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宋江和晁盖的亲信,你觉得分别是谁?

胖嘟嘟okay


既然是心腹,那么所指的群体肯定非常局限,当然想要能够管住上百位好汉,一两名心腹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吴用,从最早劫生辰纲开始,就与宋江有所接触,等到他们齐聚在梁山上后,吴用立即背叛了自己的老东家晁盖,选择投奔到了宋江的麾下,按理说他应该算得上是宋江的一位心腹,另外还有公孙胜、孙武等人,虽然这二人的本事比较偏门,但在某些事务的规划上依然有大用。因此这些人可以被称为宋江的心腹,而且算是他手下的一线心腹,也就是他的智囊团。



谁才是宋江真正的心腹?隐藏的极深,不是李逵,更不是吴用 可以说后来梁山上也是加入了好多的好汉,而且他们也都是奔着梁山宋江而来,但是他们却不能够成为宋江的亲信,这些能够成为宋江亲信的人,也就是第一批跟随宋江加入梁山的人,当然也包括像秦明这样原本是要和宋江一起加入梁山的,只是宋江自己有事情,没有和他们同行,所以也就先宋江一步加入到梁山了。 而李逵更是被大家看成是宋江的铁杆跟班,那么李逵能够算得上宋江的第一心腹吗?在感情上,他们两个人几乎到了不分彼此的地步。在去了梁山以后,李逵对宋江更是形影不离,但李逵性格鲁莽,一旦火气上来宋江也无可奈何。因此,李逵性格方面的缺陷,注定是不会成为宋江心腹。对于宋江而言,李逵只是一个可用之人。



谁才是宋江真正的心腹?隐藏的极深,不是李逵,更不是吴用 吴用和李逵是宋江的左膀右臂,但宋江的心腹另有所属,那就是花荣。花荣和宋江应该早就相识,只是书中没有提及他们相识的时间。两个人在书中第一次相遇是在第三十三回,宋江杀了阎婆惜后,去投奔花荣,在路上认识了王英,将刘高的老婆抓了回去。但宋江被刘高老婆认出来了,刘高趁花荣不在的时候把宋江抓了。花荣一气之下大闹清风寨,给了刘高诬陷他谋反的机会。之后,花荣跟随宋江去了梁山,他为宋江战辽国、征方腊,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谁才是宋江真正的心腹?隐藏的极深,不是李逵,更不是吴用 除了会用计谋的,宋江手下能征善战者也不在少数,例如武松、秦明,尤其是铁牛李逵,他对自己的公明哥哥可谓是死心塌地,只是最后却死在了自己最崇拜的人手里,不免让人替他感到惋惜。花荣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喜欢张扬,但是做事特别坚定,在关键时期总能派上用场。所以,综合花荣的各方面特点,他才是宋江的心腹。在宋江死后,他花荣和吴用纷纷上吊在宋江的坟前,对于吴用来说是为了报答宋江的赏识之情,而花荣是因为失去了知己。



晁盖其实是一个非常受到下面兄弟们拥护的老大,他其实也非常重视自己的团队建设。从黄泥岗劫生辰纲开始,晁盖就在打造自己的团队,我们看看当时他身边的骨干和主力,军师吴用,步战高手刘唐,卖假酒的白胜,还有公孙胜,以及阮氏三兄弟,这就是晁盖团队的核心力量。


缘分追逐


晁盖和宋江分别为水泊梁山第二和第三代领导人。两人虽说兄弟相称,却也是明争暗斗。最终还是腹黑的宋三郎笑到了最后。究其根本也是宋江更强大的嫡系帮了大忙。下面就给大家把两人的心腹一一列出:

晁盖系:晁盖心腹只有七星聚义七人,分别是: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白胜。再加上火拼王伦的林冲。杜千宋万朱贵算不上心腹。吴用最后甚至投靠了宋江。

宋江系:宋公明的心腹可谓是兵强马壮,多达20人。其中包括清风寨一行收的:花荣,秦明,黄信,王矮虎,燕顺,郑天寿,吕方,郭盛。江州收的:穆宏,李俊,张横,张顺,李逵,戴宗,穆春,李立,石勇。打青州收的:武松,孔明,孔亮。这里面李逵,花荣,戴宗,张顺,王矮虎更是其死忠。

