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三週年》:私人微信公眾號上的內容有著怎樣的閱讀體驗?

本文摘選之作者公眾號2017年合集《局部三週年》!

《局部三週年》:私人微信公眾號上的內容有著怎樣的閱讀體驗?

郜永華《局部三週年》


作為局部的作者,一個私人微信公眾號的寫作者,以及作為眾多公眾號的訂閱者。我近來越來越有一種感悟:

a、私人公眾號的文章質量更為靠譜一些,因為呈現的是自己,自己工作中所思所想所接觸到的,更加有血有肉,長時間的精讀,會讓你成長的更快。而以盈利為目的的公眾號雖然文章不錯,內容精彩,但讀久了,就感覺其實碎片化居多,可操作性有限,頂多作為開闊視野之用。

b、私人號,往往作者的寫作風格固定,長期閱讀和互動,你們之間的關係可能會更好。直接感受是,私人號更專業。

c、我不需要你高產,但我需要你走心,表達真實的自己。為什麼我的公眾號裡除了互聯網,電子商務之外還有管理還有出去玩的照片,我只是單純的呈現,呈現一切看來美好的事物。而所有這些,都是在表達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當然,因為閱讀的緣故,我會訂閱很多公眾號,這裡面大部分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化運作的公眾號,只有個別是私人號。

在我看來,私人號和公司號的區別在於:凡是以公司化運作的公眾號在我認為都是公司號,而私人微信公眾號,基本上是作者固定,寫作風格固定,所談論的話題固定,不是滿世界的跑火車,之所以如此界定就在於在我所有的訂閱號當中,只有三個私人號,有兩個更新的以互聯網為主,其餘一個就是什麼都寫的那種,沒有固定主題,算為愛好,但基本上每篇都會點開未必去看,而互聯網私人公眾號都會仔細閱讀。

作為公眾號寫作的同行,我想告訴你的是,在寫作過程中,如果是個愛好的話,最好呈現你的專業,你真實的一面。可以不高產,但一定要走心,還有一點,你就把寫公眾號作為自己一萬小時的訓練。做的多了,時間長了,看一眼都能直覺判斷與辨別。這是見識所致(見《牛人是怎樣煉成的?》)。我知道這個告誡可能不會令你滿意,但我想說的是,這世界上,聰明人太多,很多道理與故事你不是不懂,你只是不屑去做去實踐,總想找個捷徑,結果你花了5000元問思聰還引發了幾萬人圍觀,他就給了你四個字:熟能生巧。據說,這4個字,令思聰賺了16萬,真是門好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