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關注城市秘密:拆開一座城,為你用解密的方式讀懂城市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全文6454字,閱讀約5分鐘
《城市秘密》作者:小滿

設計:徐世明 / 攝影:子夷 / 編輯:大傾城、尤可

感謝章勝賢老師提供的部分老照片

感謝杭州歷史文化學者仲向平提供相關資料

感謝讀者倪海根、盧士蘭提供相關資料


把目光從千年昭慶寺的佛光中徐徐收回,每一次日升日落,陽光都把時間的流轉投射到這片湖山之間。矗立在戒壇上的盧舍那佛看慣滄海桑田,人世間種種相逢離別,對他來說只不過是剎那光陰、拈花一笑的功夫,廣大深重的大昭慶律寺在歷史的濃霧中漸漸隱去,由湖山咽喉的第一寶剎褪變成了這座城市文化中若有若無的背景。


而這片土地開始換髮起另外一種生機。毛主席說的好:“俱往矣,換了人間。”


你可曾在少年宮讀過書、跳過舞,可曾排隊坐過那小火箭、摩天輪?為什麼我們對這個地方念念不忘?因為它關聯著我們和這個城市的童心。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曾經的昭慶寺,現在的少年宮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我們這一代人很難想象這幾十年來城市化建設的進度,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現在的少年宮一帶還是一片澤國。


1942年出生在昭慶寺橫街的倪海根老先生回憶:春雨過後,寶石山上積蓄的雨水由石塔兒旁的涵洞往東傾瀉,注入昭慶寺前的青蓮池,池水初漲,攪得寂寞了一個冬天的魚兒歡躍,在水藻中往來翕忽。從南方飛來的細長嘴鳥兒常在此盤旋,也有人拿了釣竿來釣,上鉤的大多蒼條兒,偶爾有白條稍微肥大些,想來也不怎麼好吃。出家人進進出出,倒也不以為怪。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清蓮池水漲至石橋底部,就開始往東注入古新河,因是活水,所以不會滿溢。而圍繞著昭慶寺這一圈的其他20多個池塘就不一樣了,這些池塘大部分由溼地變遷而來。人們從城市北面而來,填埋水系,建築房屋,將一大片縱橫阡陌的溼地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水塘。這些水塘漲漲落落,將塘岸侵蝕成為沙坡。春天,蘆芽和蔞蒿相繼冒頭,先是紫紅的、灰綠的,最後變成一片翠綠。尤其是雨後,林間靜謐,水氣氤氳,有野禽在茅草和蘆荻間做窠。到了夏天,荷花綻放,盛產白蓮。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昭慶寺後的“放生池”。1931年,艾術華拍攝。

其中最大的一個池塘因為管理人叫做李松林,得名為“松林塘”。池水清澈,每到夏季,前來游泳戲水的人絡繹不絕,尤其是黃昏時分,人們都要排隊下水。池水有一人多深,所以每年都有人溺於其中,杭州人“松林”二字一音之轉,稱之為“送命塘”,一直到60年代才被填埋。填埋物中許多廢棄的車牌,附近的小孩子紛紛去撿,算是最後一次和松林塘玩耍。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從昭慶寺的東側眺望保叔塔

這一片地方,舊時概括稱之為蓮花涼亭,如今大約是鳳起路西端及省政府的一部分,景觀已變,地名也不復存在了。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60、70年代杭州地圖上的九蓮村和蓮花涼亭

蓮花涼亭的東南面居民甚多,舊稱九蓮村,地段最好的俗稱“十二間房”,因為是一排有著十二個門洞的二層土木建築。南距西湖不過百米,青蓮池水匯聚成的溪水流經此地,不僅給居民帶來用水的便利,而且每晚枕溪而眠,叮咚悅耳。不過到了雨季也頗受水害之苦,輕則要在廚房裡墊起磚塊,蹦跳著出入,重則漫過小腿。家家戶戶忙著把東西往高處搬運,一個星期後大水方退,烏花殺到。此時就會看到人們手上拿著被子來曬,嘴裡罵聲一片。