我们知道梁山绝大多数对外战役都是宋江打的,所以大多数被俘或者投靠的将领都是倾向于他。比如呼延灼,关胜,鲁智深,张清,董平这些。再加上他为人处世手段高明,可想而知。忠厚老实的晁天王岂能斗得过他。



恋蝶13


宋江绝对情商智商双高,要不然怎么会做到108好汉的第1把交椅。还会笼络人心,仗义疏财。要说宋江的亲信的话,应该是李逵。李逵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什么都听宋江的。本质上这种人好控制,没什么心机。

晁盖的话,这个名字以前读书的时候在课本上见过,是吴用智取生辰岗。所以在我看来,晁盖他的最好的最信任的人应该是吴用。


云呆剪辑


晁盖和宋江,他们分别有哪些铁杆亲信?再谈,梁山泊里的政治斗争。人说茶壶里掀不起大的风波,梁山泊这个水池虽然不大,其政治斗争却一点也不平静。

梁山泊里的政治斗争主要来自两大阵营,一个是先期上山以晁盖为中心的花石纲派,另一个是江州劫法场后受宋江直接或间接影响而上山的人。前者的核心人物有晁盖、公孙胜、阮氏兄弟、刘唐等。后面一派的主要人物有宋江、吴用、李逵、花荣、李俊等等。两个派系斗争的焦点是队伍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路线问题。晁盖一派高举义字旗,号召以大义凝聚人气,团结兄弟,皇帝不行,替天行道!宋江一派高举忠字旗,以忠义团结众人,忠在前,义在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当忠和义发生矛盾时,可以牺牲后者而保证前者利益。所以,晁盖和宋江两派虽然都是干的打家劫舍的营生,其本质上却有根本区别。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的路不同,只有开干!

当然,这样的干并不是明火执仗地干,那样队伍会散。权力的博弈总是在无声处展开。比如, 宋江总是不让晁盖领兵下山,说“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看上去百分之百地尊重晁盖,实际上是让晁盖变成一个木偶,宋江自己则成为常胜将军。晁盖当然不会不明白这点,看到自己的威信逐渐降低,他也着急。好容易机会来了,就是攻打曾头市。一开始打得不顺利,死了一些人,晁盖心里忧虑,这时众将是这样劝他的:“哥哥且宽心,休得愁闷,有伤贵体。往常宋公明哥哥出军,亦曾失利,好歹得胜回寨。……”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在众将心中,宋江已经成了一面旗帜。结果晁盖攻打曾头市很不顺利,自己最终也命丧于此。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反击。临死前,晁盖跟兄弟们留下遗嘱“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按理说,宋江是二把手,接替死去的一把手的位置是天经地义的,但晁盖明明白白地否定了这一点。宋江一个文弱身板,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所以,晁盖临死前从法理上否决了宋江接任的合法性。合理不合法,宋江虽然手段高强,顺利接任,但是不能掩盖其身份的尴尬,至少说他已不再是全体兄弟都认可的领袖。梁山好汉们的分崩离析,从这一刻就注定了。




周周说古今


晁盖和宋江是梁山两任头领,都有各自的亲信,但是两只派系的实力相差悬殊。

晁盖的亲信只有智劫生辰纲七人组加上白胜,还有王伦旧部,那么这些所谓的元老派,都跟晁盖的关系铁吗?不一定。

首先是吴用,晁盖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站在宋江的的队伍里了。还有刘唐,晁盖非常器重的人物,同时跟宋江也关系暧昧,当然这是他的生存技巧,无可厚非。

林冲是元老派最厉害的角色,晁盖有心让他做接班人,宋江也对他十分忌惮,可林冲为人忠厚,不参与他们之间的争斗。

杜迁、宋万、朱贵三人不情愿被划为晁盖一派,可是宋江又不喜欢他们,说到底还是能力不行。

除了以上这些人,晁盖的绝对亲信只剩5个人,公孙胜、三阮、白胜。公孙胜一直仰慕晁盖而厌恶宋江,两次离职就可看出端倪。三阮由于和晁盖的关系甚厚,处处被宋江压制,不得重用。白胜更不用说了,宋江最讨厌这种没本事的闲汉,直接排到106位。

