯!” “叽叽!”声中,金鸡妈妈带着金黄的鸡仔们又开始了一天美好的散步之旅。

突然,一个黑影从旁边埋伏很久的深草丛中跳出,随之一条长鞭迅疾挥出。只听“啪!”的一声,一只小金鸡应声而倒。这时令男子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带领金鸡仔夺路奔逃的金母鸡,嗖地飞扑上来咬了男子一口。下一刻金母鸡轰隆摇身变成了明晃晃平坦宽阔的三岔路,结束了村里之前凌乱的小路。小鸡仔们也随之消失。

话说这被咬的男子,带着小金鸡回去后便一病不起,缠绵了病榻数年。家人在花光了积蓄后无奈高价变卖了小金鸡,请了无数的名医。直到有天卖了小金鸡的钱花完,男子那莫名其妙的病才痊愈------

金鸡事件,也让淳朴的乡人们明了一件事: 不属于自己的意外之财,强求不得!

如今,你要是去我家乡,随便询问一个乡人金鸡路,村民会满怀敬畏地指着金鸡路口认真地告诉你——金鸡们就在路口下。


水漾云离话乡谈


我的老家是山东沿海的一座小山村,村西边是连绵起伏的昆嵛山,我们那里流传着很多民间传说,其中有一个传说和地名有关,今天我就来说说这个有关地名的故事——老鼠坟。

老鼠坟是真实存在的,里面是否真的埋着老鼠就不知道了,这个传说一辈传一辈,一直流传至今。

话说很久以前昆嵛山上有个烧炭的年轻人,名叫李生,他常年一个人住在山上,靠着砍柴烧炭为生。

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他在砍柴时在树底下发现了一枚金戒指,他常年住在深山老林里,平时这个地方很少有人活动,这枚金耳环是谁掉的呢?他一时没了主意,他索性就把戒指收了起来。

第二天他在干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年轻姑娘,这个姑娘虽说没有天仙之貌,比起农村那些女孩子好太多了。

姑娘走到李生身边,细声细语问他是否捡到一枚耳环,她说昨天坐在这里休息的时候不小心把耳环遗失了,她为此很着急。

李生从怀里拿出了那枚耳环,姑娘很高兴,连声道谢,两人自此互生暧昧。

大年三十晚上,李生在自己的住处包饺子,门外有人敲门,李生非常纳闷,他在山上住了这么久,从来没有人来找他。当他打开门的时候发现正是那个姑娘。

姑娘进门后对他笑了笑,说今天是除夕,特来感谢李生那天的帮忙,说着把一只野兔放到了一旁,伸手就来帮他包饺子。

李生自然非常开心,两个人忙活了一阵子,做了几个小菜,一边吃饺子一边说说笑笑。

就在他们吃饭的空当,李生发现姑娘的手臂上有不少棕色的毛,她吃饺子不像正常人那样大口嚼,而是用牙一点一点咬,李生老早就听说昆嵛山上有狐狸精,他心上一阵哆嗦,悄悄从身边摸出了一把砍刀,不由分说向姑娘身上砍去。

姑娘身中数刀,落荒而逃。

不大一会儿,李生门外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老太太痛骂李生禽兽不如,老太太告诉他那个姑娘是个修行了几十年的老鼠精,因为对李生心存感激特地前来答谢,不想李生对她下了毒手,姑娘因为失血过多已经奄奄一息,姑娘因为李生而死,他如果不给姑娘修建一座像样的坟,每天忏悔追悼,老太太一定饶不了他。

李生后悔不已,他按照老太太的话为姑娘修了一座坟,长年累月祭拜,直到他去世。

这座坟所在的地方后来就叫老鼠坟,这个故事也成了我们当地的一个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刘笑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谢谢。





三脚猫学功夫


有个地方叫母猪龙

算是一个神话故事,故事内容:很久以前,有一年,天大旱,地里的禾苗枯死,井水干涸,农夫的泪水未流过脸颊,就被烈日蒸发。

一天,有农夫看到山洞里走出一个母猪,接着跑出一窝小猪,母猪走走停停,等着一窝小猪。一股涓涓细流的清水跟在小猪们后面,猪妈妈带着小猪们越走越远,清水越流越大。有人说看见母猪化龙飞上了天,也有人说母猪化龙游入了北盘江(珠江水系上游)。靠着山洞的清水,农夫们度过了这个旱年,这个村子慢慢的被大家叫为母猪龙,直到今天,山洞的清水还一直流淌着,滋润着这方土地,养育着这方人。