有趣的是,澤國反而老是遭到火災。歷史上昭慶寺數次毀於大火不說,曾經在昭慶寺內的斷橋小學,因為校辦廠生產蚊香,又不慎失火,燒掉了中廳,差點燒到少年宮的聯歡廳。這個蚊香敵敵畏氣味很濃,連人都能燻倒不要講蚊子了,因此火災後,少年宮附近的蚊蟲絕跡半年。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現在的少年宮內的聯歡廳及內貌,就是昭慶律寺唯一遺留下來的建築---大雄寶殿。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昭慶寺橫街與現在的昭慶寺裡街平行,更靠近西湖,兩邊都是木結構的二層樓,一樓為店鋪,二樓大都是住戶。一直到1955年前後,這條鋪滿碎石子的道路上都是往來的遊人香客、以及出門採購的周圍住戶。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昭慶寺裡街現貌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昭慶寺橫街已消失,現在預計方位。


橫街由西往東,依次有米店、布店、醬園店、日雜百貨、飯店茶館,和現在的MALL別無二致。西湖南邊的住家搖著船從六公園上岸,揹回去日常用的柴米油鹽;從北邊來的香客遊人在這裡可以買到搪瓷臉盆、痰盂;白錫打的香爐燭臺、酒壺茶葉罐;將近一尺長的天竺筷、廚房裡用的笊籬、蒸籠,更不消說拜佛必須的香菸蠟燭。橫街上有類似龍門架的裝置,懸掛著巨大的香燭臺,一卷卷盤香每天都在嫋嫋生煙,燃盡的香灰飄飄灑灑,如同柳絮。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當時的昭慶寺橫街意向圖。插畫師:青徵魚QZY。

橫街東首有三家茶樓:九蓮茶樓、四方茶園和潘鑫記茶樓。四方茶園的主人是個有文化的上海寓公,追求風雅,茶園前由竹蔑紮成籬笆圍成了一個很大的院子,裡面池水通向西湖,種植荷花,樓房頂上還有一個看花賞景的陽臺。

四方茶園園門上的楹聯是:“門接八方客,茶烹四海春”。潘鑫記茶樓開在聖塘閘河邊,樓下近河臨彌陀寺直街,放了三十多張茶桌,樓上三間也擺了十二張八仙桌,加上靠窗的雙人小桌八張,人氣極旺。在樓下吃茶的大多是擔挑揹簍作力氣活的人,每壺茶七個銅板就可以坐一個早市。樓上多是穿長衫馬褂、西裝革履,茶葉也高檔,看茶定價。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1919-1921年間杭州茶館裡特有的大茶壺。有資料表明,1931年杭州全市茶館數達555家,超過飯館、麵館等一倍之多。昭慶寺前的這三家茶樓,九蓮茶樓雖然位置好,但因經營虧本,最後只好改成了飯店。四方茶園因定位太雅,俗人不敢進入,門可羅雀,生意十分清淡。潘鑫記經營方式靈活,生意紅火。四方茶園倒閉之時,潘鑫記老闆潘三鑫冒著時局動盪的風險,用三千塊大洋盤下了四方茶園,並當街造了一座巨石砌成的騎樓,把兩家茶館連在了一起。新的潘鑫記茶樓雄偉氣魄,人在樓上品茶攬勝,樓下的橫街,遊人不絕,照樣行走,生意越做越大。

常客們一律龍井香片,解放前每壺兩角小洋,如有貴客前來品嚐雨前龍井,祁門細葉紅茶等高檔名茶,每壺茶錢則是六角小洋。特殊的客人,老闆不僅高接遠送,還另加四碟水果和蜜餞。


此時的昭慶寺橫街堪得上是活水碼頭,扒手騙子也混跡其中,米店老闆的小兒子聽說有人被押解至松木場槍斃,急匆匆出來看熱鬧,卻被人半騙半搶地奪取了脖子上的銀項圈。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1955年,昭慶寺橫街拆除房屋1.8萬平方米,遷移居民376戶、1543人,次年12月建成土面層廣場。1965年12月又改建成碎石面層廣場,面積約2.02公頃;1963年,此處正式改建為少年宮。


1968年,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在廣場前修建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檢閱臺。前臺高1.8米,後臺幕高12.5米,廣場地坪改為瀝青面層,供軍民集會及舉行慶典用。“文革”期間,杭州每年國慶舉行軍民遊行,省市領導都在檢閱臺觀禮,一直到1983年拆除。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60年代的少年宮廣場。章勝賢老師供圖。