而宋江这边的实力太强了,后上山的好汉,几乎有一半是冲着宋江来的。他的亲信太多,咱们就挑厉害的说。

倒戈过来的吴用、刘唐姑且不算,还有最厉害的人物花荣,八骠骑第一位,宋江的助理,梁山实际的二把手。

戴宗,梁山情报局局长,和宋江有一起坐牢的感情。李逵,宋江的忠实小弟和打手,命都可以给宋江。张顺,宋江最信任的水军将领,还是宋江的救命恩人。秦明,花荣的妹夫,五虎将第三位,没心没肺的替宋江卖命。

地煞星的王英、扈三娘、吕方、郭盛、孔明、孔亮、宋清、段景柱等就不一一细说了。

总之,宋江作为梁山的一把手,拥有众多亲信是很正常,否则也不能带领梁山一路披荆斩棘平定方腊。


小睿史话


先来复盘晁盖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覆灭深渊的:

江州劫法场后宋江被救上梁山,晁盖请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宋江以晁盖年长十岁为由主动谦让——此时的晁盖和宋江,看上去关系还不错。虽然宋江在酒席上强调了“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的童谣,以此暗指自己注定要当老大,而李逵则立刻附和“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说明此时的宋江,在梁山上的地位还是低于晁盖的。

宋江和晁盖的第一次矛盾,发生在这次酒席之后。宋江要回郓城接父亲上山,晁盖说“众兄弟们连日辛苦,寨中人马未定,再停两日,点起山寨人马,一径去取了来”——救人如救火,过两日很可能宋太公就已经被关进大牢了,说明晁盖并没有很把宋江这个事儿放在心上。

然后宋江坚决要走,晁盖说“路中倘有疏失,无人可救”——话说到这份上,晁盖估计已经有点不高兴了。宋江虽然曾经是恩人,但你现在的身份是梁山二把手,那就要遵守组织纪律,你公然违抗老大的要求,晁盖以后怎么号令众人?结果宋江回到老家果然遇到追捕,还是晁盖亲自带人来救,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我叫贤弟不须亲自下山,不听愚兄之言,险些儿又做出来。”

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大,但为后来更深层次的矛盾埋下了伏笔。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第一是宋江在返乡途中得到了三卷《玄女天书》,但是完全没有对晁盖提起,回到梁山后就“与吴学究看习天书”,很显然宋江和吴用的这个行为也是瞒着晁盖的。估计也是通过读书期间的深入交流,吴用渐渐地从晁盖阵营转向了宋江。

第二是李逵在路上和李云打架,朱富劝李云投靠梁山入伙,“不如今日和我们一同上山,投奔宋公明”——可见在这个时候,晁盖虽然是梁山老大,但宋江在江湖上的声望已经超过晁盖了。偏偏晁盖依然是稀里糊涂,李云能和李逵打个平手,说明武功并不弱,结果被晁盖安排坐到了排名最末的白胜前面,白白失去一次拉拢人心的机会。

其实对待李云的这个错误,晁盖已经不是第一次犯了。早在花荣、秦明等人上山的时候,晁盖对花荣的箭法就是一副将信将疑的态度,搞得花荣非常不满,当着晁盖的面射雁,可以说是当场打脸,晁盖不仅丢了面子,更是给花荣等新头领留下了不怎么样的印象。

紧接着,晁盖紧又做出了一件更幼稚的事情。石秀和杨雄来投靠,就因为他们和时迁以梁山好汉的名义偷过鸡,晁盖就要斩了人家,最后还是宋江刀下救人,保住了两人性命,又为自己阵营拉拢了两个高手。

再看不久之后宋江给众头领分派的位置:晁盖、宋江、吴用居于山顶寨内。花荣、秦明居于山左寨内。林冲、戴宗居于山右寨内。李俊、李逵居于山前。张横、张顺居于山后。杨雄、石秀守护聚义厅两侧——四面八方除了林冲和李俊,都是宋江的心腹,万一宋江和晁盖在聚义厅火并起来,你说杨雄和石秀是会帮宋江还是帮晁盖?