延展梦


我居住的地方叫挂甲寺,付家胡同,挂甲寺的由来是,古代打仗的士兵,经常把盔甲挂在那个地方,后来,那个地方盖了一个寺庙,因为是士兵们挂盔甲的地方所以起名为,挂甲寺,流传至今,因为年久失修,现在,这座寺庙已经重新修建,焕然一新,每天香火鼎盛。付家胡同的由来是,这个胡同里有一家大地主,姓付,所以,用地主家的姓氏,作为胡同的名字,付家一大家子,四合院青砖瓦房,是当时最豪华的房子了,现在,都已经拆迁了,但是 ,付家子孙们还有很多,有时还能见面。


依然40930751


我老家是候马,他不仅是已故全国人大委员长的老家,而且还有着一段奇妙的传说。据长辈们说,当年李自成带大军攻打北京路过此地,人困马乏。李自成喝令,全停止前进,就地埋锅做饭。又召集重臣,高官和军中智谋,商议行军玖城之事。忽然,李自城问了一句,此地什么地名。当时此地荒无人烟,全是青草。一重臣抬头,看到一马站在众之前。于是叫声,此地候马矣。自此以后,候马这个地名就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亦然叫做候马。


魏红喜


我老家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

十堰市建市较晚,可“十堰”一名可追溯至明朝成化、嘉靖年间。薛刚纂修《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记载:“十堰,在县(今郧阳区)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这是目前为止十堰地名最早的记载。

而筑十堰的原因则是为了解决驻扎十堰的军队给养,维持政府运转,所以就大力发展军屯经济,将流民遗弃的土地分给军人及家属种植。

至于“郧阳”的来历,有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今天郧县这个地方还没有地名,生活在这里的庶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间清平,日月安宁。然而好景不长,有一日玉皇大帝不知为何大发雷霆,刹时间天空雷电交加,狂风骤起,山摇地动,飞沙走石,整个宇宙天昏地暗,似乎世界的末日到了。

狂风过后,一块巨大的陨石从天而落,刚好落在郧县和郧西的交界处——火车岭的山梁上。落地后的陨石分阳面和阴面,阳面称之谓“陨阳”即今郧县;而陨石阴面所指又恰是“陨阳”之西,故称“陨西”,即今郧西。伴随陨石落下的陨石雨,皆被烧成红色土壤,在今郧西县城东边的山岗上,均为一片黑红色土岗,据说就是陨石雨所致。

当陨石从天空坠落到地面后,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正当人们猜测这块石头的来历时,一位老者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块石头可不简单呀,它一定是不愿意忍受天廷清规戒律,得罪了玉帝而被贬到人间来的神石,这地上的陨石和天上的陨石可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我看这样吧,把这“陨”字左右两边换个位置,还念“陨”,我们这个地方就叫“郧阳”吧!从此“郧”便成了地名专有名词。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觉得“郧”念yǔn字咬口,根据地方的语音规律,逐渐形成了郧yún的读音。



西月微冷说故事


大家好,我是爱吃爱喝爱生活的阿远~


“西三环路四段南外侧站”