美國城市史學者菲利普·埃星頓在其著作《公共城市》說:“公共空間是城市政治的晴雨表,是城市政治的發源地”。


新中國成立初期,昭慶寺廣場是杭州舉行政治集會和示威遊行的重要場所。


中美、中蘇關係甚為緊張的年代,杭城市民面對國際重大事件時總會走向街頭,進行政治集會、示威遊行,以此方式訴求不滿與抗議。1958年9月30日,為了抵制美國在臺灣海峽的軍事行動,集會和示威遊行在昭慶寺廣場舉行。1964年1月17日,二十萬市民又在昭慶寺廣場開展了積極聲援巴拿馬人民的浩大遊行。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60年代的少年宮老照片

上山下鄉運動因“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曾一度中斷,但真正有組織、大規模地把城鎮青年送到農村去,則是在“文革”期間。“12.11指示”發表後的第二天, 省、市工農兵、知識青年和革命市民六萬餘人,就在少年宮廣場隆重集會,並且歡送近千名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安家落戶。

此後杭州的知識青年奔赴桐廬、蕭山、臨安、餘杭等縣以及郊區農村插隊落戶,甚至遠赴新疆、黑龍江等地無私建設“北大荒”,11萬多人大部分都是在少年宮廣場被送走的。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60年代學生在少年宮合影。章勝賢老師供圖。

1965年,因為昭慶寺已經變成了少年宮,所以廣場更名為少年宮廣場。政治廣場的功能開始向紅太陽廣場(現武林廣場)轉移,少年宮廣場轉變為市民廣場,相關青少年的活動也開始廣泛開展。


兒童節的時候,百貨批發公司經營的100多種絨布、木質玩具,口琴,降價50%以上在少年宮廣場售賣,“鐵製噴花大白兔由1.59元降低為五毛,絨布小羊從0.53元降至兩毛。”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80年代斷橋小學的學生在少年宮廣場上宣傳“五講四美”。章勝賢老師供圖。

共青團杭州市委在兒童節當天組織一萬名少先隊員舉行大檢閱,遊行隊伍從少年宮出發,往湖濱路、解放街順路回家,高呼口號“共產黨萬歲、 毛主席萬歲、祖國萬歲、和平萬歲!”


之後,一些公審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大會也多次在少年宮廣場上舉行,杭州市公安局、杭州市人民檢察院、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967年8月6日晚在少年宮廣場聯合舉行公審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大會,嚴正判決了反革命殺人犯林文虎,流氓、搶劫集團的為首分子和骨幹分子王小康等十二名罪犯。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現在的少年宮廣場。上一篇少年宮中很多網友留言:“那時候沒有手機,想見一個人,約會地點多半是,少年宮廣場旗杆下...“90年代開始,“少年宮旗杆下”成了很多人拷會兒、集合的標誌地。你有相關記憶嗎?可以留言說說哦。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籌建於1958年,隸屬於共青團杭州市委領導,原來想建在錢王祠,但改建受阻,最後選定昭慶寺,當時這裡已被改建成建設局和省工農業展覽館。1963年6月1日,將原省工農業展覽館部分房間改建,作為少年宮。省長周建人,省委書記處書記、副省長吳憲等省市領導,以及勞動模範、先進生產工作者、戰鬥英雄、優秀輔導員等應邀參加開幕典禮,省長周建人親自為市少年宮的落成剪綵。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到了1983年,少年宮和毗鄰的杭州市兒童少年文化宮、地下宮(印象中是非常巨大的地下空間)、少年宮廣場合並後成立了今天的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當時籌措經費極其困難,團市委號召全市共青團員和青少年行動起來,為建設青少年活動中心添磚加瓦,貢獻力量。全市團員、青少年,通過各種方法踴躍捐款,參加集資活動的人數達17800餘人。上城區青年陶國蓓把準備結婚買喜糖的40元錢捐贈出來。蕭山橫蓬小學雷鋒中隊的小朋友把自己節約的糖果錢,捐贈給基金會。此類事蹟,不勝枚舉。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1980年首屆青年環湖跑從少年宮廣場出發。章勝賢老師供圖。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新中國成立之初,興修水利成為了著力開展的工作之一。1957年開始修建新安江水電站,這是我國自行設計、自制設備、自主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力發電站。為了讓杭州的青少年能夠感知、學習當年的高新科技,1958年,團市委向市委遞交了《共青團杭州市委關於興建少年水電站的請示報告》,指出,新安江水電站工程局的共青團組織決定義務幫助本市少年兒童建造一座小型水力發電站。