再看晁盖一派的头领:杜迁、宋万守把宛子城第二关,刘唐守把大寨口第三关,阮氏三雄守把山南水寨——等到聚义厅出了事,这些人连赶过来都来不及。

招揽了杨雄石秀后,宋江就提议并且发动了三打祝家庄之战。这是宋江第一次带兵出征,晁盖没有说什么。最后宋江获胜,还带回了孙立、解珍、解宝等头领。

随后是高唐州之战。这时晁盖可能已经开始觉察到自己正在被逐渐架空,所以提出来要自己带兵去打,“柴大官人自来与山寨有恩,今日他有危难,我亲自去走一遭。”结果宋江以“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可便轻动”为理由,硬生生把晁盖给堵了回去。

到了呼延灼来攻打梁山的时候,宋江和晁盖已经平起平坐:“聚义厅上,当中晁盖、宋江,上首军师吴用,下首法师公孙胜并众头领”。而且宋江已经完全无视晁盖了,直接调兵遣将,前后中军分配的明明白白,晁盖坐在宋江旁边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两次交锋之后,面对连环马和凌振的火炮,宋江连连受挫,晁盖亲自下山,让宋江回山安歇,打算接管后面的指挥权,结果宋江公然抗命:

“晁盖便传号令,分付水军牢固寨栅船只,保守滩头,晓夜提备,请宋公明上山安歇。宋江不肯上山,只就鸭嘴滩寨内驻扎,只教带伤头领上山养病”——此时两人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但是大敌当前,晁盖也没办法,只能和宋江共同指挥。

这时晁盖表现出了不错的智谋,和吴用共同设计利用水军优势捉住了凌振,但是这并没有为晁盖增加争夺指挥权的筹码。徐宁上山,宋江继续撇开晁盖调兵遣将,利用镰钩枪击败连环马之后,呼延灼败退到青州拿孔明孔亮出气,孔亮上梁山求救,这时晁盖再一次要求带兵出征:“三郎贤弟,你连次下山多遍,今番权且守寨,愚兄替你走一遭。”

晁盖这里的语气都已经近乎请求了,但还是被宋江断然拒绝。更让晁盖不爽的是,宋江一说要带兵下山,“说言未了,厅上厅下一齐都道:愿效犬马之劳,跟随同去”——宋江一呼百应,这就非常可怕了。

接下来的华州之战,晁盖第四次向宋江要指挥权,“我今不可耽搁,便亲去走一遭”,而宋江仍然以“哥哥山寨之主未可轻动”为理由,把晁盖按在山上。

精锐兵马都被宋江带走之后,晁盖在山上听朱贵派人来报说芒砀山樊瑞等人号称要剿灭梁山,但是手头没兵没将只能等宋江回来才开口:“我有一事,为是公明贤弟连日不在山寨,只得权时搁起”——这次晁盖没有和宋江争指挥权,不排除是晁盖已经探听到了樊瑞的厉害,故意给宋江挖坑的可能,没想到宋江在公孙胜的法术加持下取胜,又带回几个头领上山。

眼看宋江阵营越来越兵强马壮,晁盖终于忍无可忍了。在听到曾头市抢马事件之后,晁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借这个机会带兵下山,为保住老大地位奋力一搏——晁盖的计划,应该是先打赢这场战役证明自己的实力,然后顺理成章接管指挥权,同时再逐步吸纳心腹成员,从而使胜利的天平慢慢往自己这边倾斜。

所以不管宋江怎么劝,晁盖都坚持要出征,宋江再说“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不好使了,直接被晁盖怼了回去:“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

晁盖这次带了二十个头领: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其中林冲、刘唐、三阮、杜迁、宋万、白胜都是老梁山的嫡系,其余则大都是新近上山的头领。宋江的主要亲信花荣、李逵、戴宗、张顺以及军师吴用,晁盖一个都没有带。