“西三环路四段中外侧站”
“西三环路四段外侧站”
“西三环路四段北外侧站”
……
看到这样的公交站名
您是不是有点儿头晕?
相比之下
“北京西站南广场东”
“前门到了,请您后门下车”
都显得温柔很多
怪不得成都一气儿把这些站名都改了
虽然没有成都那么绕
“北京西站南广场东”也只是段子
但北京有些地名同样高能
比如菜市口
听着像是菜市场,实际上也差不多
早在明朝时
这里就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
更值得一提的是
这里还曾经是刑场
所以古装剧里的老百姓
总爱用菜叶砸囚犯
是有依据的
北京还有一地儿叫珠市口
听起来和“菜市口”有些关系
难道是卖珠宝的?
不,其实是卖猪的“猪市口”
同样的套路还能再用一次
卖鸡的“鸡市口”就叫做吉市口
您再猜猜,礼士路又是做什么的?
听着是不是还挺有文化?
但这地方其实是租驴的地儿
以前想去远一点的地方
又不想走路
就到这里来租共享单车毛驴
所以这里原本叫“驴市路”
后来被改成了礼士路
微博知名自拍博主矮大紧高晓松
曾吐槽北京的地名:
屯、庄、村、窑……
听起来不太符合大都市的气质
但这和北京1000多年的建都史
是分不开的
赵家屯、王爷屯、五爱屯
蓝旗营、高丽营、来广营
……
带屯、营、皂、驿的地名
多多少少和军事有关——
“屯”代表屯兵屯田屯粮
“营”代表营地
“皂”代表养马的地方
“驿”代表传递军情的驿站
最著名的当然是灯红酒绿的三里屯
不过,阿远得悄悄告诉您
多尔衮就埋在
三里屯西边工人体育馆附近
去过三里屯酒吧的哥们儿
说一句“我在坟头蹦过迪”
也不算吹牛皮
说到坟,不得不说起北京的公主坟
其实北京不止一处公主坟
因为满族公主死后要单独埋葬
不过,北京最有名的那一处
在位于西三环与东西中轴线交界处
很多人说这里埋着“还珠格格”的原型
其实都是瞎说
真正埋的是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
北京的地名不仅和历史有关
也和北京人的特色有关
比如“懒得伸舌头,嘴里含着枣儿”
这一说话习惯也带进了地名里
车公庄,住着姓车的人?
不,这里原本叫“车轱辘庄"
因为这里有一种草叫车轱辘草
不过北京人不爱说车轱辘话
所以……
再说魏公村,您能猜着是怎么回事吗?
阿远也不卖关子
这里原本是维吾尔人聚居的地方
就叫“畏兀儿村“
但是经过了北京人的口……
最有名的还是前门外的大栅栏
这里原本叫“廊房四条”
是清代的商业中心
为了防止盗贼
这儿的栅栏建得比其他地方都大
就改叫“大栅栏”
但您不能念成zhà lán
那可就露怯了
Dà shí lànr(大十烂儿)才是正确念法
至于为什么这么念
还真就没有个明确说法
只知道大伙儿已经叫了很多年
大栅栏这地方还有很多说头
它在清代的地位差不多等于如今的CBD
一些著名的老字号也都从这儿起源
不说别的,比如京城里有名的酸梅汤品牌——信远斋
最开始就是在大栅栏摆的摊
老北京3000余年的建城史
1000多年的建都史
留下的可不止是600岁的故宫
这儿处处都是历史赋予咱们的朴素底色
您要是想切切实实地感受这座城的韵味
必须得来上经典的北京小吃
再喝上酸梅汤

细细品味老北京的经典滋味儿


如果大家还有想要和阿远分享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阿远留言哦~

信远斋桂花酸梅汤


老家一个村叫郭家店。

大家可以想到,这个村里的人,都是郭姓。

当然,临近几个村,主要也都是郭姓,这个乡,郭是大姓,但为啥只有这个村叫郭家店?

我查过百度,全中国名为郭家店的村子不只一处,但是又叫郭家店,又姓郭的村子不多。

该成形成于宋朝,当时坐落在主干道旁,附近几个村子都要经过这条干道到县里去。

这条干道,来来往往,人畜络绎不绝,甚是繁闹。

村里有个姓郭机灵人,便在这干道旁开了个小酒馆。。

“客官,您要点啥?”

”一壶好酒,一碗热粥,再加两斤牛肉。“

“好勒,客官,您稍等。”

干的就是过路人的生意。

酒馆老板娘郭刘氏,人长得标致,又能说会道,八面玲珑,招呼得客人妥妥当当。

郭刘氏还做得一手好菜,酱牛肉和腌火腿,是她做得拿手好菜。

久而久之,这家酒店便成了标志性的建筑。其中的酱牛肉更是美名远扬。

很多人,专门为买这酱牛肉而来。

于是,大家为这酱牛肉起了个名字,叫郭家店酱牛肉。

后来,大家一提起这个村,反而忘了它原来的名字,都喊着,去郭家店买点儿酱牛肉。

于是,长期而往,村子就改名叫郭家店。

反而觉得响亮,易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