1959年2月19日,杭州市西湖少年水電站落成並對外開放。利用西湖為水庫、聖塘閘放水、由聯合國亞太地區小水電開發研究中心設計,原國家水利部部長錢正英親自題名的“西湖少年水電站”,成為當時的網紅。站內,設有廠房、中控室、展覽廳,裝有一臺容量為35千瓦小輪發電機組和新型水電控制設備,展覽廳內有介紹我國自古以來利用水能的知識和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西湖少年水電站現照

自1959年2月落成開放到1965年8月關閉,水電站共接待了近十萬人次的參觀訪問,培訓了近900名水電小工人。


後來擔任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的張緒培回憶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西湖少年水電站,那時候我正是小學三四年級的年紀。有一年暑假我們學校推薦我去參加水電站舉辦的夏令營,大概有兩三天的時間,我們瞭解了整個水電站的運作過程。

這幾天的經歷讓我對電產生了極深的興趣,從那時候起,我就自己去買成套的關於電方面的書去讀,如少年電工、少年無線電等。後來就開始自己裝收音機。


後來上了初中,學校裡有一群無線電愛好者集結在一起,我們一起動手做單管機、收音機,初中的業餘時間全泡在這上面了,我們做出來的東西有模有樣。當時收音機杭州臺有個810頻道,老是被上海的790頻道串臺。我們就比賽,誰製作的收音機信號好,干擾少。後來到了農村,百姓的收音機壞了,我就經常義務給他們修理。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70、80年代,少年宮舉辦有各種興趣小組,天文、氣象、無線電、航海模型、美術、歌舞、戲劇、民樂等都有。


水電站的這部分經歷讓我對電產生了興趣,在我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我報的全是和電有關的專業,結果陰差陽錯調到師範專業。但那段經歷對我的動手能力、立體思維的鍛鍊很有益處。”

雖然水電站在1965年之後因為種種原因停止使用,但是建築和機房依然存在於聖塘閘之畔,也為那個大時代留下了一個小小的註腳。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成立之初就開設了開展了素描、書法、繪畫、合唱等文藝興趣小組活動和米丘林、無線電、天文氣象、電動機等科技小組,這些興趣小組後來慢慢演化為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孩子能夠到少年宮去上培訓班,成了當時所有家長的願望。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繪畫班


培訓班最早叫做特長班,城市秘密的讀者盧士蘭回憶,當時能上特長班是一件很風光的是事情,是由學校推薦,只有品學兼優的同學才有資格。70年代她在保俶塔小學上學,休息日和寒暑假會去少年宮特長班學習講故事。“我後來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搞IT,”她說:“雖說搞了理工,但是在大學裡上臺演講從不怯場。”


上特長班不但不用交錢,還能掙錢,暑假裡盧士蘭憑著學來的口才,和一班同學前往杭州各個居民區巡迴演出,每次結束都有點津貼,能夠買點棒冰或者零食,在當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1974年,“文革”進入尾聲,少年宮舉辦美術班和書法班。查立、章曉明、汪大川都進了班學習。查立表現出獨特的繪畫天賦,素描水平一等一。1977年冬天,浙江美術學院恢復招生,少年宮美術班的查立、章曉明考入了油畫系。汪大川因為檢查出了色弱,只能與十分喜愛的美術學院失之交臂。畫畫課間休息時,他去隔壁書法班串門,看到書法家朱關田老師在上課,並在宣紙上做示範,寫壞了就捏了撕了,羨慕得不得了。


到了80年代,少年宮的培訓班開始有一些市場化的傾向,同時也增添了面對青年的項目。曾經昭慶寺橫街米店老闆的小兒子,銀項鍊被搶走回家還捱了打的倪海根,已經是杭州頗有名氣的吉他老師,他被請到少年宮開設吉他課程。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舞蹈班

改革開放之後,外面的世界顯得越發精彩,港臺歌曲也開始流行起來。吉他培訓班空前火爆,第一年兩個班,第二年就快要十個班。倪海根教出來的徒弟在不同的班級助教,他每天晚上穿梭在少年宮裡,一個班一個班巡視過去。“當時條件很差,房子也都破舊,冬天晚上手指都會凍僵,”他說:“就這樣,來學習的人還越來越多。”


80年代中期,倪海根在少年宮組織策劃了一場“吉他大獎賽”,鬥琴的傳統就保留了下來。只要學員們有興趣,隨時可以在聯歡廳裡一較高低,這種自由開放的空氣使得少年宮顯得更加與眾不同。因為就在同一時刻,一牆之隔的西湖邊,工糾隊員還會剪斷彈唱者的琴絃。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現在少年宮內的興趣班,孩子的學習天堂。