晁盖的这次出征,可以说是精锐尽出,不成功便成仁。然而此时的晁盖,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年智取何涛、捉拿凌振时候的冷静,一路上火急火燎。对面曾涂随便一挑衅,晁盖就大怒挺枪出马,亲自上阵单挑,恨不得立马踏平了曾头市。所以后来法华寺的两个僧人前来诈降的时候,晁盖完全不顾危险,毫不犹豫的就杀了进去。

这一去,晁盖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关于宋江的优势,之前已经分析过一次,参见《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的小吏,为什么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这里再分析晁盖的弱点。

晁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凝聚人心的目标。

宋江从上山开始,就始终有一个坚定目标“招安”,并且时刻在为此奋斗。关于招安这条路的是非对错,以后我会专门另写文章来分析,总的来说“招安”对于梁山上的大部分头领和小兵来说都是一条比较现实的道路。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二三十岁可以当山贼过把瘾,但不可能一辈子刀口舔血,更不可能子子孙孙都跟着当山贼。

而晁盖则是混一天算一天,既不敢像李逵那样彻底造反杀上东京夺了鸟位,又不愿拉下脸和朝廷讲和,最后的结果就是窝在梁山混吃等死。今天去东边打劫点粮食,明天去西边抢几个过路客商,慢慢的周围方圆几百里都没人敢住了,这上万弟兄连吃饭都会成问题,更别说娶妻生子了。

梁山上的头领和小兵,绝大多数只是被逼上梁山,并不是天生的造反者,如果有机会都还是想过太平日子。这就注定了晁盖这种混吃等死的路线很难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偏偏即使是吴用、李逵、武松这样比较彻底的造反派,晁盖也没能团结起来,最后都跑去了宋江阵营。

晁盖也缺乏笼络人心的手段。

之前曾经写过,宋江哥哥的手段是非常厉害的。宋江既有义气的一面,比如一见面就送李逵几十两银子,比如在晁盖刀下救了杨雄石秀,比如关胜上山就跪倒在地甘愿让位,给足了兄弟们面子;同时宋江也有可怕的一面,比如活烹黄文炳、逼死秦明家人、逼扈三娘嫁给王英等等,可以说是恩威并施。

相比之下,晁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是个钢铁直男:

第一次上梁山,王伦虚情假意应付,晁盖还觉得而很感动,跟吴用说“王头领如此错爱,此恩不可忘报”。

花荣上山,酒席上大家各自吹嘘本事都是常事,何况花荣是真的有本事,晁盖偏偏要质疑,结果被打脸。

宋江和吴用偷偷摸摸看书学习,瞒了晁盖那么久,晁盖居然也完全不知道,对于吴用的转变也是毫无察觉。

杨雄石秀来投靠,晁盖却要杀了人家,话说那个年代行走江湖有几个干净的?孙二娘卖人肉包子没事,王英强抢民女没事,凭什么时迁偷只鸡就要杀?以后谁还敢认你当大哥?

如果哪个头领一冲动,当场就可以和晁盖对喷:偷只鸡就要砍头,你偷了十万贯生辰纲又怎么说?你打着个“替天行道”的旗号又行过什么道?别说什么劫富济贫,那十万贯生辰纲,有一分钱进过老百姓口袋?

头领们都不傻,“替天行道”这杆大旗给外人做做样子可以,实际上真不如宋江的十两银子来的实在。所以晁盖的心腹,从头到尾就只有三阮兄弟和刘唐,后来上山的那么多好汉,晁盖硬是一个都没成功拉拢。

可惜晁盖英雄一世,最后却落得个不明不白的死法,其实他的悲剧早已注定。





十里杂货坊


题主的问题应该加个时间节点限制,因为人心是会变的,我这边就以宋江上山那个时间来分析。书里面已经说的很详细,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这是四个大哥,理论上是不需要站队的,但是吴用最后还是倒向了宋江阵营,公孙胜不想卷入是非,只能出走。

宋江刚刚上山,要给底下人排坐次了,提出了一个奇怪的方案:“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我认为他这个方案应该是考虑了一路子,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跟他一起来的这一大群,如果论功劳肯定没有旧人大,肯定要排后面了,这个提议让旧头领的优势一下子荡然无存了。


