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始终是以德报怨的话,他最后会怎么样?

一只创业狗


  • 莫去想天下归心。莫去要享誉四方!一个人始终“以德报怨”,只能是个死得憋屈的废人而已。

  • 什么叫“以德报怨”?他人投之以毒药,你还之以蜜糖?还是他人投之以怨怼,你报之以宽容大度?听起来,“以德报怨”是宽容、大度、有胸襟,亦或有修养、无为不争,始终“以德报怨”更是伟大以至于成了圣人。可实际上,菩萨慈悲,亦有金刚之怒,一味“以德报怨”只有显得软弱可欺,甚至招至更大的灾殃。

  • 因为如果倡导“以德报怨”,那就忘记了双方都是人,忘记了世间的人性。

  • 老子有言,报怨以德,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老子在几千年前就看透了人性。以怨报德,被伤害的人心中必然会留下阴影、创伤,这余怨积得久了,必然会爆发,或伤害自己,或反击对方,更有弱者操刀向更弱者、无辜者,酿成人间悲剧。

  • 《论语》则言,“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亦是直接了当,谈什么以德报怨?不过是后来人为了某些目的而吹捧的理念而已。

  • 再则,法治社会,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权益,难道你要放过他而不追究其法律责任,反而以“德”来宽恕其罪恶?如果道歉有用,要法律干什么?

  • 所以,不要去鼓吹“以德报怨”。在恶人眼中,你的“德”一文不值。


圆缘堂主人


她的或者他的人生必然悲惨无比,最终必然活活气死。就像祥林嫂一样,天天念叨着,我怎么那么傻,我当初要是。。。。。。就不会。。。。。。


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如果一个人一直以德报怨,最后他会成为大菩萨,大善人,功德无量。


跆拳道黑带二段


始终以德报怨这非常之难,只有百世流芳之才,修为极高的人才会达到一定成果,一般人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的。这样的人内心非常强大,品德非常的高贵,思维非常的高深,是社会文化的奠定者,受人敬仰和爱戴那是肯定的。因为道德公德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琐碎之中,这就说明以德报怨不仅仅是对人对事,他是指善待自然的所有一切。所以一般人如何能做到,不说能不能做到,甚至想都想不到。我们一般的人,能够做到对人和事宽容以待,以德报怨就难能可贵了,但一定要区分德、法、罪的界线,不能把以德报怨变异成了以德报法、以德报罪而毫无底线。


宝峰林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一个人始终(一辈子)是以德报怨(做好事)的话,他最后会怎么样?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前人道“既往修来,收因结果”,善始善终。有可能过程不同,结果不一样,或许不得所终的大好人,或许饮恨而终的冤大头。有言道“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就这一辈子干这以德报怨的活,这得需要多大的能力和承受力。尽管要具备道德、品德、行为操守的优势,还要有恩惠赐予、仁爱感化、深情教化的执着。君子成人之美,决不成人之恶。可能,君子之心难度小人之腹,但是,怨何因,因何由?小人生怨、常人误怨、坏人仇怨,总不会是普遍现象,也不能让善良的人难堪。

人与人和睦相处,社会得以安宁,决不能让小人得瑟,好人寒心。以怨报怨是愚蠢,以德报德是情理,以怨报德天理难容。


灯笼照月


平常人讲究的是快意恩仇。一个人如果坚以德报怨,最后只会朋友越来越多。


二路风景


以德报怨

疾恶如仇

爱憎分明

敢爱敢恨

………

结果会怎样?

都一样,没人知道将来的事情!


中医健康使者


这样的人很少,国外有甘地,中国古代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武汉的樟枫


以德报怨看报什么样的怨?

报个人之间的怨,说明这个人宽容大度,好人。

但在政治上以德报怨,说明这个人糊涂愚昧,不能归类于好人,应属坏人。


勿忘我27957


这种人还真有,而且不少。这是世上最可恶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