少年宮的興趣小組、特長班、培訓班培養出了多少俊傑: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50年代美術、航模興趣小組成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何水法,50年代美術興趣小組成員;原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60年代水電站學員;國家一級作曲周斌,60年代合唱團成員;著名歌手杭宏,70年代聲樂班學員;演員胡兵,80年代模特培訓班成員;演員俞飛鴻,80年代影視劇團成員;世界武術冠軍呂丹,80年代武術班成員。


何水法是少年宮第一批學員,他回憶“每週日,我都會堅持去畫畫,哪怕教室裡只有我一個人。素描、水彩、水粉我都學。冬天還常常跟著老師去畫雪景,想起小時候的感覺真好。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當年在少年宮內學習的孩子現在大都成了在外等候的家長。

我第一個調色盤是到前進文具店買的,7毛6分錢,可不便宜啊,還好外婆很疼我,給了錢叫我去買,於是那個紫紅色的調色盤就成了我童年的最愛。小學二年級,我的作品就被送去北京展覽,還被當時浙江省省長周建人接見。”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一進門,是“登月火箭”。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城秘網友@高偉給我們發來的“登月火箭”舊照

整個80年代,全世界都為人類在航空航天事業中取得的成就激動不已,探索外太空成為了一代人的理想。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1981年,少年宮上馬的大型遊樂項目被冠名以“登月火箭”,成為當時杭州最火爆熱門的打卡聖地,相信大部分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有一兩張坐在“登月火箭”上的照片。


長壽橋小學三年級的何曉紅同學被選為“登月火箭”揭幕時的少兒代表,由她把金色的剪刀交給當時的杭州市副市長鬍天明。她回憶說:“年僅9歲的我,彷彿一下子成熟了許多,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煞有其事地面對鏡子反覆練習、拿捏,決不亞於奧運會的禮儀小姐。為了幫助我更好地勝任這個角色,更樂壞了、忙壞了我的家人。奶奶特地為我趕織了一件綴著亮片、絨球的紅色細絨毛背心(至今我尚保存著);媽媽為我買來了扎蝴蝶結的絲帶,還把它和紅領巾一起熨平整;爸爸則仔仔細細地擦亮了他那輛28寸永久牌自行車,做好送我去典禮現場的準備。”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城秘網友@毛錦根給我們發來的少年宮坐小飛機的舊照


典禮結束後,副市長鬍天明和孩子們一起坐上“登月火箭”,作為第一批遊客體驗了一把心跳的感覺。


少年宮走到底,是練武場。


練武場也是有出處的。官方說法稱之為:“結合革命歷史和政治形勢開展軍體遊戲”。1965年6月1日,少年宮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舉辦了“把絞索套在約翰遜的脖子上”、“美國佬從越南滾出去”、民兵過河、炸碉堡、插紅旗等軍事遊戲活動。這一年暑假,基於軍事訓練項目的小民兵練武場正式成立,內設過矮牆、鑽地道、炸地堡、走獨木橋、過鐵索橋、巧越懸崖和飛渡天險等12項軍事體育遊戲。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少年宮遊樂園:大“兒童”和小兒童的天堂

不管是去少年宮上哪一個培訓班的小朋友,最後的歸宿都在練武場。學霸盧士蘭用“樂此不疲”來形容,“一般故事班學習一結束,我就會約同學去練武場玩,迷宮、穿越鐵絲網,走獨木橋,我們是玩不厭的,不到天黑絕不回家。”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周邊的學校也意識到練武場是個好地方,我們的讀者沈先生說,學校為了學生的身體鍛鍊,特別策劃了“跑到天安門見毛主席”,每天要跑多少米,累積多少天,從杭州到北京的距離算是完成了,還要去練武場完成一定數量的障礙翻越,頗似今天的第二課堂。


如今,“登月火箭”被旋轉木馬替代,練武場也早已不復存在。一個時代過去了,偉大的歷史被更偉大的生活取代。

少年宮的今生(下):你還記得老底子杭州人約會集合的旗杆下嗎?


參考文獻:

[1] 杭州城市廣場的變遷及其意義(1949-1999) ,作者:鄭一帆

[2] 陸維釗與“十二月茶會” 作者:沈祖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