如此有问题分配方案晁盖竟然没有反对,此时他可能还沉浸在劫法场胜利的喜悦中,更不会想到秦明花荣黄信燕顺这一批人,原本是早于宋江上梁山的,这次竟然大大咧咧坐在了新进头领的一群人里面了。

接下来的场景能让晁盖立刻清醒过来,看一下对比:左边一带晁盖的人,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右边一带宋江的人,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燕顺、吕方、郭盛、萧让、王矮虎、薛永、金大坚、穆春、李立、欧鹏、蒋敬、童威、童猛、马麟、石勇、侯健、郑天寿、陶宗旺,九比二十七!



这里面的变数就是花荣,秦明,黄信,燕顺,王矮虎,萧让,金大坚,郑天寿,因为他们是早一步上上山的,晁盖既然不去给他们争取权益,那自然就去亲近宋江了。晁盖的不作为还影响到了吴用,原本应该是他的铁杆,反倒是在和宋江一次次下山的战斗中建立起革命友谊,彻底抛弃了晁盖。


最终晁天王剩下的心腹只剩下了刘唐,阮氏兄弟和白胜,其他的不敢说都是宋江的人,但至少也和晁盖保持了距离。晁盖一直到死,也没能拉拢到人,也可能是他就没去想过。


鲁赤水


宋江:花荣,秦明,黄信,王矮虎,燕顺,郑天寿,吕方,郭盛。

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白胜,林冲



不取经的唐僧


水泊梁山有两个带头大哥,其中的扛把子是人称托塔天王的晁盖,二把手是及时雨宋江。两个人因为对待梁山的发展方向的问题,意见不统一,所以陷入了权力的斗争,结果最终以宋江胜出。造成这种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梁山好汉大多是宋江的嫡系,而晁盖的嫡系只有区区几人,而且立场并不坚定。



晁盖当初在庄上带头七星聚义,劫得生辰纲。事情败露后,带着兄弟伙上梁山投靠王伦。王伦不想接收晁盖而被林冲杀了后,林冲推晁盖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成为梁山的实际控制人。晁盖系中的主要人员就是七星聚义时的七人,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赤发鬼刘唐、白日鼠白胜。后来吴用因与宋江志趣相投,而加入了宋江的派系。公孙胜因不想参与派系之争,而选择了退出,剩下的几位还要时不时的看军师吴用的脸色,因而在晁盖和宋江之间摇摆。一个几乎是光杆司令的晁盖统领着宋江的嫡系,被取代是迟早的事情。



宋江有“及时雨”的称号,人们一提起宋三郎,都说他是个重情重义、仗义疏财的好人。宋江义杀阎婆惜,到最终落草为寇,这中间有一大段的时间在收买人心,无论是虚情假意还是出于本能,宋江笼络了一堆小弟就是事实。到了梁山,宋江的人马已经大大超过了晁盖身边的那几个梁山元老。宋江的亲信有不少,那么谁是宋江最信得过的心腹兄弟呢?


首先就是宋江的亲弟弟宋清,宋清本来毫无本事,却能在梁山做一个头领,专管梁山的一切酒宴之事,这一切得靠宋江的提携。作为亲兄弟,宋清自然是宋江信得过的人了。宋江曾收过两个徒弟,分别是“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这两兄弟虽然本事不济,却是宋江亲收的徒弟,后来在梁山占了两把交椅。这里说句题外话,孔明孔亮的真实本领是非常低的,当年在武松面前撑不了一个回合,就被打得找不着北了。这么没本事的两个人,能排在梁山的第六十二和六十三位,恐怕只会对宋江感恩戴德了吧。



