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秸秆

燃烧的秸秆

小时候在农村,经常去拾捡秸秆柴草,那一亩三分地的秸秆根本不够家里一年四季生火做饭取暖所需。那个时候,就像一位叫王智君作家在他的《柴草垛》中所说,谁家的柴草垛大,谁家就是过日子的人家。也有自家秸秆柴草准备的不多晚上偷摸去别人家抱一抱的事儿发生,气得被偷人家的老娘们为此能在大街上骂个小半天。

那个时候,农村的秸秆柴草垛也是青年男女晚上约会的地方,我们这些在柴草垛捉迷藏的小孩子就经常能撞见那些约会的青年男女。在一些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中,也会经常说到和出现一些约会的男女青年晚上靠着柴草垛数星星的情节和镜头,也有一些男青年讲鬼故事,吓得女青年往他怀里鉆。事实上,那时候农村的柴草垛还真的发生过许多美妙的爱情故事。

工作以后,也有机会下基层检查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其中,秸秆柴草垛是必须检查的一项。要求不能进入房前屋后,要在指定地点进行统一堆放,为此,还经常弄得鸡飞狗跳,因为我们要把那些不听话人家的秸秆柴草垛给清走。

燃烧的秸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秸秆柴草垛在农村越来越少见,越来越多的,倒是在秋天和春天,因燃烧秸秆引起的烟雾越来越大,在收获完的田里,一些人举着火把到处点荒,那架势,就跟鬼子进村了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