宋江在江州牢里结识了戴宗和李逵,此三人可谓过命的兄弟。戴宗为了救宋江,曾与梁山合谋伪造书信,结果被识破后下牢,后在梁山人马的相救下,与宋江一起落草为寇。戴宗虽有“日行八百里”的本事,但论资历和功劳,他怎么都不可能排梁山第二十位,他能有如此地位,就是因为他是宋江信得过的人。戴宗是梁山的总探消息头领,不过他的本事除了跑得快,其余都不如燕青和石秀来得机警过人。另一位要说的就是李逵,李逵是宋江的忠实小弟,很多宋江无法亲手去做的事情,他会交代给李逵去执行。比如赚朱仝上山,宋江负责出主意,李逵负责执行,把好好的小衙内性命给结果了。李逵有的是力气和胆量,就是缺脑子。这样的人,宋江自然是喜欢的,留在身边做个亲信,再好不过了。


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原是晁盖身边的人,最后却投靠了宋江,他就是“智多星”吴用。吴用和李逵等人不同,他与宋江其实是合作者的关系,被宋江洗脑后,两人有了“招安”的共同目标,吴用也发现了宋江身上的诸多优点,因此一心一意辅佐宋江。宋江的一切计谋和小心思,都和吴用有关,吴用和宋江的关系,只能保持亲密无间,不然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宋江自然是信任吴用的,而吴用也只有依附宋江,才能有梁山第三把交椅的地位。



最后这位,便是“小李广”花荣。宋江眼里,花荣可谓是最亲近的心腹了。对于花荣,只说一件事便可见其对宋江的忠心:花荣梦见宋江死后,便去了蓼儿洼,果然见到了宋江的坟墓,同在的还有吴用,后来二人双双自缢于坟头。如果说吴用自缢是因为失去了希望,看不到未来了,那么本领超群的花荣更多是因为出于对宋江的忠心了。这种事情连宋江的亲弟弟都做不到,花荣却做了,足可见其情深义重。


宋江从上梁山的第一天开始,就利用自己的名气,慢慢的收拢人员,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每次战斗,晁盖想出战时,都被宋江好言相劝拦了下来。宋江在各种大小战斗中都使用了自己的亲信,而将晁盖的亲信排除在外。这样,论功行赏的时候,晁盖的人就只能排在后面,而宋江的人就排在前面,领功受禄。这样时间一长,宋江就培养了象秦明,黄信,燕顺等几十位豪杰成为自己的嫡系部队。


俗话说,“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由此可见,托塔天王晁盖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败亡,也是早晚的事儿。

就此问题您有什么高见,欢迎评论留言。感谢您顺手关注点赞。


李易阳风水命理


智取生辰纲时,大家也是临时凑合,晁盖和吴用是好朋友,晁盖和宋江也是好朋友。

亲信是什么?是关系铁到利益一致,想法一致,感情深厚,大家在一起彼此交心,并不是时间长就表示是亲信。论时间,晁盖和宋江也是好朋友,比认识刘唐、公孙胜、三阮、白胜的时间更长,宋江冒再大的风险都要给晁盖报信,宋江要被砍头,晁盖也同样冒再大的风险也要救,按理晁盖和宋江的关系比和三阮、刘唐、公孙胜的关系还要好,晁盖、宋江和吴用才是铁三角。

宋江除了和晁盖是好朋友,他和花荣的关系更亲近,宋江有官司躲到花荣那里,花荣每天换人陪宋江游玩,这关系老铁。

宋江和李逵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但大闹江州时,李逵顾不了自己是个牢营节级,大杀四方,为众人开路,李逵虽然滥杀无辜,对宋江是打心眼里敬服,宋江在菊花之会时说要杀李逵,他自己都哭,舍不得。

长期合作,宋江、吴用、公孙胜是默契配合,至少吴用已经是宋江的亲信。

所以宋江的亲信把范围缩小到最小,花荣、吴用、李逵就是宋江的亲信。

戴宗和李逵差不多同时认识宋江,对宋江也是死心塌地,公孙胜再次回到梁山为的就是救宋江和梁山兄弟,所以他和宋江的关系也是老铁。

吴用、公孙胜、三阮、刘唐都是天罡,白胜是地煞,说起来晁盖不知其中的奥妙,真的好冤,这些人都是天罡地煞,整个梁山好汉就晁盖排除在天罡地煞之外,晁盖怎么可能有亲信?即便当初和他一起截取生辰纲的几个人都不可能是晁盖的亲信。作者简直有意和晁盖过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